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卫 凯

(作者单位: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

从当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的背景出发,现行的历史教科书突出总结概括,缺少历史鲜活性,教师需要加强对教科书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重视阅读,帮助自己拓展教学视野,提升教学备考的有效性。课外阅读可以读“人”,即关注书籍的书写者;可以读“书”,即关注书籍的外在显性信息;更重要的是读“史”,涵养自身学识,改进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顺应时代潮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一诞生即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不断有文章对其加以探讨,但仔细阅读会发现,大家探讨核心素养培养时关注的重心大多是历史课堂教学。陆游提出:“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课堂之外,方显教师本色。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的历史学科阅读,首先要自己有深度阅读,而不是只读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师参考用书。只有教师的阅读真正开展起来,在课堂中加以示范,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推进教师自身的教学与备考走向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

一、读“人”

20 世纪以来,历史学界不断有一些史学理论强调文本生成背后作者的书写意图,只有理解了人,理解了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书写的内涵与价值。目前高考试题在命题与考查的方向上体现这一理念,如:

例1.(2020·全国卷Ⅱ·33)15 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 A )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学生的个体差异大,给生物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比较突出,学生生物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也有着不同,这些都给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教师教学过程中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这是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例2.(2020·海南卷·17)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1939年)一书中描述了美国贫苦农民的处境:他们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土豆漂走,听着尖叫的猪被杀死在河沟里,被埋上生石灰。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愤怒的葡萄正在长成。该作家这一描述 ( B )

A.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

B.表明应理性看待美国政府政策

C.呼吁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D.说明了美国联邦制确立的历程

以上两题看似考查书籍内容,实际上关注的是书籍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以将其视为高考对教师教学与备考的一种提示与引领。

如笔者在教授中国近代史时,时常遇到的两本书是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与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1600 —2000 中国的奋斗》。作者所处时代与生活背景都对书中的历史论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关注作者,读者才能真正走入书中,教师在对历史事物认识加深的同时,也可逐渐明白应当多方面关注历史材料的选择,真正从核心素养的培育出发,精选教学材料,避免教学中的教条与僵化。

二、读“书”

近年来高考的命题材料主要来自三种途径:学科经典着作、原始材料、学科专业期刊。黄牧航发表的文章对2007—2013 年的高考试题引用学术成果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其中历史学科高考国内学者学术成果引用次数排名与国外、海外学者学术成果引用次数排名较为重要,这两部分研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2007—2013 年历史学科学术着作的引用情况。其中白寿彝《中国通史》、钱乘旦的着作、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许涤新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帕尔默《近现代世界史》、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均被多次引用。时至今日,以上学科经典着作依然是高考引用文献中的常客。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关注高考引用的文献,保证阅读的针对性,以便在教学中渗透高考的相关要求。

这里所述的读书,并非广义的“读书”,而是读书的封底与目录。

书籍作为文化产品,包含诸多要素,一本着作能够成为经典,往往是诸多要素合力的结果,但不可否认主导的因素是书的内容。书籍的封面、封底,是一本着作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最直观的书籍呈现样态。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呈现书封、书底,引导学生关注书籍的装帧理念以及背后传递的信息。同时,书封、书底亦是书籍艺术的展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对学生“美育”的功效,这也与当前《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相符合。

以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 —2000 中国的奋斗》为例,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插图重校第6 版中,书籍封面选用了1900 年拍摄的照片——《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率军穿越午门进入紫禁城》照片,此黑白照片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像史料运用的相关认识。封底则选用了1901 年9 月7 日《〈辛丑条约〉签字现场》照片,照片之下是几位学者对此书的推荐语,推荐语是书底设计常常采用的方式,读者能透过推荐语对书籍内容有初步印象,进而产生阅读的欲望。书封到书底由灰白色到红色,也对应了书中由清朝到共和国的历史时期。由此可见,书封、书底信息丰富,是书籍内容的一部分,需要有心的阅读、理解、分析,并加以整合转化。此种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图片的分析能力与艺术的鉴赏力,理解与应对高考中的图片分析题。高考对于图片的考查频度极高,一线教师有目共睹。如:

例3.(2020·江苏卷·9)右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内容 ( B )

