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云

随迁子女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流动儿童,他们一般跟随父母或者监护人在临时居住地读书。这类孩子没有固定居所,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频繁变换,受父母和监护人工作变动的影响,学习状况缺乏稳定性和健康性。随迁子女由于流动性比较大,因此他们的学习专注度和坚持能力普遍不高,这也造成随迁子女教育质量不高。基于此,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随迁子女教育方法,力求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和学习能力改善提供思路。本文通过对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毅力的培养与提升展开详细论述,从中寻找合适的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方法,以期对随迁子女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

一、随迁子女数学学习困境

(一)缺乏学习动力

传统课堂教学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规劝,师生或者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到位,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情感渗透和思维浇灌。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比较局限或者生硬,很多学生学习的动力都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期盼,简而言之,学生学习动力更多来源于外界压力,学生本能的学习行为和动机无法快速产生。教室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空间,它能带动师生感情的快速升温,同时为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创造有利条件。课堂教学改革要打破传统僵硬、封闭的制度体系,让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学生外在学习动力和内在学习行为转变,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随迁子女数学学习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不能让孩子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学习本身比较抽象和系统,因此,随迁子女需要加大对数学的关注和重视,广大教师要发挥数学教育的优势和长处,让随迁子女在数学学习当中产生兴趣和意愿,从而建立系统科学的数学学习体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动力和精神[1]。

(二)缺乏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孩子的认知理解、思维探索和应用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符号数字带来的美感,进而建立起长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目前课堂教学主要讲求学习和记忆概念与公式组成的数学学习内容,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师教学方法都比较消极,很多新型先进的教学方法无法应用到数学课堂当中,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难以发现数学的美感,不能实现知识的移植和嫁接,数学知识也得不到进一步巩固或者加强。不仅如此,随迁子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强的局限和束缚,数学学习与其他科目学习不够紧密,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受到数学知识的覆盖,得不到思维和智力的拓展或提升。随迁子女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公式概念的传递,还要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运用数学思维,从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数学不单单是一门拥有大量符号和数字的学科,它还是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随迁子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创新,注重把数学原理和公式转变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因此,要想提高数学学习的品质和成效,随迁子女要充分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与潜在价值,注重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应对数学学习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激励和鞭策。

(三)缺乏学习毅力

学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随迁子女流动性一般比较大,在学习生活方面更是表现出变幻莫测的不稳定因素,很多随迁子女都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心智和机体尚未完全成熟,对数学学习缺乏客观理解和认识,很多情况下学生数学学习没有耐性,具体表现在数学学习不专注、数学思考能力匮乏等方面,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数学学习精神,因此,很多学生数学学习都停留在表面或者起始阶段[2]。数学学习不仅要掌握符号数字的变化规律,同时要运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把数学蕴藏的价值转变成自身实力,因此,培养和建立随迁子女数学学习心态十分重要。学习的作用是“转识成智”。只有把积淀在知识中的智慧成果,转变成实际方法和概念,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学习。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它包含原理概念、符号数字等的大量积累,是由浅显到深邃的变化过程。知识是思考能力培养提升的关键。随迁子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动力和坚持程度,确保数学知识能够转变成自身发展学习的方式。广大教师应当理解,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毅力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日复一日的积累和练习。

二、提升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毅力的重要意义

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对于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教学的连贯性降低,学生将会面临更高的学习难度。而对于随迁子女来说,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数学学习活动的连贯性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数学学习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很容易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信心,再加上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很容易使随迁子女产生“放弃”的想法,这对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提升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毅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强化学生克服困难、自主学习的品质及能力,切实满足随迁子女的学习需要。一方面,只有随迁子女具备数学学习毅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不同环境,从而确保数学学习活动的高效、连贯;另一方面,只有随迁子女具备数学学习毅力,才能强化其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弱化外界因素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因此,不论是从数学学习效果的增强需求来看,还是从随迁子女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加强对其数学学习毅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对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予以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对其数学学习毅力的培养工作提高重视。

