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轮复习肩负着夯实基础这一重要使命。2018 年高考试题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强了基础性,积极引导教学重基础、重应用。因此,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迫在眉睫!但许多考生面对细而多的知识点无从下手。如何有效构建知识体系,精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望对师生一轮复习阶段,构建一轮知识体系、提升地理关键能力有所帮助。

1. 熟知考纲,考点铭记于心

2018 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地理① 18 条、地理② 16 条、地理③ 13 条,选修旅游地理8 条、环境保护10 条,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地球与地图11 条、中国地理40 条、世界地理43 条的有关内容,共计159 条考纲(或标准)内容。考纲内容概括性强,需认真立足教材,使知识具体化。例如考纲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对应必修地理①第一章第二节,包括“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内容,再进一步将内容“为地球提供能量”细化为“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具体知识点。据此方法,以此类推,熟知考纲,细化考点,铭记于心,为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整合奠定扎实基础。

2. 梳理真题,主干各个击破

高考试题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立足真题,梳理考点考查频次,有利于在夯实基础上更好地抓住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做到重点内容重点突破。通过对2014—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Ⅱ、Ⅲ真题考点进行梳理,笔者发现考查频次较高的知识点有:气压带和风带(10 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9 次)、河流堆积地貌(8 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 次)、水文特征(7 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7 次)、农业区位(7 次)、工业区位(6 次)、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5 次)、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4 次)、水循环(4 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4 次)等。

3. 注重点面,提升关键能力

高考试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转变,地理学科素养导向的检测具有“横向关联”特点,更强调本学科不同知识之间的整合。例如“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这一知识点,可“纵向延伸”其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运用地形、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等解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太阳能)、对生产的影响(如光照强影响农产品产量及光泽度)等相关知识链;可进一步结合青藏高原当地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病虫害少、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小等不同知识进行“横向关联”,构成知识面,共同推理出青藏高原农产品品质优良这一结论。这一思维过程,既注重了知识点、知识链与知识面的深度融合,又体现了对综合思维的考查。知识只有被整合、被结构化,才能达到有效创新、才能被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应对真实情境的挑战。为满足一线复习需求,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一轮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及测评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立足真题研究,构建一轮基础知识体系,研发配套检测试卷,以夯实基础知识为前提,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织成知识面、构成知识体,旨在辅助师生高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