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张芳芳 赵晓东

批判性思维是指“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的一种高级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思维,赵亚夫先生认为,批判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具有积极思考、自主分析、提出新见解的特质。它关乎探究精神,使学生养成合理的质疑态度;它还关乎行动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高明的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应有的责任和追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将“批判质疑”列入其中。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打造思维课堂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高考备考的重要途径。笔者试结合个人教学尝试,对该方法进行简要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固化思维束缚,备考效率低下

在汉、唐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这一问题上,现行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但基本都围绕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这条主线,采用了相似的叙事模式:“汉代早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唐代中期设置藩镇,藩镇享有很大的自主权,玄宗时期发生安史之乱,此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这样粗线条、简单化的叙述极易使学生形成简单、片面的认识,如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带来七国之乱;藩镇的设置引发安史之乱,并最终葬送了唐王朝;两者皆是失败的制度建设等。这样的认识只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面,缺乏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全面、深入的理解,也无法使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但这样的认识源于教材,所以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固化思维,并将之奉为圭臬。然而,在各类模拟题及高考试题中,对这些问题的考查并没有停留在教材的简单叙述之中,而是习惯挑战教材的权威,呈现出不同于教材结论的另一面。

例1.《汉书·诸侯王表》载:“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亡(无)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汉文帝)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这表明汉初分封诸侯 (D)

A.招致了外戚专权政治局面的形成

B.导致诸侯势力不断膨胀引发七国之乱

C.开创了汉初“文景之治”的辉煌

D.成为推动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题另辟蹊径,考查郡国并行制的积极影响,呈现出与教材迥异的结论,体现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例2.(2019·全国卷Ⅰ·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C)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学生对试题所依托的相关史实未必能理解到位。汉初的郡国并行制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因素,但这一制度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正因为诸侯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才有可能购买定价昂贵的白鹿“皮币”。郡国并行制的积极作用在教材中并没有提及,是学生认知的盲区。

例3.(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表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本题以唐代的藩镇为切入口,呈现出历史不同于教材叙述的一面,突出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自主分析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藩镇类型多样,功能不同,彼此之间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减少了对中央政府的威胁,有利于延续唐王朝的统治。

总之,以上试题依托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直接挑战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固化认识,给学生造成认知的困难和解题的障碍。如何使学生形成对相关历史问题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涵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教师在高三一轮复习备考中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重构历史场景,突破固化思维

为帮助学生突破固化思维,客观、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笔者精选史料,重构历史场景,呈现历史进程,点化课堂疑难,在不断追问、求解中,使历史课堂变得鲜活灵动,充满思辨性。

(一)从俗而治,顺势而为——汉初郡国并行制

材料一秦始皇三十六年,有坠星下东郡,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灭秦定天下者,诸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三后破项羽,大定天下……上(刘邦)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相聚而谋反。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四 刘邦的分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时期对部将和各势力的分封;二是称帝前后分封异姓王和功臣侯;三是在铲除异姓王的同时,分封同姓王。

——曹家齐《刘邦分封与西汉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从西周到战国末年,分封制延续了近千年,其自身具有强大的惯性。材料一中的石刻一定程度上是这种惯性在民间的反映,这种惯性使东方六国的遗民不能立刻接受秦朝全面推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民间普遍存在要求分封的社会势力;材料二中项羽及诸将赞同分封制;材料三、四中,刘邦及功臣热衷于分封,这都是这种历史惯性和社会势力的体现。

分封制的推行是“历史合力”的结果。《汉书》记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秦朝快速灭亡的教训,影响了汉初统治者的制度抉择。汉初“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社会经济凋敝,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央政府难以实现对地方的有力统治。分封制赋予了地方较多的自主权,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历史的发展证明,该体制在当时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维护皇权,也有益于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体制的实行,蕴含着顺势而为、务实变通的可贵政治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不断强化学生对相关认知的理解,学生知识层面的认识便可以得到深化,不再仅停留在表面。

(二)应对危机,延续统治——唐代的藩镇问题

如果说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实行有因可循,那幺唐朝的藩镇问题也一定有其历史渊源。

材料五710 年,唐睿宗李旦登基。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为应对边境危机,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712 年,唐玄宗正式即位,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

——摘编自2018 年海南卷

材料六德宗时,杨炎主持两税法改革,中央政府财力大增。宪宗李纯整顿赋税,财政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藩镇,取得胜利。817 年平定淮西,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摘编自2018 年全国卷Ⅲ

材料七唐代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所谓“藩镇割据”只是藩镇中的一部分,即使是河朔型藩镇,也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通过材料五可以看出,节度使的设置适应了唐朝前中期应对边防危机和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安史之乱”给唐朝以沉重的打击,在此之后,唐朝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即使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央政府也曾凭借一定的财政和军事实力平定骄藩,加强中央集权,这在材料六中有清晰的反映。后来,宪宗为宦官所弒,削藩事业功败垂成。即便如此,唐中后期并非所有的藩镇都是割据势力,材料七已有明确的论断。

学者胡耀飞进一步指出,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可以分成“河朔长期割据型、河朔一度割据型、中原一度割据型、中原长期防遏型、西北长期御边型、西南一度御边(财源)型、东南长期财源型”七大类。一方面,许多藩镇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也拥护中央,如《新唐书》载:“礼藩邻,奉朝廷,则家业不坠矣”。另一方面,藩镇之间、藩镇内部矛盾重重,彼此互相牵制。安史之乱后,朝廷不断增设新的藩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对藩镇之间互相牵制的力量的巧妙运用。通过借力打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藩镇对中央政府的威胁,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正如宋人尹源所言:“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教师可通过提供丰富的史料和多元的视角,拓宽学生视野,突破固化思维。“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但“藩镇格局”又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在对历史的多元解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藩镇的设置是当时历史环境下迫不得已的选择,其间或许存在一定的决策失误,但亦体现了立足现实、解决问题的灵活务实和通权达变的政治智慧。这种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变通精神是润泽学生精神成长的宝贵财富。

三、关注思维培养,润泽学生成长

一轮复习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书本知识零碎繁杂,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教师如何才能提升复习备考效率,指导学生有效备考呢?

(一)关注思维培养,找准教学的增长点

高考试题具有基础性、综合性、选拔性等特点。在高三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传递知识,更要关注思维培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通过分析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唐代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引导学生深入历史,“尝试着像历史学家一样深刻地、批判性地思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尝试着给出更合理的诠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阅读、考查不同的史料以形成自己的结论,努力探寻历史的真相,在认识历史的同时,可以体会到更深刻的学科思想方法,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使教学跳出知识灌输的窠臼,跟上高考的脚步,提高备考效率。

(二)顺应时代趋势,服务学生的成长点

当今的学生面对的将是一个知识爆炸、纷繁多元的信息社会。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的知识,获得考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思想引领,传递给学生走向未来的力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历史是纷繁复杂、异彩纷呈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向学生展示凝固的历史,还应该从多个方面向学生呈现多元、灵动的历史。在真实与完整的历史知识引领下,引导学生以史鉴今、深思警醒,以开放、包容、同情、理解的心态看待本国、本民族、人类社会曾经走过的路;在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同情历史的前提下,汲取历史智慧,理性地甄别、选择、判断、理解历史,点亮现实。唯有如此,历史课堂才能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才能够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自信地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