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文言文阅读是学生最怕的题型之一,怕它缘于读不懂,没有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果了解了这些方法,又愿意付诸行动,那幺,读文言文则会像读现代文那样顺畅。本文就从回归课本、掌握文言文高频词、明确解题方法几个方面探讨提高高三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途径。

中学生读文言文,总觉得像是雾中花、水中月,朦朦胧胧、模模糊糊,想看的是花,而所见的多是雾,至多只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花,弄不清楚真正的句意。要想真正地看见花,见到青天,笔者认为有以下方法可以借鉴。

一、筑基篇:打牢根基——万丈高楼平地起

对于文言文教学,有人认为文言文不考书本,于是,有的学校抛开语文课本,在课内讲解《史记》《古文观止》等。虽有诸多益处,但笔者认为,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内容大多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迁移。若是在对课文不熟悉的情况下,此法有点舍近求远、劳力伤时。高一、高二阶段,学生所学的文言文知识是零散的,既不系统也不全面,如果此时能够用他们熟悉的教材对文言文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巩固他们已学到的知识,在拾遗补漏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文言文相关内容,进而掌握相应的方法和规律,结果定会事半功倍。

1.熟读·背诵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姚鼐也说:“学文之法无他,多读多为。”学习文言文尤为如此。课本学习是第一位,课本烂熟于胸,脑中装着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能顺利阅读文言文。这些需要熟读或背诵的篇目即为五年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及诗歌,学生需依据课下注释背诵相应段落,其余部分熟读。笔者为学生找出一些重点篇目,有《烛之武退秦师》 《鸿门宴》 《廉颇蔺相如列传》《张衡传》 《陈情表》《劝学》《师说》等。《张衡传》这篇文章,是和高考文言文类型一样的传记文,虽为自读课,笔者一般都要求学生背诵,因为文中重点字词、句式曾于考题中多次出现。一般笔者会用高三上学期来完成相应背诵工作,每天在课堂上抽出五分钟来检查背诵情况。

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学生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对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会随之熟悉,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有所提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陶冶,学生才能对文言文有语感、有头绪,也才能较为轻松地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语感不是玄虚的东西,是在对文言文内在规律认识后的外化。

2.翻译·明晰

这里的翻译是指对课本上文言文的翻译,可以和背诵同时进行。背诵可以培养语感、熟悉教材。翻译则要求理解课本上的每一篇文言文,具体到每个字词的含义,每种文言句式的用法。不理解的字词让学生自己在上面标注解释,如果基础不好,开始可能会有点难,但一定要试着自己翻译。当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翻译会越做越快。当所有的课文都标注完了,再回头看一遍,看能否把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基本上翻译过两遍,高中课本上的大部分文言文就都能读懂了。

盈而后进,像水一样,必须在填满一个个坑之后,才能再向前流,切勿急于求成。在没有掌握课本的前提下,不建议大量做题。那样只会浪费时间,减少学生的兴趣,丧失信心。此阶段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基本的实词、虚词、句式以及名篇的熟读背诵是必须要做的,没有捷径可走。

二、进阶篇:实现对接——万变而不离其宗

背诵、翻译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教材,将高考文言知识与课本知识进行对接。我们既要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又要在教材中找准高考题的落脚点,找出教材与考题的对接点。只有贯彻这一思想,学生的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材具有相对稳定性,内容多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内容多是皇家的事,诸如王朝更改和内部争权夺利等。在行文上拘于这个圈子,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大批和官员相关的“高频词”,笔者将这些高频词总结分类,有利于学生集中记忆和掌握。

1.高频文言实词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几乎每年都在重复考查。其中以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出现频率为最高,其次是与传主政事相关的常用词。笔者将这两类词语整理收录。表官职变动的词语摘录如下: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①荐、举。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②辟: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③征:召,征召。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④拜:授予官职。

如:“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

(《史记·高祖本纪》)

⑤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⑥授:委任,任命。

⑦起:举用,征聘。

(2)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①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如:“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②擢、拔:选拔、提拔。

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

③转、调、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④贬:降级。

⑤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⑥出:离开(朝廷)。

如:“永和初,出为何间相。”

(《张衡传》)

⑦罢:解除、免去。

⑧黜:废,贬退。

(3)表代理官职的词语

①兼:同时掌管,兼任。

②领:兼任(较低职务)。

③权:权摄,暂代官职。

④假:非正式的,暂时代理的。

如:“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苏武传》)

这些词都有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及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这些词语的出现频率较高,几乎每一篇选文中都有,必须牢记。

此外还有一些高频词,即与传主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这些“动作”常用下列词语表示。