A.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B.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

C.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

D.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

其他以图片形式考查的试题,如2016 年全国卷Ⅰ的汉代画像砖、2017 年北京卷的斯泰达鲁斯的《新发现》、2018 年全国卷Ⅰ的资源勘探队员扣响山洞大门等,图片材料的使用已是高考的常规操作,阅读书籍封面的意义不可小视。

同样,读书也得关注目录。书籍的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目录具有检索功能、报道功能与导读功能。期望了解一本书,为进一步阅读做准备时,目录的功能就即刻显现,既能据此一览着作的基本架构,也能据此发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高考中也不乏以目录为材料的试题,如:

例4.(2014·全国卷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同样的还有2015 年山东卷第40 题《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摘目。其共同点都在于考查书籍目录展示书籍框架的作用,考查学生以小见大的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势必需要大量阅读,精选材料供学生进行有效的强化练习,同时也借此影响学生的阅读关注点。很多书籍由于学生无法一一详阅,目录法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三、读“史”

当我们拾起一本史学着作时,读史也就此开始了。历史教师在阅读时应关注三个重点,即关注一本着述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的论述,同时思考其背后的历史观念,加深对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的基本性质与功能的认识。

(一)历史事件的细节

历史事件的细节,即历史事件的面相,教科书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多集中于概述,多结论而少史实。因此,教师阅读时即可关注此方面,使教学中的细节更鲜活。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例,教科书的讲述集中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历史意义,教师讲述时一般会补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而全会的具体历史细节学生却无从知晓。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子目,谈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共中央召开了长达三十五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重要准备,并就会议过程做了具体叙述,这就使大家深刻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之后还就召开了五天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具体论述,强调其历史意义。由此,通过阅读此书,教师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事件的相关内容更加了解,教学中也能展现更多的细节,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性转变。

(二)历史概念的理解

历史概念是认知历史的重要基石,概念教学已然成为当下历史教育的热点,但概念的教学也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在教学中传递概念应有的题中之义与价值,都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唯有深度阅读,追根溯源,吃透概念,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在讲述工业革命时,首要重点是“工业革命”这一概念,教师一般多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讲解,并无太多扩展。当教师备课阅读到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时,其中有“工业革命”的概念一节,系统的呈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革命”词源到学术史的展现,涉及阿瑟·扬到J.A·布朗基、恩格斯、马克思、阿诺德·汤因比、比尔德、保尔·芒图、T.S·阿什顿等人的观点。这样的阅读既是对教学中重要概念内涵的完善,也是教师对自己发起的阅读挑战。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概念的内涵、对学术史的变迁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学生具体的学情,确定相关概念教学的深度,促进教学的一体化,提升概念教学的效果,也为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体系奠定基础。

(三)历史范式的认知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史观只有一种“唯物史观”,但研究范式却是多样化的。研究范式在教学与学习中难度颇大,以“全球史”的教学为例,以往学生要理解其观点颇为不易。然而阅读全球史经典着述《全球通史》时,其中论及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查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这一形象的论述有利于帮助学生由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时至今日已成为大家理解“全球史”或“整体史”的经典论述。范式经典论着的研读,对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历史论述的多样化大有裨益。教师在课堂中对相对枯燥与理论化的历史研究范式进行讲述时,就可以大胆整合,删繁就简,深入浅出,使之符合学生思维的阶段特征。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历史阶段划分,历史阶段的划分使人们可以深刻地把握历史。如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 —2000 中国的奋斗》一书,以清朝建立作为近代史的开端,并做了系统的论述,这与旧有的认识截然不同。高考模拟试题中曾出现以中国近代史开端为主题的开放性试题,因此存在高考实际考查的可能性。同样的阶段划分议题,在古代史也非常明显,如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与今人提出的“走出唐宋变革论”。凡此种种,皆需深化教师的阅读,方能有效因应。

针对教师的阅读方法,各位学者早就提出了诸多见解。然而阅读其实是很个性化的事情,犹如读者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各有各的见解。以上所述阅读三部曲,立足于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提升备考的有效性,打造精深的课堂,以期实现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以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成为一个阅读的引领者,成为校园里的示范者,播下书香校园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