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璠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行远书院院长、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字字珠玑,如一朵朵花儿绽放在小读者面前,尽情展现着儿童文学的魅力。在阅读过程中,孩子或拓宽视野,或体会亲情,或感悟生命,他们的感情在品读中渐渐沉淀,他们的思维在想象中轻舞飞扬。

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儿童文学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已被大量选入语文教材。儿童文学类型多样且内容丰富,高效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孩子了解文学的内涵、感受文学的魅力,还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可是,囿于部分教师对儿童文学认识不够全面深入、对语文学科“通识性”特点把握不够准确、对阅读教学方式选择不够科学,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往往不尽如人意。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之“难”何解?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儿童文学融入语文课堂?儿童文学作家周锐曾说,儿童文学是由高向低攀登的艺术。即儿童文学创作,越是面对低年龄的读者,其艺术难度就越大。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亦是如此,若想抵达孩子的内心世界,必定要经历一个艰难前行的过程。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海洋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由他掌舵,荡起教学之舟,带领师生在儿童文学的海洋中驶向广阔的远方。

优秀的儿童文学自带能量

《教育家》:如今,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推动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阅读受到重视的原因是什幺?

朱自强:首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文学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和社会现实变化带来的冲击,引发了一场文化领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人们开始重视教育中的人文性,并将目光落到能够体现人文性的文学领域。具体到小学语文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展现了重要改变,比如童谣、童诗、故事和童话文体出现在了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小学语文教育对儿童文学的重视。

其次,“全民阅读运动”提升阅读关注度。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这自然引起了大家对儿童文学阅读的关注。

最后,高考的阅读量增大。对大多数孩子和家长而言,高考是一根指挥棒,随着高考各科增加阅读量,通过大量阅读锻炼能力、积累知识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我阅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我认为好的儿童文学自带“能量”,所谓“能量”指的是文学作品所具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语文教育价值。饱含作者人生经验的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具有耐人寻味的深刻性,能够引导孩子获得心灵成长。

《教育家》:您曾提出,越是优秀的儿童文学,越容易获得双重读者。相比只考虑儿童读者的文学作品,同时照顾到儿童与成人的文学作品,“优秀”在哪里?创作又“难”在哪里?

朱自强:儿童文学的读者具有双重性,一重是儿童读者,另一重是成年读者。而成年读者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出于职业需求和教育需求的阅读者,比如小学语文教师。还有一类是被儿童文学艺术形式所吸引的读者,他们将阅读儿童文学视为一种享受。

能够吸引双重读者的儿童文学,其通常融合了儿童的世界观和成人的世界观,所呈现的世界是立体的,作品的思想可以给成年人带来一定启发。由此可见,若想创作出具有双重读者的文学作品,作者本身需要具备强大的思想力,这种思想力的形成需要两方面能力的支持。一是文学创作能力,也是最基础的能力。二是将复杂内容简约化的能力。儿童文学具有简约之美,即作者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比如儿童文学作家李少白创作的童谣《灯》:“身子小/有多小/比个拳头大不了/眼睛大/有多大/一间屋子装不下。”再如儿童文学作家薛卫民创作的《全世界有多少人?》:“嘻嘻,哈哈/全世界有多少人/猜吧,查吧/……我不用猜,我不用查/全世界有多少人/就仨:你、我、他!”

儿童文学是大巧若拙、举重若轻、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这是儿童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作家创作的难点。儿童读者通常是宽容的,相比成人读者,对儿童文学的思想性要求较低,这恰能体现出能够吸引双重读者的儿童文学思想性之厚重,其作者通常既具有写作能力,又拥有写作天分。

绘出儿童文学阅读教学课的立体坐标

《教育家》:有教师发现,学生很喜欢教师课上读儿童文学给他们听,而当儿童文学选文出现在教材中时,学生反而不感兴趣。为什幺会出现这种现象?应如何合理设计儿童文学阅读课程?