(4)与传主政事相关的词语

①诣:往,到。

②劝:勉励,奖励。

③课:按一定的标准试验、考核。

④风:教化,感化。

⑤案:考察。

⑥游:出游,游览;外出求学或求官;交往,交际。

⑦趣:跑,疾走;奔赴,奔向。

⑧劾:检举揭发;定罪,判决。

⑨白:表白,陈述。

⑩短:指出别人的短处,说人的坏话。

⑪害:妒忌。

⑫闻:听到,听见。

⑬折:反驳,驳难。

⑭让:责问,责备;谦让,退让。⑮党:偏私。

⑯矫:假托,诈称。

⑰质:抵押,典当。

⑱次:止,停留。

⑲输:运输,运送。

⑳当:判罪。

[21]坐:犯……罪。

[22]多:赞美。

[23]少:轻视,贬低。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词语,按照官员行为、其他官员的反应及民众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传主的思想、品行。

2.文言虚词的考查与对策

文言虚词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它们的具体作用在课本中均有解释,学生可以将18个虚词整理一下,这样印象更加深刻,尽量不要照搬资料书上的。

虚词大多“身兼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而常见用法又较多的虚词做重点的、系统的复习。应将“而”“乃”“其”“且”“为”“以”“因”“于”“则”“之”等高频词的用法了然于胸(其他虚词也要认真看)。这样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和训练中方可得心应手、轻松自如。但这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而是在阅读中迁移和运用。

此外还有文言文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也都来源于课本,可采用一个句式对应几个课本句子的方法,用一课带多课的方法记住这些考点。在此不一一细说。

三、升堂篇:备考策略——拨开云雾见青天

在有了积累之后,做一定量的文言文训练题很有必要。这个过程既能提高做题的能力,又能进一步增加阅读量,同时也能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一般来说,高考备考阶段的题量已经足够。如果此时能掌握文言文的解题方法,则能够让学生扬长避短,如生双翼。

首先,快速阅读一遍以明确要点。传记文都是对人物的介绍,属于记叙文体裁。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辨明内容要点。在快速阅读时先抓住这些主要信息。具体可按时间顺序,把选文快速分层,明晰主要内容,即何人何地做了何事,经过、结果如何,作者又是如何评价的。主要事件清楚了,其余的细枝末节可在做题时细看。

其次,精读以解答试题。做题第一步,先读题目,弄清题干要求,探究出题人的命题意图和重点,看清题干要求选正确项还是选错误项。第二步,细读选项。命题人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常常将测试点放在实词上,或者在分析综合题的选项中,这就要求考生认真分析,避开这些陷阱。

再次,题文对照。解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认真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解题的可靠性。

另外,我们要善于借助正确选项厘清文意。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第三题都要求找出错误的一项,那幺四个选项中绝大部分信息是正确的,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我们厘清文章。笔者一般建议学生先看这一题的选项,然后再看文章,快速勾画出人名、地名、官名,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文中出现了从未见过的字词也不要紧张,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推断出来。常见的推断方法有:字音推断法、字形推断法、成语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词性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最后,督促学生做好笔记。老师讲解文言文时一般都会全文翻译,要督促学生做好笔记。已经掌握的内容通过老师的讲解后,学生对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会更透彻,知识也能得到强化。做题时的疑点可以通过听课得到解决。很多知识点以后还会遇到,所以学生做题目时,一定要耐着性子看下去,把不会翻译的词句标注出来,听课时重点关注,提高成绩指日可待。

通过以上的知识积累与方法指导,再加上有基础、有兴趣、有信心、有一定的语感、有一定的经验,将足以支持学生愉悦而又高质量地完成文言文试题。拨开迷雾,看清楚天空的颜色,也就明白了句意。读懂了高考要求的浅易文言文,离自己理想的天空也就更进一步了。

走钢索与空中飞人

林清玄

看俄罗斯马戏团,正在看空中飞人的时候,主持人突然宣布:

“主角为了答谢观众,将特别表演在空中三十公尺的凌空飞跃,这个动作太困难了,不一定会成功。”满场六千多观众屏息以待,连原来喧腾的音乐也静止了。

空中飞人凌空飞跃,突然一个闪失,从高空笔直地落了下来。

哗——!

观众一起失声叹息,正为自己没有眼神欣赏高难度的飞跃而议论纷纷。“为了不辜负观众的期待,我们的主角愿意再试一次。”主持人说。观众意外惊喜,全拍红手掌,再度屏息等待。

空中飞人凌空飞越,姿势美如一只巨鹰,精准地落在三十公尺外的秋千上。

全场响起如雷的掌声,音乐配的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英雄落在安全网上,翻了一圈,以最璀璨的微笑,迎接观众的掌声。

后来听在马戏团临时打工的学生说,那第一次试飞的失败是刻意安排的,以便引发观众的情绪,我知道了并没有受骗的感觉,反而觉得这失败的安排是符合人性的,那第一次的失败与第二次的成功,虽然只是表演,却是等值的。

失败,使成功显得更珍贵。

我们在实际的人生中亦然如此,许多屏息以待,只等到了失败,但有过失败的成功更值得喝彩与掌声。

在马戏团里走钢索的人和空中飞人,在上台表演之前,必然都有许多的失败,才会使他们设计出这样的表演吧!

他们的成就正是建立在“危险”和“失败”上,如果是在平地上表演就没有人要看了。

生命也像是在走钢索或凌空飞跃,在危险中锻炼了勇气,在失败中确立了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