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兴奉

顾拜旦是最早提出运动心理学这一术语的。1913年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运动心理学会议盛大召开。运动心理学能够清晰的分析人在运动状态下的心理特点及规律,展现人运动时的整个心理过程,例如:感觉、思维、情感等,把分析研究的人在运动下的心理规律运用到体育教学过程,将会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针对性的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进行学习。

一、体操的特点

体操是把难与美完美结合的一项运动。相比于其它运动项目,体操主要有内容丰富多样、保护与帮助运用普遍、重视艺术性、追求创新等四大特点。体操在不仅在项目、内容上丰富多样,其动作种类、运动技术等方面也变化多样。体操动作的高难性决定了体操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的运动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不仅仅是一种安全保护手段,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体操给人展示的是人的力量美与协调美,这也决定了体操对于艺术方面的重视。创新是体操发展的源泉和魅力所在,体操动作的编排、技术的完善也不断督促着体操的创新。

二、体操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害怕心理:

体操项目多、难度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初次接触并学习体操动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感知觉也没有清晰地动作概念和表象,甚至在体操学习过程中因为保护措施不到位,器械不合标准或因学习者自身动作错误等因素致使学习者受伤,或者目睹他人动作失控、跌落、摔倒、受伤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害怕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学习该动作,不敢去尝试动作,做动作时犹豫不决,以自认为安全的方式去完成动作从而造成肌肉紧张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规范,使教学进度缓慢甚至停滞。

(二)厌倦心理:

体操动作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体操动作的学习需要不断地练习,而有些动作重复练习时会产生圣体上的疼痛如单杠上的动作容易致使手皮疼痛、起水泡、破皮等。这些因素致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表现为练习时投机取巧,练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借故见习从而导致动作质量下降。

(三)自卑心理:

由于个体之间的身体差异及心理差异在体操动作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动作掌握程度都不尽相同。对学习速度较慢的同学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致使他们缺乏自信,自认为比别人差努力也赶不上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不愿意练习怕别人嘲笑,不敢表现自己成为课堂的看客,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练习动作也是不加思考的练习敷衍了事,达不到教学要求的质量。

(四)嫉妒心理:

相比于自卑心里的同学还有一种是嫉妒心理,在自身无法完成教学要求的时候会给自己找理由,认为是自己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体操,老师的偏心等外界因素表现为练习时草草了事,对其他人说风凉话等。这类同学大多会类聚在一起严重影响教学气氛,致使教学进度缓慢。

(五)怕苦心理:

体操动作的练习是痛苦的,不仅仅是容易伤痛,而且在练习中和练习后都会容易产生疲惫感,对一些有危险性的动作在练习时还要高度保持注意力对学生的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一些同学存在怕苦心理。表现为练习时不尽全力、不能坚持、怕苦怕累在素质练习时表现更为严重。

三、运动心理学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一)由简入难降低害怕心理

体操教学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可以从每个部分的简单动作入手依次进行,渐渐增加体操教学内容的难度。在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可以先进行动作过程分析讲解以及观看动作过程的慢放视频,(有些动作是无法慢动作示范的例如:跳马等)实际练习时加强保护措施,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使同学们拥有更好的体操动作的运动感知觉和足够的安全感,从而减少恐惧心理。

(二)提高兴趣降低厌倦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兴趣高了自然会减少厌倦心理,这就要求老师的上课要灵活多变,体操课不代表不能进行一些激发兴趣的锻炼,同学们对体操动作的接触少就是一个容易引起好奇激发兴趣良好条件。

(三)承认差别杜绝自卑嫉妒

自卑妒忌一般是建立在自己不如别人情况下才会产生,对这类学生在教学过程重要给与足够的重视,要监督他们练习达到教学要求的基本要求,因为自身条件而无法达到要求的学生应给与安慰和鼓励(例如:肥胖或过高)。承认个体差异。

(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怕苦不怕累

这一点是所有运动项目都要求的,本身在高校阶段同学们都有想表现自己不甘示弱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赛的方式更容易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尤其在素质训练中效果更好。

(五)语言的运用提高学习氛围

语言是老师和同学交流的纽带,轻松愉悦的语气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前提,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

四、结论

体操是把难与美完美结合的一项运动,其项目多、难度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决定了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害怕心理、厌倦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怕苦心理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合理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心理原因,并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采用减难法,降低动作难度、由简入难降低害怕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厌倦心理;承认学生身体差异,杜绝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怕苦不怕累;采用愉悦的语言,提高学习氛围。

[1]于清,袁吉.运动心理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家教委办公厅.课程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体育运动学校体操教材编写组.体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4]林昭军.我国高校体操教学中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EB/OL].百度文库.

[5]高留红,张予南,谢建中.对体操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5).

[6]马彦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情绪的形成与调节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