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牡丹 石春燕

摘要: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这个时期的学生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基本上处于迅速增长发育阶段,速度上又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本文将从各方面对中小学生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和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体格发育;营养状况

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是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享受科技和文明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由于快捷方面的交通、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忽略的健康的重要性(熬夜、丰富的夜生活、饮食习惯不合理、缺乏锻炼等),它们的到来也给人类的健康威胁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有存在盲目的模仿性,对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又缺乏社会适应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体力活动及健身类活动日益减少,超重肥胖率不断上升,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健康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体格发育的研究

(一)发展研究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受环境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每年在大幅度地增加;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已进入儿童肥胖流行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腰围、身高、超重肥胖率等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研究表明:肥胖超重流行最高人群是城区小学生,且在各大省会城市(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肥胖流行率已趋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尹小俭(2015)、马冠生(2005)、李林(2013)等人对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状况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均衡性,需加强促进教育健康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工作,积极宣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腰围存在一定的增长趋势。

(二)影响因素

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举足轻重,是许多国家政策中都强调并时时关注的热点问题。儿童青少年的体重会由于脂肪组织、过量糖类以及蛋白质摄入的增加而增加;影响中小学生体格发育的因素较多,其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水平、遗传、后天自然和社会环境、饮食结构和习惯、缺乏锻炼、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家庭经济收入等。马立广(2008)、赵刚(2013)等研究认为地球的纬度、贫血和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季成叶教授等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习俗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影响。

二、关于营养状况的研究

(一)营养状况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出现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营养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在实施“课间营养餐”计划之下,中小学生的营养缺乏状况总体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乐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中小学生,他们的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均会导致体能素质下降。营养不良甚至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如劳动能力缺失、智力障碍等,因此,应加强家长健康营养知识的教育,降低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二)影响因素

国内外对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较为关注,将有关营养知识结构、饮食习惯的培养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干预。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影响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营养的认识程度、饮食习惯、社会经济水平、学校的营养教育及膳食环境等均对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还有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等会导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增加,主要根源是对膳食中的脂肪量摄取。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城乡差异,农村中小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缺乏,可能还存在是否寄宿的原因,缺乏吃早餐的习惯和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导致部分中小学生营养不良。

(三)营养状况的干预

针对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许多国家进行了部分的干预。农村中小学提出“课间营养餐计划”,国外部分公立中小学,利用“每天 5 份蔬果”计划,来控制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美国移民学校在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方面,进行健康体重干预、健康教育等,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和习惯的养成;我国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及《中国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主要目标是改善营养缺乏,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并防止儿童青少年出现营养过剩情况。

三、结语

国内外对营养状况由浅入深从多种方面进行。在国内,主要集中于对沿海和发达地区,研究多偏重于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等方面,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在这方面的干预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缺乏对其生长迟缓率以及消瘦率等对营养状况的影响较为薄弱,对农村及贫困偏远地区的研究少之又少,在对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动态分析这方面更为薄弱,几乎没有。从不同年龄,现状到干预到政策虽然我国研究者对营养状况较为全面和宏观。但从不同角度(同伴因素、生活作息、运动锻炼等)、不同地区(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山区与平原等)等细节方面去筛选、评价营养状况较为薄弱。

国内外研究共同表明身高和体重超重率逐渐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增长水平主要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关,目前全球儿童青少年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是超重肥胖率的流行率,其问题备受全球关注。我国对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研究中发现:身高的突增趋势在一定年龄段有提前现象,而且城乡学生之间的身体形态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导致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不容乐观。虽然国内外对中小学生的体格发育在部分调研中有所体现,但大多数是针对超重肥胖率进行分析,从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监测中小学生的BMI、腰围等值的变化趋势来体现他们的体格发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文娟.2013–2016年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动态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2]季成叶,胡佩瑾,何忠虎.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及其公共卫生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20):126–131.

[3]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06–108.

[4]尹小俭,郑冬华,陶行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儿童与随迁儿童身体发育及营养状况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6):97–103.

[5]马冠生,李艳平,武阳丰等.1992至2002年间中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1–315.

[6]李林,李冬冬,罗宝双等.武汉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现状及10年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5):563–566.

[7]马立广,曹彦荣,徐玖等.中国102个人群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相关性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8,27(3):223–231.

[8]刘军祥,黄宗能,苏红卫.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03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