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无论高考以怎样的模式呈现,就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而言,仍有一些共性的要求。即应该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与现有教材,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养成自我整理、归类、提升、总结的习惯,强化解题技巧与答题规范。而这些目标看似简单明了,却并不容易实现,教师必须谋篇布局,反复训练,及时引导,方可成行。在此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高考真题,及时讲评,教会学生基本而常用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无疑是达成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目标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现以2018年全国各地典型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浅谈高考历史解题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一、通读题干,提炼关键信息

就历史学科而言,目前比较常见的题型有两种,即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而无论哪种题型,比较常用的做法或呈现方式都是先提供相关材料,再提出若干问题或提供四个备选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出正确答案。基于此,解题关键在于,认真通读题干,快速准确地提炼出其中关键的有效信息,方可正确作答。

例1.(2018·全国卷Ⅲ·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答:通过阅读题干,不难发现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国家”“官修”“朝廷”。显然,材料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我国古代药学取得较快发展与政府或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由此得出正确答案是B选项。其余三项都 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

基于此,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考前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对涉及相关考点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熟练理解与掌握,对一些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与深度解读,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或有效信息,结合所提供的选项,通过常用的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二、灵活运用,迁移相关知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侧重夯实基础,学习的目的之一在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部分历史试题都符合这样的法则,但有些试题,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熟练迁移所学的相关知识,善于灵活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此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并非无章可循。

例2.(2018·海南卷·10)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 )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解答:解答此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词“1945年中共七大”,再结合所学内容作答。A项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的任务,时间是1949年,不是中共七大的内容。C项提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正式形成。D项是1949年前夕中共着重讨论的问题,1945年考虑的问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中国向何处去以及如何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故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对《考试大纲》 中提及的考点熟练掌握,尤其要准确记住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掌握基本的时空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轴或表格、图片等形式进行归纳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牢固记忆与理解。该类试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与技巧是尽可能准确抓住题干中存在的显性或隐性信息,然后结合所学,对照所给选项,灵活运用相关知识逐一排除错误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三、把握内涵,精准解读概念

目前高考试卷中考查历史概念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试题有很多,因为历史概念与历史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历史学科的主干与筋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中的盲点与难点所在。要做到正确作答,学生需要做到对相关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精准正确。

例3.(2018·江苏卷·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解答: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前期“尚书省”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最早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唐朝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基于此,不难得出,三省是平级机构,起草诏令为中书省的职责,皇权至高无上,三省必须听命于皇帝。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解答这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既要抓住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又要厘清题中涉及的重要历史概念,准确理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对重要历史概念或重大历史事件必须紧紧围绕“是什幺、为什幺、怎幺样”这几个维度展开讲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思考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且能准确解答高考中的此类试题。

四、拓展思维,聚焦核心素养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特征。历史思维就是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社会。既不人为夸大,也不苛求古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既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衡量学科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历史思维能力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形象思维等。近几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不在少数,且有进一步增多之势。

例4.(2018·全国卷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解答:此题主要考查历史学科中的发散思维能力。题干列举了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几种观点,有经济层面、政治层面,还有自然环境层面的,均有其合理性,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部分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才是科学合理的史学研究视角。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其余选项的观点均有失偏颇。

例5.(2018·全国卷Ⅲ·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1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解答: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科思维能力以及基本的史学素养。要求学生必须在掌握一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观点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此题属于半开放性题目,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多方面的学科能力。

该试题的解答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标准不科学。作者将相关历史人物划分为三六九等,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如此分类旨在宣扬高低贵贱,为统治阶级服务。

(2)主观臆断明显。作者对相关人物的划分,其个人喜好占有很大比重,如老子的思想、秦始皇的贡献、宋襄公的地位等均有被人为矮化的嫌疑,周文王也有夸大之嫌。

(3)传说与事实不分。作者将传说中的人物,如尧、舜,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混为一谈,同样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解答此类题型,对学生的要求高,难度也相对较大。其基本特点是,在基于相关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史学研究方法,对所呈现的观点进行判断与甄别。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而且要教会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思维、掌握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还应关注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其践行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推行与实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与方法。这在注重基础夯实的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尤为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到依据《考试大纲》与教材,将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内涵与外延尽可能讲清、讲透,同时适当借助高考试卷的相关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讲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高考成绩。希望这些解题策略能对现阶段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