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江 瑛

在高中阶段,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在试卷结构上,便是开卷的第一大题。众所周知,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考生非常头疼的问题,分值9分,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极少数考生能得满分,可谓“得不偿失”。那幺,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瓶颈何在?该如何化解?本文试从阅读和解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期望对各位同人有所裨益。

一、阅读:抓大放小,深耕细作

1.抓大放小

抓大放小也就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即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正如《语文必修⑤教师教学用书》第三单元的阅读指导中所言:“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于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慢慢阅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看文章的标题或试题中的材料出处。如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我们通过标题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关于推敲字词的文章。再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材料末尾标注了“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据此,我们可以揣测材料阐述的应是文学对民族灵魂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揣测还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进行验证。

通过标题和材料出处,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后,我们就开始阅读整个文本。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都会针对某一种现象提出观点,并且观点大多位于文章的第一段。在速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厘清文章的脉络,弄清作者围绕总论点(或论题)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论证,也就是要关注哪几个主体段落。

我们还以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为例,分析常规议论文的结构。这篇文章的论题是“咬文嚼字”,作者首先举出事例,从三个角度阐述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句式不同意味不同、文字繁简意味不同、用字不同意境不同。接着,阐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最后阐明观点: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精神,要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到此,我们进一步完成了阅读的第一个步骤:抓大放小。

2.深耕细作

所谓深耕细作就是“精读”。这一环节要深入、细致地分析作者是运用什幺材料、使用什幺方式来阐述、证明观点,是如何深入分析论题、证明论点的。我们不妨以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为例,探讨如何“精读”。

按照阅读流程,我们首先通过本文的论题“谈中国诗”,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接着我们速读文章,梳理文章脉络: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中国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我们根据标题的信息做出的揣测是正确的。

下面,我们就来“精读”文本。钱钟书先生围绕“谈中国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首先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这个立场就是比较文学的立场。钱钟书先生先用讲道理的方式回答了为什幺要用比较文学的立场来谈中国诗,并引用了外国诗人勃莱克“作概论就是傻瓜”的名言。这属于道理论据,是为本段分论点“谈中国诗应该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服务的。然后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钱钟书先生将诗歌的一般发展特点和规律与中国诗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予以比较,得出分论点:中国诗是早熟的。为了证明这一点,钱钟书先生在本段中使用了类比论证、比喻论证以及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如中国绘画的“纯粹画风”、逻辑中的辩证法的出现等就是类比论证,形象地论述了中国诗歌早熟的特点。而引用印度《百喻经》中“空中楼阁”的故事则运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都集中指向了中国诗歌一般发展特点和规律。最后阐述中国诗的特点: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社交诗多。在阐述每一个特点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均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道理论据与事实论据并用,运用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让读者对中外诗歌的特点有了具体而深刻的印象。对古今中外的典例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对其异同的分析鞭辟入里,尽显大家风采。

行文至此,我们不妨归纳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方面的要点:①文章的总论点;②在总论点下设立的分论点;③论述分论点时使用的论据;④使用的论证方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需关注论述类文本的另一个文体特征:论证结构。大体上,我们需要了解全文及某一部分采用的是层进式结构,还是并列式、对比式、总分或者分总式。

二、练习:以本为宗,适当变通

在任何时候教材都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最好的范式。在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深入领会教材练习的设计意图。这些习题是从哪些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的,需要学生了解、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这是教师在做题时需要明确的,不能一味地为做题而做题。所以,在处理练习题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了解习题的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通观每篇论述类课文后面的习题,不难发现,这些习题主要是围绕文章内容和文体特征的运用设计的。比如,《咬文嚼字》后面的练习题:

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幺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这些都是文中提到的论据,那幺其肯定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因此,我们可以找到这些论据所在的段落,然后看这些段落阐述的分论点是什幺,这些例子就是服务于分论点的。如此,解题就变得非常简单。本题的设计意图就是训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这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就目前来看,位于试卷的第2小题。

再比如:

从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套板反应”及其危害性。

这道题与高考题的第3小题十分接近,都是考查根据文中的理论进行合理推导。在设题的时候,往往会设置一个超出这个范围的例子或者结论。同时,这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醒学生要善于找到合适的论据证明观点。

我们再对照一下《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的能力层级要求: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以上能力层级要求在上述课后习题中均得到了体现,如果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能够做到“抓大放小”与“深耕细作”,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将教材中的文章和习题落到实处,不照本宣科,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难题有望迎刃而解。

需要强调的是,高考全国卷试题对理解文章的要求很高,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我们可以从其客观题选项的表述上看出来,其选项内容往往涉及多行甚至多个段落,而不是一味地让考生去找非常集中的信息源。以往许多省份的考题,就是简单的比较甄别题,考查重点落在辨析词语上,如范围大小、程度深浅、频率高低、时态变化等。而近年的全国卷,对理解能力的考查逐年上升。下面以2019全国卷Ⅰ的第3题为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本道题的答案为D项,但A项具有极大的迷惑性。我们以A项为例来分析一下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A项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文本的第二段。先将该选项“切片”,第一个内容要素是“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第二个内容要素是“困难”的内容。如果这两个要素都正确且其逻辑关系符合文意,那幺该选项就是正确的。“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源于文本中的“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选项中的“作家”对应文本中“许多作家、艺术家”。这是命题者对文章内容概括提炼的结果。再看第二个要素:“困难”,其具体内容是“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源于文本中的“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这里“复杂结构”在选项中直接体现,“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被概括为“本质内容”。A选项的两个内容要素阐述正确。第二步,分析这两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文意。针对A选项的表述,是不是这样的“作家”有这样的“困难”。第二个内容要素的信息源的主语是“他们”,承接上句而来。由上句中的“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可见,有“这样困难”的是“作家、艺术家”。选项中选择“作家”,而且还是特指的作家,这两个概念的范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选项中提到的概念包含在文本提供的概念范围之内,这种子母集的形式是正确的。

我们再看D选项,该项“切片”为“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的界定和对“艺术家的创作”要求。根据文本最后一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我们对比选项的陈述,“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对应第一个问题“主要矛盾”的“转向”,是正确的。再看艺术家的创作要求,选项理解为“少而精”,这种理解在文中并没有体现,“缺不缺、够不够”不一定表示数量上要“少”,因此该项错误,曲解文意。

通过这道题选项的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真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选项具有高度概括、灵活转述、巧妙嫁接等特点,这些都是考生极易忽视也是最头疼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恰恰是试题命制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