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在钓鱼人眼里,鱼就是人。说起人,笔者想起了孟子,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然而,说起鱼,钓鱼界也有“一日三迁”之说。何谓“一日三迁”?作为地理人,可能会自然地用地理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地理视角下的“一日三迁”,是钓鱼人在从事钓鱼活动时的一种因鱼情变化而采取的应对策略。那幺,“一日三迁”体现出的时空变化又该如何解读呢?本文从钓鱼活动中钓场的环境、鱼情的变化及其对钓位选择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钓鱼类题型研究与设计来进行探究和解读。

一、“一日三迁”为何要迁?

在施钓时,钓位的选择至关重要。“钓鱼不钓草,等于瞎白跑。”这是广大钓鱼人基本熟知的钓鱼谚语。水草丰盛的水域,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吸引着鱼类在此聚集,为鱼类觅食提供了憩身的场所。所以,水草繁盛的河、湖岸边位置往往成为较好的钓位。

但在同一水域,好的钓位也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中的仲春,一日之中的早晨,都是钓鱼的好时段。春季光照增强,气温回升,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对于蛰伏了一冬的鱼儿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摄食期;同样,早晨的晨光照射到水面上,唤醒了沉睡了一宿的水生生物,催促着浮游动物、鱼等生物游到浅水岸区进食。中午时分,随着上午光照的不断增强,气温、水温的逐渐升高,鱼儿的活动场所也悄然地由浅水区转移至深水区了。傍晚时,由于气温、水温慢慢回落,鱼儿又游回到降温较快的浅水岸边进行觅食。显而易见,一日之中的早、中、晚的水温、水压等差异,影响着鱼类活动的水域选择,而由此引起的钓位的迁移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应何时迁?往哪儿迁?

一日之中,钓位应该什幺时候更换呢?又该迁往何处呢?钓谚曰:“一日三迁,早晚溜边。”意思是说,早晨、傍晚在河湖岸边作钓,中午应在相对水深的区域作钓,钓位在一天中进行了由浅水区到深水区再到浅水区的轮回变换。对于迁移作钓的时间把握,主要看施钓者对气温变化的感受作出的水温变化的判断。一般而言,10:30—11:00期间可以迁往深水区作钓,15:30—16:00期间再迁回到浅水区作钓。当然,不同季节迁钓的时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其实,钓场环境温度、鱼情等不仅在一日之中的时间变化会导致作钓位置的变迁,而且其在一年之中的季节差异也会对钓点、钓位的选择产生影响。

例如,“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便是不同季节产生的时间钓点的差异。春钓滩,就是说春季钓点主要选择在河湖边滩,因为河湖边滩的水温上升快,边滩植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量多,故鱼群集中。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也都是基于气温、水温的季节变化反映出来的鱼情差异的一种垂钓策略。

【例1】北美圣劳伦斯河中游,日出和日落时刻水位较高。冬季的日出前后,在一些河段上空常见几十米高的“雾墙”。大西洋普拉蒙鱼入冬后开始逆流洄游到支流圣安娜河。圣诞节后一个半月的冰钓期间,该支流河畔圣安娜德村建起数百座小木屋,以满足众多冰钓者享受冰钓的乐趣。下图为冰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冰钓

1.受潮水和水温(水温有所上升,鱼类相对活跃)等影响,钓鱼最忙碌的时间可能是当地

( )

A.10时前后 B.12时前后

C.14时前后 D.16时前后

2.小木屋建在较厚的冰冻河面上,为使冰层能承受其重量,可采取

( )

A.在河冰上大量浇水

B.在河冰上大量撒盐

C.在河冰中打桩加固

D.在主航道上建木屋

我们可能感觉到,温度对鱼群活动产生的影响较大。其实,风、水流、水生植物等引起的水中溶氧量、饵料丰欠程度等差异,同样对鱼群活动的影响也较大。钓谚又曰:“风动鱼动,风停鱼止。”

【例2】(原创题)下图为我国江南某村落旁池塘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春季钓鱼时,钓点应选在

