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飞

在多年的农村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现在的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成了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的娇儿,失去了农村孩子本该有的质朴与勇敢;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因此,我们设立了“以劳益智、以劳立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学目标,构建了“一主两辅”的劳动教育课程,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立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审视小学生劳动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建立生产劳动观,创设劳动情境,鼓励学生参加劳动,以寓教于乐的模式开展劳动教育。为此,我校构建了“一主两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即以劳动专题课为主,以家庭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为辅,让学生充分享受劳动的充实与快乐。

立足学生活动的空间,设置小学劳动教育内容

设置家务劳动、舍务生活、校园劳动、田野课堂实践基地、敬老院服务场所等不同劳动场景,对劳动环节进行趣味化设计,让劳动的过程有探究性,学生间可结伴进行劳动,设计分享劳动果实的活动环节。这样有利于调动孩子参与劳动的兴趣,避免简单粗暴地实施劳动教育。

立足学段劳动要求,细化小学劳动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注重对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营造“人人都爱劳动”的氛围。小学中高年级注重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美好。为此,我们把劳动课程分为学科融合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常规劳动课程三大类,为每个年级设计符合年龄特征的劳动项目。

立足课程设置需求,确定劳动教育内容

在常规劳动课程中,我们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学会洗简单的生活小物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高年级学生自己整理衣物,养小动物,做饭做菜,照顾弟弟妹妹,帮助家长做简单的农活,管理家庭生活的开支等等。

我们还注重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在语文课程中要求学生练习写观察日记、农研说明文、调查报告、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感受体会;在数学课程中渗透劳动中的观察、测量、计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劳动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课中开展实验种植、养殖活动,并进行简单的科普知识讲座;在英语教学中,教学生参照劳动实践中的情景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在思品课中用具体的真实课例和劳动模范的事迹感染学生,使之真正感受到劳动创造美。

立足主题活动,检验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能不时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劳动的兴趣,也能在活动中检验我们平时的劳动教育成果,有利于调整、完善学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开展“我是家庭小帮手”家园生活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积极参与家庭、舍务的劳动兴趣;开展“我是田园小主人”校园责任田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开展“我是社团小记者”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了解家乡发展史,懂得劳动致富、劳动光荣的道理;开展“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享受乐趣,锤炼意志。

系统的劳动课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奉献意识和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根植于师生内心。

责任编辑:颜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