三、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毅力提升的方法

(一)运用现实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动能

数学课程教学要把握自然规律,遵循学生理解认识的过程和步骤,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让随迁子女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广大教师要深入了解随迁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情况。教学活动要以现实情境为依托,构建真实的数学教育模型,让随迁子女能够在舒适和谐的环境当中完成课堂学习。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课程,它所包含的数字和符号能够延伸到个人的生命与生存价值,随迁子女在符合自身发展情境的空间中成长,数学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会产生很大变化,数学生命化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生动[3]。

以《数字编码》教学为例,教师可深入讲解各地区邮编、身份识别机制,让数字编码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为随迁子女讲解更多与之相关的生活常识,帮助随迁子女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区别和联系,让随迁子女能够从内心深处焕发出对数学学习的渴望和认同,真正实现学习改变生活、学习提升智力。

(二)改变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关系到学习质量和最终成果,它是通过思考、交流、合作、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所建立的。对随迁子女进行数学教学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改变和创新,具体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和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师在组织数学讲解时,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授课形式,让随迁子女能够感受到实践操作的趣味和精彩,引导随迁子女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内涵和真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水平。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随迁子女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并通过实践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总结能力,数学学习也是如此。随迁子女要通过具体活动来加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验证和升华,最终形成个性学习方式。随迁子女由于缺乏固定生活学习场所,因此对很多问题都会保留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教师要抓住这一特征引导这类学生发问或者交流,让随迁子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教师要重视问题的产生,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随迁子女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成长和进步[4]。

以《平均数》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摆动木棍,让学生尝试木棍分配,最终了解多退少补的科学概念;在《认识人民币》教学当中,教师可营造“超市购物”情境,鼓励随迁子女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指导他们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购买相应物品。这种多样化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改善随迁子女活跃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能培养他们的适应生活能力。

(三)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加强学习毅力的培养

随迁子女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在奔波流离的生活环境下,学习专注度和进取心得不到巩固或者培养。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使学生实现能力提升。教师要帮助随迁子女制订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同时做好数学学习成果的检验与评估,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采取帮扶政策和互助形式,尽可能为随迁子女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根据随迁子女性格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计算题目。要按照学生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措施。其次,及时评估这类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状态,肯定学生的过人之处和智力火花,评价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针对性地引导随迁子女看到自身优势和短板,促进随迁子女智力和身心健康发育,帮助随迁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常态化学习方式,在数学学习毅力培养和提升当中绽放光芒。在教师耐心指导下,原本专注度和积极性不高的流动儿童,可以更加平稳、沉着地思考问题,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和看法也变得越来越客观。

(四)构建有责任心的教师团队

随迁子女大多是由于父母或监护人工作变动所产生的,这类学生与教师的相处时间往往要多于父母,因此,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是他们步入城市、成长蜕变的关键。教师教育成果往往具有延时性。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事,相对于培养优秀人才付出的艰苦和努力,其回馈和安慰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这会造成教师积极性和热情度被挫伤或者打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障以及提升。现阶段,学生教育的主体目标仍是升学和就业。随迁子女由于流动性比较强,造成学习环境经常变动,因此,随迁子女的学习能力和专注精神往往低于其他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地向随迁子女提供关爱和帮助,促进随迁子女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彻底解决随迁子女流动性较强所带来的教育问题。

四、结语

在教育公平的社会背景下,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增加对这类学生的关注和热爱,积极探索适合随迁子女的教育方法和教学途径。基于此,文章对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毅力培养和提升展开详细论述,从中寻找合适的随迁子女数学学习能力提升路径,力求为随迁子女数学学习模式的建立指明思路,推动随迁子女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为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和学习挑战献言献策,切实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稳定性和积极性。希望通过学校与教师的多重努力,把随迁子女教育难和教育效果不显着等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