( )

A.北岸近岸水域

B.南岸近岸水域

C.北岸远岸水域

D.南岸远岸水域

4.秋季午后刮偏南风时,垂钓者多在南岸树荫下水域作钓的原因可能是

( )

①树荫下水温适宜

②鱼群顺风逆流嬉水

③水中溶氧量较高

④塘底淤泥物质上泛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现实生活中,风对钓鱼活动的影响很大。风会导致水面起波纹、波浪,使得作钓难度加大,而无风或少风时更容易作钓。所以,钓鱼人一般都很关注天气及其变化状况。“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就是应天气状况的一种作钓选择,意为宁愿选择在日落后短暂的时间进行作钓,也不在雷雨来临前因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放热造成的天气闷热时作钓。

在钓点、钓位的选择上,不仅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也存在空间上的不同。“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这种空间钓点的不同也是充分考虑到钓场的环境特征、鱼类的生活习性等进行的科学地、合理地选择。

【例3】(原创题)江心洲是由浅滩泥沙沉积增大淤高,逐渐地高出年平均水位而成,其附近水域因流速较慢成为钓鱼人较为理想的垂钓场所。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及钓点河岸剖面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图中钓点①相比,钓点②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 )

A.水流急,水中溶氧量高

B.水流慢,泥沙沉积量较大

C.凹岸水深,鱼群数量大

D.洄水湾,微生物积存量大

6.随着江心洲的不断发展,未来其将相连的河岸可能是

( )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由此可见,作为户外活动方式之一的钓鱼活动,与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也不难发现,地理知识作为理论支撑一直贯穿于钓鱼活动的始终。其实,这既能使我们享受到钓鱼带来的乐趣,也能使我们深入地了解和体会地学之美。同时,对于垂钓者慢慢参悟地学之理以及丰富钓鱼活动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参考答案与解析

【例1】

【参考答案】1.D 2.A

【解析】1.根据材料,日出和日落时刻受潮水影响,水位较高,水温有所上升,鱼类相对活跃。冰钓者在一天中钓鱼最忙碌的时间可能是当地日出、日落时刻,冬季日出在6时后,日落在18时前,最忙碌的时间可能是16时前后,D正确。因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前后,则水温最高出现的时间应迟于气温最高出现的时间,而10时前后、12时前后、14时前后距正午时间较近,远离日出、日落时刻,故不符合条件,A,B,C错误。

2.小木屋建在较厚的冰冻河面上,为使冰层能承受其重量,可采取在河冰上大量浇水,使冰层加厚的办法,A正确。在河冰上大量撒盐,冰层会融化,B错误。在河冰中打桩加固,会导致冰层破裂,C错误。在主航道上建木屋与增加冰层承受力无关,D错误。

【例2】

【参考答案】3.A 4.B

【解析】3.春季,池塘近岸水域,水深较浅,水温回升快;北岸近岸水域较南岸而言,阳光更加充足,水草茂盛,浮游生物量多,鱼类饵料相对更加充足。故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

4.秋季午后,太阳朝南,南岸树荫下水域受到的太阳光线照射少,水温较低。刮南风时,南岸水域受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水体向北岸方向流动,水体流动性增强及表层水垢被吹散使得水中溶氧量升高,底层水体上泛,淤泥物质上泛量增加;同时,形成的向北吹拂的风浪使得有逆流嬉水等生活习性的鱼群不断游向南岸水域。故排除A,C,D三项,选择B项。

【例3】

【参考答案】5.D 6.A

【解析】5.由钓点河岸剖面图可知,钓点②较钓点①的水浅,水流受河床摩擦力较大,故水流速度较慢,排除A项;根据河段示意图,从河岸形态上看,②处河岸属凹岸,但水深较浅,故判定为洄水湾,排除C项;洄水湾,水流慢,泥沙沉积量与微生物积存量都较大,但作为鱼类饵料的微生物是吸引鱼群留存的最主要的原因。故排除B项,选择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