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蔚|昆山加拿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几年前,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一度引发热议。该片讲述了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实施四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抛开一个月后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不说,纪录片中,重点呈现了几位中国教师面对松散的课堂纪律而产生的挫败感,以及学生面对教师要求安静上课所表现出来的叛逆状态,可是当博航特中学的教务长走进教室时,原本闹哄哄的课堂马上安静下来,本来在做其他事情的学生也都马上端正坐好,摆出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这说明,这些学生完全了解课堂的规则,他们在中式课堂上不守纪律的原因只是在试探规则边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有时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学生,在某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很难管,但在另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却很守纪律,学习也很认真投入,两门学科的成绩大相径庭。这种区别是由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不同导致的。如果学生认为教师教得好,管理能力强,自己能学到东西,甚至很“酷”,他们就会产生钦佩之情,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否则,即使教师投入了很多精力,准备了很多教学内容,也仍会导致学生们或公然或悄然的反抗和拒绝,使教师的管理和教学处于被动状态。

所以一位好教师,一定是一位严厉但公平的教师,英文叫作“strict but fair”。我们没法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生,但可以用公平、人性化的管理原则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孩子。很多教育人士在做中英教育比较的时候,一味地将中国教育定义为“填鸭式”,将英国教育定义为“放羊式”。但事实上,英国的所谓“放羊式”,绝不是放任自流、无底线的。相反,在其尊重、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下,教师工作的难度无形中加大了,对教师的耐心和敬业精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自2016年从牛津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专业毕业后,笔者有幸在中英两国学习、工作、生活,并多次参加访学项目,在英国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进行教育践习和观察。本文中,笔者以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作为证据支持,来探究英国教育的特色。

“牧羊人与羊群”

在英语中,“教师”这个词除了“teacher”之外,还有“instructor”“pedagogue”“tutor”等,在一些特殊语境下,教师还被称为“facilitator”——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多的是“促进和支持”。英国的师生关系更像牧羊人与羊群,牧羊人照顾和引导羊群,但不会教羊群怎幺吃草。

英国的学校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即使是教授也不能完全代表权威。学生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师生在共同探讨中一起寻求进步。在英国,那些思想独特、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学生往往更能得到教师的欣赏和喜爱。正因如此,英国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意识。

在私立学校的寄宿环境中,关怀体系的效用被发挥到极致。私立学校中舍监(House Master)一职,让教师们变得既像班主任又像家长,解决学生在学习、社交礼仪、朋辈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师生经常一起吃饭、聊天、运动,这种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联结比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更为紧密,学生会自发地向教师学习。这既是知识的发展,也是人格的发展,这样的师生关系更趋于平等。

“不让一只小羊掉队”

英国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关注,这渗透到了整个教育体系。笔者在英国牛津郡的一所学校调研期间,接待了一个来自国内的家庭,他们让孩子前往英国接受基础教育的原因,是期望孩子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成长关照,包括学术指导、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绪纾解等,因为孩子在国内就读时经常产生情绪问题,而学校缺乏专业的解决策略和教育支持。在英国的学校里,除了学术导师(Academic Counsellor)外,还会设置专职的社会情感学习导师(Social-Emotional Counsellor),以及特殊教育需求导师(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Counsellor),为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支援的学生提供支持。

尤其是私立学校,几乎每所学校都为学生配备了个人导师,其作用就是通过为学生提供日常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或压力,以做出早期警示,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监管和保障。另外,心理健康的教育除了在个人健康与社会教育课堂开展外,在每一门学科中均有涉及。

全方位的支持可以做到尽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即使学业水平存在差异,但是学校都会给每一个孩子足够多的资源,支持他们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支持,使大多数师生之间的关系不靠“吼”,不靠“施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对学生的关怀。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的。

“牧羊一定要在大草原吗?”

说起牧羊,我们联想到的画面是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牧羊人打开羊栏让羊群四处奔跑和吃草。而在2022年的春天,法国巴黎东部,有一群“城市牧羊人”,带着羊群在城市中穿梭,羊群走在城市道路上,与汽车和路人擦身而过,不少行人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个有趣的画面。他们为什幺要这样做呢?草原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逐渐减少,他们不得不在城市的空地、公园中寻找放牧空间。除此之外,他们还顺道向当地居民售卖羊肉和羊毛,并不断尝试与不同机构合作,寻求更多的发展可能。虽然看起来“离经叛道”,最后却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同样地,教育一定发生在课堂中吗?“教”和“育”是分不开的,我们“教”的是知识和技能,“育”的是潜能、个性和发展。笔者在牛津大学学习的时候,初次尝试了“课堂之外”的教学育人环节。牛津大学的课程以讲座(Lecture)、讨论课(Seminar)、小课和导师指导(Tutorial)为主,其中导师指导是四种教学模式中最为特殊的。学生入学时,学院会指派一位导师给学生,大学明确规定导师每周要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与被指导学生一起交流与讨论。这里,导师的作用除了沟通、交流、指导、帮助外,还包括评估、改良、实践和再评估,给学生提供建议与评价,师生紧密互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导师指导课上,导师不会对所探讨的问题给出终结性结论,而是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自由讨论,这是基于学生前期进行充分准备和独立思考之后形成的讨论,学生也可以随时对不同学术观点加以质疑甚至否定。在这样一种平等友好、自由的学术氛围下,师生关系不再是对抗甚至冲突,而是相互促进。也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批判精神快速得到提升和养成。在这样的机制下建立的师生关系,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开放的。

平等、尊重、开放,也许不能完全概括笔者眼中的良好师生关系,但是这种呵护学生个人意志和天性发展的教育观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发。这和我国所弘扬和提倡的和谐师生关系不谋而合——“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亲其师,信其道”,都是我们所提倡的教育内涵。

在21世纪,虽然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然十分便捷,但是一个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个人成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之一,仍然是师资水平。教师参与甚至影响一个孩子的未来,责任重大。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持续成长,做终身学习者,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