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学生在试题训练中经常会见到常识以外的知识,有些甚至是专业领域的专有名词,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所学知识中未涉及的。而试题常会以这些知识为背景材料构建问题情境,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不能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更不能对图文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并调动相关知识来解答试题。笔者将以一道试题为例,浅谈如何“借力”选项逆推解题。

例.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图中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巨大

B.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C.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D.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材料型选择题。试题涉及一个农业机械学领域的专有名词“农业机械保有量”。所谓“农业机械保有量”指的是一个地区农业机械的数量,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必须用先进的农机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改造农业。当学生不了解这个概念时,只能从这道试题的图文中最大限度获取如下信息:“1981年到1986年间大型联合收割机数量先升后降”“1981年到1986年间小型拖拉机数量不断上升”。学生获取的材料信息是准确的,但却很难调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信息,对于两种农业机械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也难以理解。这种情形下,不妨尝试“选项逆推”的方法进行解题。

一、分析选项,逆推解题

1.优先发展重工业

联系相关史料,“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可知这是我国领导人在“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选择的工业发展赶超战略。该战略成效巨大,是我国“工业化奠基之役”。由该选项逆推,很明显与试题图文时间信息不吻合,应排除A项。

2.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这是农业生产关系的体现,合理的农业生产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不同时期,农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见表:

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率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在中央文件精神的引导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大范围铺开。此后,“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民逐步成为投资和经营农业机械的主体。为适应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停滞不前,机具配套比失调,田间机械利用率低,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由该选项逆推,1981年后,由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便利于家庭使用的小型拖拉机数量持续增多,大型联合收割机呈现下降趋势,符合图文信息,故选B选项。

3.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

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部分学生会因图中两条折线交汇是在“1984年以后”而误选C选项。由该选项逆推,明显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无关。应排除C项。学生误选则是因为机械地记忆特定的时间,学生知道“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但仅根据题目时间信息寻找相关的答案,无疑是“刻舟求剑”,不能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查,便不可能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有准确的理解。

4.“市场经济”在传统观念中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则等于社会主义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这一观念,针对在这一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该选项逆推,与题目时间信息“1981年到1986年”不符合,且“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无关,此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故应排除D项。

二、发散思考,举一反三

综合以上分析,在解题训练中,应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时空观念”,认识到“时间即题眼”

在历史学习中,要尝试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搭建知识体系。在解题中,要认识到“时间即题眼”,既要善于紧扣试题给出的时间找出考查的知识点,还要善于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具体、动态地分析和把握,“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试题给出的时间可能有具体的年份,也可能需要转化或通过材料进行分析推测。解题时需要紧扣时间,准确进行时空定位,联系相关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并善于从选项逆推,看选项表述是否与试题材料时空一致,从而甄别答案。

2.“借力”选项逆推,反推材料叙述是否合理

选项既是试题情境材料叙述可能的“结论”(问题的落脚点),也是反推材料叙述是否合理的依据。试题情境材料一般以“历史叙事、历史解释或历史观点”的形式出现,包含“时间”“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信息。选项内容则源于学生平时所学知识,其往往以精练的表述方式概括所学知识,一般以“历史事实或历史结论”的形式出现,选项包含的信息远比试题情境材料包含的信息多,既有补充试题材料的信息,还有干扰解题的信息。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辨别能力,更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解题时需要读懂选项,借助试题基本信息辨别选项中的“历史事实或历史结论”,“借力”选项逆推,反推试题情境材料叙述是否合理,从而精准找到答案。

3.“推敲”选项陈述,尝试寻找“史料实证”

解题训练不能仅仅知晓一个答案,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要注意“推敲”选项陈述,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可信的史料进行辨析。历史试题的选项陈述形式多样,或史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点等)或观点(原因分析、历史影响、结论判断等),本身就有真伪之分。一般表述绝对的选项往往有问题,应排除。排除某一选项时,要增强实证意识,从可信的史料中寻找可靠证据。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务必重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学生获取可信史料的来源不多,而试题就是一个重要来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理错题时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观点归纳、总结相关的可靠材料,培养学生鉴别史料真伪的能力。

总之,遇到不熟悉的材料时,不要执意地力求读懂材料,而是应引导学生反其道而行之,从表述相对简短直白的选项出发,反推材料叙述,从而起到“曲中求直”的效果。解题训练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训练中提升“触类旁通”的能力。所以,解答每道题目后都要学会总结、反思,不仅要探索方法,还要借机完善知识体系、积累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