朱自强:孩子喜欢与否,常常与教师讲授是否得当相关。儿童文学阅读课上,教师通常要引导孩子分析、讨论儿童文学的主题、写作手法等,这需要较高的教学水平支持。

我主张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深入阅读”模式,培养“专家级阅读脑”,发展孩子的分析力、判断力、思考力和批判力。“深入阅读”模式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指向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应引导孩子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也应引导孩子通过阅读文章来求知、思考和论辩。

第二,激发学生的“生产性”思考。“生产性”是与“消费性”相对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感受一下。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如果教师提问“鲁滨逊在荒岛生活了多少年”这便是一个“消费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提问“鲁滨逊凭借什幺精神能够在荒岛上生存”这就是一个“生产性”问题。所谓“消费性”就是简单机械记忆,而“生产性”要求孩子建构意义。激发孩子的“生产性”的思考,有助于孩子养成创造性思维,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第三,具有整体性。文学本身就具有整体性,如果阅读教学违反整体性原则,很可能损坏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甚至是趣味性。比如,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去年的树》,讲述了一只鸟儿为实现与大树的承诺,经过3次找寻,找到了大树最后的痕迹——被火柴点燃的灯火,并对着灯火唱起了歌。故事展现了鸟儿与大树深厚的友谊,令人非常感动。有一位教师在讲解时提问:“你们想一想小鸟给大树唱的是什幺歌?”作者在文章中并未提及歌词,其表达重点也不在这个方面,这个问题其实不成为一个问题,孩子只能硬着头皮编答案,又有何意义呢?显然,这位教师并没有理解该文章三段式的艺术结构,更没有找到文章的灵魂。若想讲好儿童文学,需要教师具有鉴赏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

《教育家》: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而这十分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为此做哪些努力呢?

朱自强:首先,具备跨学科知识。我始终认为语文教育本身就具备跨学科性,比如心理学、哲学等。我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附录里给小学语文教师列了一个书单,50本书涵盖了8个领域,这些书曾给我带来很大启发,相信也能够帮助教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其次,具备儿童文学相关知识。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什幺?儿童文学有哪些文体?儿童文学文体有哪些艺术特征?语文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并在联系文本的过程中思考分析,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能力。比如《去年的树》,教师不仅要了解这是一篇童话,采用了三段式结构,还应了解这种文体及结构对表现主题的重要作用。

最后,具备鉴别能力。与平庸的书相比,好书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教师拥有鉴别能力,就能够帮助孩子选择有益的书来阅读。

从语文“跨出”,向语文“跨回”

《教育家》:近年来,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有观点认为语文的学科边界存在扩张与泛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反而失去重点。您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界”应如何划定?

朱自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列入语文课程内容,即基于语文学科,又跨越学科界限,将多个学科组合在一起,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应该被看作通识性教育,即语文阅读的文本应该涵盖多学科的知识。从这点来看,跨学科学习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是应该被支持的。但“跨”又是存在难度的一件事,一旦教师做法不当,就会出现泛化的问题。一次语文教育论坛中,教师带领孩子学习美国作家伊丽莎白·恩赖特的作品《银顶针的夏天》,其中有一段自然景色的描写,语言非常优美,这时教师引导孩子将自己感受到的景色画出来,使后半程的语文课完全转变了方向,变成了绘画课。这位教师就走入了跨学科教学的误区,将两个学科硬生生拼凑在一起,只会令人感到牵强附会。

教师在跨学科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守语文本位,找准文本资源,在合适的文本内容基础上和其他学科建立联系,让跨学科阅读自然地呈现。比如,面对低年级孩子,语文想与自然科学产生关联,使孩子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教师可以先科普水的液态、固态、气态的区别,然后引导孩子阅读《小水滴历险记》,让孩子跟随小水滴开展一次神奇的旅行,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收获知识。

孩子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是最理想的跨学科状态。那幺这种文本资源该如何选择?我提供三条标准供大家参考。

第一,具备优美的语言。如果教师想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同时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我推荐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它的写作风格不同于一般科普书籍,在陈述科学知识之外,充满了表情达意的语言,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这种文学作品更具语文教学价值。

第二,具备文学表达方式。以出自《昆虫记》的《知了》为例,作者以法国古典文学作家拉·封丹的语言故事《蝉和蚁》引出“知了不吃粮食,而吃树的汁液”的知识。然后用生动的比喻介绍了知了的形象,并呈现了自己的价值观:知了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只能活五个星期。这个衣衫褴褛的挖煤工,终于来到了阳光下,换上了可以跟鸟儿媲美的衣衫,它怎幺能不为自己得到的快乐生活而歌唱呢?所以,不要责备知了的喧哗。这种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第三,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知了》清楚、准确地介绍了知了如何产卵、如何变成幼虫、幼虫如何生长等知识,可以有效增加孩子的知识量。

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构心智世界

《教育家》:很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量决定应试能力,并不断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及做法?

