刘佳丽

摘 要: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特色教育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在不断进行尝试创新,其中阅读教学则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点,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到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那幺如何才能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而本文即是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在不断深入,教学的目标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成绩,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出具备全面语文能力的学生。因此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观点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及教学评价方式不够合理等等问题,就必须尽快进行解决。

一、 阅读教学在语文中的重要性

语言类的教学就是听说读写的结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平时学习中的涉及的,以及一些课程要求的内容,掌握更多的知识,自身的情感与文章内容相融合,学生对文章的掌握分析理解能力,也会不断地加深。在写作时也可以融会贯通,更灵活的运用、输出。

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是对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考察,首先教师自身就要具备充分的教学能力,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学中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让课堂教学也变得更加的活泼多样化。

二、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式单一

在一些学校,在针对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进行教学,教师更多的是对书本教材、教辅资料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对于阅读教学中需要阅读的文章和段落,老师是进行统一的直接的分析,缺少了一个对学生的引导过程,没有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让他们真正地参与进来才是阅读教学的本质。

(二) 教学流程死板

在我的印象当中,很多语文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是非常的浅显的,大多采取的模式也是千篇一律,首先进行课文齐读,勾出重点的那些教学内容,其次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最后再进行课后练习。这个简单的教学流程虽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说实话效果非常的差,效率也不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是在这样一个枯燥的教学过程中,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掉的。

(三) 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充实

很多老师对语文阅读的教学,是漫无目的、较为随意的,要求也过于简单,并没有尽自己的努力,以针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总是依照着教材课本,同时对于课外阅读的拓展较少。把重心过多的放在教学的设计,教案的编写上,而教学内容也不注重实际情况。每一堂课都是那幺的相似又重复。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很好的拓展开来。

总而言之,目前很多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应付式的教学,课堂质量也没有提上来,效率不高,做的都是无用功。

三、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一) 开展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不是吗,如果学生是真正地对阅读有兴趣,怎幺会不愿意学习呢?教师的课堂如果真的是丰富的话,学生怎幺会不爱学呢?那幺也就是说提高阅读兴趣,要从学生自身以及老师两个方面入手。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阅读水平,甚至是学生一点都不喜欢阅读,平时也不注重课外的拓展,那幺老师就要因人而异的针对那些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

(二) 设置教学情景,丰富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合理的安排设置教学的情境的话,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是有利的。而这也就要求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下去多做功课,运用教学设备,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在进行情景教学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比如在讲授到《口技》这篇课文时,在课前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涉及口技的表演相关视频,从而引入课题。本身《口技》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大的,通过视频的播放能够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 读写结合,巩固联系

阅读和写作其实是一体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如果阅读教学是个重点的话,写作教学就是个难点,教师如果能够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的话,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习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的效率。对于《岳阳楼记》《出师表》这一类文化历史背景比较丰富的文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课后查询资料。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表达好的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仿写,切身的体会阅读写作的魅力。

四、 结语

目前初中语文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在不断地提升,正因此,语文教师们应当要转变意识,更多地去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相信不久的将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9).

[2]温儒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6(1).

[3]张立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17).

[4]刘万海.“有效教学”辨[J].全球教育展望,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