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任务目标与之前发生了变化。对应的,对教学有效性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当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影响其有效性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清楚什幺是“有效”,从而衍生出了不重视素养教育、不落实生本理念、不讲究科学方法等负面影响因素。因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就是去消除这些负面因素。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性;因素;策略

课程改革之后,教育理念、任务目标与之前发生了变化。因而,对教学有效性的界定也自然与之前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当前的教学任务目标,自然其课堂的教学也就谈不上有效。下面,结合初中生物的教学,就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提出几个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影响有效性的因素

(一)不重视素养

生物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它既是自然科学,又是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且还有人将之称为未来科学。因为随着人类科学研究经过一个迅速发展期之后,进入了一个缓进的平台。人类未来科技的发展,很可能是依赖于对生命复杂机制的解释和学习利用。从这个角度上看,生物的教学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而且应该培养其正确的生命观念、理性的思维意识和能力、科学创新与探究的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等素养的发展。这其实就是课程改革之后赋予生物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而就目前的生物教学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其实仍然在延续着课改前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认知,认为就是让学生掌握生物理论即为达标。显然,目标定义出现了问题,教师再怎幺努力,其课堂教学也不能称之为有效。

(二)不落实生本

所谓生本,就是课堂的学习由原来的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变为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助手。课程改革之后,之所以特别强调“学为中心”“以生为本”,是基于几个理由:第一,与素养教育目标相配合。因为素养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不同,素养不能通过灌输来形成,而是需要经过学生的经历、思考来自我构建。因而,要想落实素养教育目标,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第二,与现代教育研究成果相匹配。现代教育研究认为,学生在被动情态下学习,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感还是其学习效能都是非常低的,特别是缺少积极学习情感的支撑,其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也就是不思、不想、不记。而反过来,当将学生视为主体的时候,学生必须行动起来、思维起来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其情感也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可以实现高质量、高时效的学习。可以看出,有效性的质效和时效,对生本式教学有较大依赖性。

(三)不讲究方法

在生本理念和素养教育目标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而且一些单调的、强制性的教学方法,还会对落实“有效”产生负面效应。我们说一些教师“不讲究方法”,不是指其没有教法,而是其教法已经落伍、不利于有效课堂的构建。落实有效性的方法改革和优化,应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从学科教学的角度上说。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和知识认知规律是不同的,美术的教法显然会与数学的教法不同。就生物这个学科来说,教师必须能够抓住其实践性、科学性和生动性等特征来组织教学,而不应仅是向学生罗列理论条目让其背诵。特别是素养培养、情感引导方面,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此外,生物学科知识通过体验、观察、实验的渠道传递,显然要比纯理论学习要强得多。

第二,从学生认知能力角度上看。不同学段学生因为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经验层次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初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理性发展价值观,但又弱于高中、大学学生,因而,其学习的驱动、情感的引导,应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方法;在智力方面,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没有发展到最佳。因而,依然以感性、具象思维为主;从经验水平上看,初中学生还没有深度参与社会,他们对生物的观察认知,大多来自生活周边和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学习生物还缺少足够的经验支撑。以上这些认知特点,都需要教师设计和采用相应的方法予以适应和解决。

二、 提升有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情感调动

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需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而这两个目标的落实,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形态,教师的监督管理作用在这种形态下会弱化,因而,要保证学生学得有效,就必须使之具有内源性的学习驱动力。而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学生虽然懂得了一定的发展道理,也就是初步形成了学习价值观,但显然这种价值观还比较模糊和脆弱。因而这种价值观念还不足以支撑其完全有效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劲头,往往体现为很大的波动性。这两天努力得很,过两天又松散得很。所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思维的驱动力,就不能完全依赖发展观念和理想,而应从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上着手。

比如讲“形形色色的生物”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教师直接讲“生物家族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区别生物与非生物要从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这四个方面去判断”。几句话,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就讲完了,后面就是让学生去背。这有什幺意思,学生肯定感觉学生物真无聊。所以,教师应改变教学情态,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出来、让他们交流起来。比如,“你们说,什幺是生物?你知道哪些属于生物?……嗯,动物和植物是生物,还有吗?那,你知道新冠肺炎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还有,教师从学校周边随手拿一杯水来,让学生在显微镜下去观察其中有趣的微观世界,也同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省略了很多生物实验,这是极不可取的。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不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

(二)提高参与程度

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学习是生本课堂的核心形态。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虽然身在课堂,但没有动手、没有动脑,这算不上参与。只不过是课堂的客体。而生本教育理念则相反,教师应成为客体,而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也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交流、表达、探究、质疑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在高度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技能并构建素养。

比如前面所举的案例,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生物这个概念的经验认知和理解,就是在给学生提供思考、辨析、讨论的机会。通过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师生一起完成对知识、概念的梳理和提炼。学生能够省略背诵环节,即可很好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和基本特征。

再比如,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时,教师先让学生随便聊一聊自己妈妈保存食物的一些小技巧,比如香蕉不能放在冰箱里、豆腐放在冷藏室也会坏、蔬菜要放在阴凉处等等;再说一说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验,比如养热带鱼,要保持水质清洁、还要注意加氧和控制温度等等。之后,教师再给学生提供一些事例,如梅花鹿成群生活、海葵附着在蟹壳上运动转移……然后,教师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梳理、提炼,尝试着对生物与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最后,再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指导总结。教师将知识点放到最后去讲,让学生充分经历交流、探究的过程。

(三)注重素养生成

素养的培养是生成性教育、需要一个构建的过程。前面所探讨的情感调动、提高参与度,其实都在为培养素养营造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素养的教育并不是说只要学生主动学了、参与了,就一定能构建并发展。因为素养是个综合的体系,包含很多内容。就生物学科来说,其核心的素养培养方向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而其实,创新思维、学习品质、协作能力等等也都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必备素养。因而,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素养的生成规律,进行有目的的设计,采用对应的方法。比如,要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师可从“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如果这个地球只有人类”这些命题上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学习、辩论。而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则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

比如在学习“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上所举的“通过试验验证响尾蛇视力不好,通过对自己毒液的气味追踪来找到猎物”案例,然后抛出一个类似的问题,“科学家研究表明,马的视野范围达到260度到280度,而其中只有正前方75到95度是三维视觉,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科学家用什幺方法验证马的视野?”通过这个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交流协作、知识迁移等素养的生成。

(四)结合生活实际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而且,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偏弱,将生活实际引入教学,其实也是提升了学习过程的直观性,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此外,结合生活实际的学习过程生动、活跃、有趣,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也同时对其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的素养具有培养价值。基于以上几点,要想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重视对教学内容、过程的生活化处理。也就是让学生研究生活中能体验、能观察、能操作的生物现象。

还如“生物学研究的方法”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们在课前到操场上去抓几只蚂蚁。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给他们提供器皿和一些实验材料[如大米,菜叶,刺激性药品(如樟脑、风油精)]让学生们自己设计方案,去分别验证蚂蚁的视力、嗅觉和触觉。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进行亲自动手、动脑的实验,生动有趣,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实践素养。使其真正掌握研究生物的科学方法。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第一是要准确把握当前生物教学的“有效”界定,要明确传统的教学有效不等于课改后教学的有效。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科特征、学生学情,注意注重情感调动、提高学生参与度、重视素养的指向性生成以及结合生活实际这几个策略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吴玉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探究[J].好日子,2017(11).

[2]杨占武.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3]吴学川.试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知识文库,2018(9).

作者简介:

谢永熇,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小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