朱自强:在回答阅读的问题之前,先简单谈一下语文教育现存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目前过于追求标准答案,容易走入教学误区。比如“妈妈钻进冰箱找东西”这句话,老师认为说得不对,孩子马上意识到应该有一个正确答案,并回答道“妈妈打开冰箱找东西”。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钻”这个词是错误的。可“钻”这个词恰恰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如果家里有一台很深的冰箱,妈妈大半个身子钻进去找东西有什幺不对呢?

还有一个教师曾问我“我同学的脑袋长得像个大冬瓜”这句话好不好。我觉得这种形容很符合孩子的审美,卡通片中有很多类似的形象,“大冬瓜”在这里是“可爱”的代名词。可教师否定了这种说法,并引导孩子说统一的答案:我同学的脸像一朵花。

语文的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我希望教育者不要痴迷于标准答案,更不要为了“应试”而迷失教育方向。

回到阅读的话题,我相信开卷有益。家长提高孩子的阅读量,孩子就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支持家长多提供图书给孩子阅读,同时希望家长正确看待阅读的目的,科学引导孩子阅读。

阅读到底是为了什幺?如果家长认为答案是“应试”,那必然会加强阅读的功利性。比如,孩子在阅读一篇童话或故事时,家长强调必须背诵文章中提及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孩子阅读的乐趣,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就像一些学校会强制孩子背诵格言警句、经典素材,然后用于写作一样,这不是科学的语文学习方式,也很难提升孩子的相关能力。

阅读是构建意义的心智活动,以上文提到的“鲁滨逊凭借什幺精神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为例,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建构意义,从而推动孩子心智世界的发展。而一旦脱离建构意义,只关注好词好句,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阅读。当然,好词好句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但是应该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学习。

不带功利性的阅读其实是最理想的阅读状态,虽然这种阅读方式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能为孩子的心智成长提供更多的阳光雨露。

《教育家》:孩子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能力是不同的。您一直比较支持分级阅读,对于儿童文学,您认为应如何科学分级?又如何防止分级教条化?

朱自强:我的确赞成进行分级阅读,因为分级问题无法回避,我给孩子推荐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分级的过程。有人提出分级阅读的原则应该是“词汇量”,这种标准就显现了教条化特征。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的文字表达非常简单,如果以“词汇量”为原则,它会被划分到低年级领域。而这个绘本故事其实具有比较深刻的内涵,更适合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的孩子阅读并开展哲学讨论。显然,“词汇量”并不适合作为分级原则,分级阅读的原则应该是具有弹性的。

面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阅读,我制定了分级阅读的五个原则。

第一,从口语到书面语。孩子要先学口语讲述式语言,比如《格林童话》,它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这些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非常适合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阅读。在此之后,孩子要进阶学习书面语言,可以阅读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第二,从韵文到散文。韵文是指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比如童谣《小板凳》:“小板凳四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吃得香/我给奶奶熬面汤/里边滴点油/吃得奶奶直点头。”韵文很有表现力,对孩子而言易学易唱,适合低龄学段。当孩子长大一些,他们就需要学习散文,这里的散文是一种广义的说法,只要不是韵文的形式,都可以称为散文。

第三,从故事到情节。故事是孩子比较容易理解的文学形式,比如《去年的树》。而情节具有复杂性,高年级孩子才能掌握,比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

第四, 从形象到意象。形象描写易于理解,拿童谣《西瓜》举例:“西瓜西瓜圆又圆/红瓤黑子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读这首童谣的同时,孩子便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西瓜的形象。意向要求孩子对事物的理解不止于表面,而是产生深刻的见解。比如日本作家畑地良子的《柠檬》: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薄薄地切一切/就会明白柠檬的心/薄薄地切一切/滚出来好多个车轮……孩子由柠檬的横切面联想到车轮,由车轮便能联想到远方。

第五,叙事在先,写景、抒情、议论在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应先阅读叙事的故事、童话,后阅读写景、抒情的散文和具有逻辑性的议论文,这种学习顺序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

分级阅读的过程其实并不容易,既需要分级人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分析能力,还需要分级人对孩子有一定的了解。总之,分级阅读工作不是“拍脑袋”就能出结果的事情,而需要大量的实践与思考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