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董海森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

近日笔者参与了教学考试杂志社组织的中国古代农业主题命题活动,展示后收到了评审老师提出的宝贵建议,经修改、优化后命制出了一道较为满意的试题。

(原创)明代出现了在粒选基础上再进行系统选育的技术,拣出来的种子种在种子田。下一年,再“用此种所结之实内,仍拣上上极大者作为种子”。如此“三年三番”以后,便能培育出良种。这反映了明代 ( B )

A.种子利用效率的提高

B.农业精耕细作的深化

C.农业种植制度的先进

D.自耕农经济日益成熟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良种培育技术日益成熟,反映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深化。故B 项正确;材料讲的是种子的培育,没有体现种子利用率的提高,故A 项错误;种植制度包括熟制、种植方式(包括间作、套作、单作、混作)、种植顺序(轮作、连作)等内容,和材料主旨无关,故C 项错误;自耕农经济概念侧重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材料不涉及生产资料的占有,故D 项错误。

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高考命题的“指挥棒”,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特点。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明确了高考的核心功能;“四层”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明确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明确了高考的考查要求。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试题命制,有助于发挥试题的正向引导作用,体现试题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必备知识要精选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教材核心主干知识是建立基础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属于中、高频考点。甄选这一考点来命题,落实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具体要求,突出了试题考查的基础性,为学生解决陌生情境下的新问题做了知识准备。

试题将教材主干知识嵌入学术情境中,以此作为考查关键能力的主要路径。试题素材来源于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四卷),简要描述了明代育种技术日益成熟的历史。学生在明代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对试题素材进行提炼、整理,联系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理解试题信息,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符合时空观念素养水平3 的要求“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在学生提取、解读、辨识信息的基础上,为了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运用归纳、概括、推理等历史思维方法阐述历史事物,进一步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符合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 的要求“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考试重点不是考查学生记住了多少“过去的知识”,而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了利用“过去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粮食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要抓住这个战略要害。我国人民有着丰富的育种经验,到了明代良种培育技术更加精细,农业精耕细作向不断发展,良种培育目的在于使粮食稳产、高产。这为当代中国解决种子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符合家国情怀素养水平3-4 的要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突出了试题考查的应用性。学生在解题中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智慧,感悟农业生产“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在这一核心价值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责任担当。试题命制落实了“四层”和“四翼”中基础性、应用性的要求,彰显了高考的核心功能。

二、基于学术视野的精耕细作简论

有教师提出疑问“育种技术是否是精耕细作的内容”,这需要在学术视域下对精耕细作进行简要解析。

“精耕细作”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使用,较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一般1951 年全国农业互助组会议决议案中“实行精耕细作,兴修水利”被视为其较早的出处。1957 年毛主席曾说:“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将来,中国要变成第一个高产的国家”,充分肯定了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取较为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综合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编制的《中国农学史(初稿)》认为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包括“整地技术、选种与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华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组的《精耕细作——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一)》认为包括“利用和改造土壤;用地养地,使地力常新壮;抗旱保墒和合理用水;合理施肥;培育良种和种子处理;精细的田间管理”。岳深主编的《中国农业经济史》总结精耕细作要素包括“适时耕作、保墒防旱、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等方面”。通过以上权威着作的论述可以判断,选种、育种技术属于精耕细作的内容。

经分析,小麦产量与磷肥用量极显着相关。据分析,当磷肥用量为71 kg时,小麦可达483 kg/亩,小于此值时,小麦的产量随着磷肥的用量增加而增加;大于此值时,小麦的产量则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因而在施用时应注意适量。

《精耕细作——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二)》详细叙述了我国古代人民选育良种和种子处理技术,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四卷)对明代的育种技术有着细致入微的描述。明清农业经济发展与制约并存,李根蟠指出“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时期”,同时“农业技术没有突破性的创新,有些农业区从牛耕退到人耕”。

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是我国古代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使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科技重综合轻分析,重经验轻实验,缺乏对科技本身机理的研究。17—18 世纪西方近代农业科学兴起发展,而中国仍用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理论解释农业生物成长过程。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小农经营的制约、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激增等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中国古代农业逐渐落伍。

三、基于思维能力提升的精耕细作片段教学

命题分析、学术跟踪对教学有着促进作用,笔者借鉴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创建的“思维能力金字塔”理论,在一轮复习中围绕精耕细作进行片段教学。

首先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精耕细作的含义”。这个问题很浅显,属于“记忆性”问题,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即可答出。记忆性内容是解决深层次问题的基础。

表1 思维能力金字塔

续表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着特点。根据表2 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在表2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内容”一栏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主要可以概括为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总结推广农业经验;重视农时等方面的表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触及了学生的理解力。

表2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随后教师再追问:“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是如何影响我们学习、工作方式的?进而形成了怎样的民族性格?”这使学生思考的层次再跃一级,由历史问题回到现实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答案。工作学习精细规划,投入大量时间,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奋的民族性格。这属于“应用”的范畴。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进一步推进圈地运动。18 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 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当时中国小农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

——李根蟠《精耕细作三题》

再上一个层级,教师可出示材料设问:“材料一是如何评价精耕细作的?”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置身于新材料、新情境中进行理性评估,才能发现精耕细作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教师继续设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学生分析材料,联系所学可得出,人地矛盾突出;经营规模狭窄;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约等答案。教师进一步设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 世纪英国农业与同时期的中国农业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引导学生横向对比分析,新发展表现为,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等。以上两个问题属于“分析”的层次。

最后,教师还可设计一道开放性试题:“明清农民过着‘糊口小农’生活,消费水平很低,商品经济却高度繁荣,这是明清经济发展的‘悖论’,请对此作出历史解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多元、多维地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是谁的消费支撑着繁荣?讲评时教师可以介绍成熟的学术成果,如王家范先生认为,主要是国家开支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和奢侈性消费。这是大一统集权体制下畸形病态的消费结构,正常社会应该是生产者日益富裕,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化都有一个“藏富于民”的阶段,表面繁荣下生产者日益贫困恰是国家衰颓的表现,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幺18 世纪的中国逐渐落伍了。

思维能力金字塔理论启示教师,在一轮复习阶段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二层级的低阶思维上,要在此基础上向高阶思维跃升,梯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性评估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

笔者每期都关注教学考试杂志社组织的命题展示活动。赏析、学习、评论、交流时每每心有触动,或“心有此意”或“正有此惑”,有时也把一愚之见诉诸笔端参与其中,读与写之间递相启发,获益良多。笔者由衷地感到,教学考试杂志社正是自己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