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其东

提起写作,大部分学生总是茫然应对,胸无成竹,脑袋一片空白。如何有效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笔者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多读,以读促写

1.以课堂阅读教学促写。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一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本身就包含着“写什幺”与“怎幺写”的种种奥秘,从“读”学习“写”,借“写”深化“读”,二者可以融会贯通。读写结合就是打通从读到写的有效渠道。它立足于“语言形式”这个落脚点,对语言进行品味诵读,发现语言的奥妙之处,进行迁移、运用,实现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形成读写结合的有机循环。训练学生读写能力,关键要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迁移、运用。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感悟,又能提高表达能力。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可在学生领悟文章语言质朴、洗练,表达方式独特、新颖的基础上,抛出一个问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何等的境界?让学生讨论、分析,引导说说或写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班级图书角捐书活动等。还可以通过品味语言的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画面?进而指导学生进行写景训练,培养写作能力。同时,在阅读中还可以学到课文的写作方法,以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接触的课例多了,学生对文章的写法就会潜移默化,运用自如,做到胸有成竹。

2.以课外阅读促写。仅限于阅读课文内容和辅助材料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大量阅读,不仅要强调读的速度与数量,还要注意选择优秀作品。把学生置身于作品所塑造的人物环境中,去徜徉,去品味,去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学生不仅会感受到作品中典型人物的不平凡,也会随着阅读的进展,不断成长。随着大段大段贪婪地阅读,还可以从中领悟表达特点,学习、借鉴章法,吸收营养成分。读多了,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沉浸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境界里,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劲头;读多了,不仅理解了作品内容,而且学到了语言表达,懂得了遣词造句。这样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去学写作,也会更深刻、更有感触。

二、多观察,以观察促写

多观察,善于观察,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也是增强习作真情实感的有效途径。指导学生观察除了要注意全面、客观,强调有序观察外,特别要注意把观察和联想结合起来。小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只有把观察和联想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习作才会更加鲜活、更有感染力。如在一次习作课上,学生正为无话可说而忧愁,笔者无意中发现教室卫生角里躺着一块咬掉一口、上面还沾有灰尘的烧饼。听说是课间餐时有人扔的……顿时,笔者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并故作惊讶地捡起它,略有所思地走上讲台,提高声音问:“你们知道这烧饼来得容易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吱声。接着,笔者又趁热打铁地讲述了发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个苹果》的故事,八个饥渴的战士每人分享一口苹果,结果还剩大半个……再引导读《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把那颗苹果与这块烧饼作了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浪费粮食的不对和尊重劳动果实的重要性。最后,以《一块烧饼》为题,让学生认真观察烧饼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并结合这节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它写下来。由于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教师细心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因而学生习作兴趣高,写出的作文质量也较高。

三、多写,变换方式促写

1.以“趣”促写。写人、记事、抒情、状物等经常写的文题,或许勾不起学生写作兴趣。此时,不妨让学生写一写童话。以幻想、拟人的手段激趣,或用童话故事夸张的手法,拨动学生的心灵,以激发其写作的欲望。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写童话作文,几年后,其写作水平就会大不一样。

2.有感而写,不论长短。写作不能强制,要让学生有感而发,这样才会真情实感。作家巴金提倡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就是体现在讲真话中。只要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不论长短都可以。沈尹默的《三弦》只有百多字,读起来却余味无穷;而茹太素长文挨板子一事却一直流传下来。可见,文章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而是重在于表情达意。

3.抓瞬间促写。生活中的瞬间往往是精彩而难忘的。如果观察了,不及时写下,就会稍纵即逝。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强调写作要有灵感,要抓住瞬间。有时,有的同学往往会忘了对瞬间发生的事情取材,而去寻找宏大的内容,其实精彩内容就是挂在瞬间的“生活树”上的。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可见,瞬间的感受,却成永恒的欣赏。又如,你放飞残疾的小鸟,捡起随意扔下的纸,擦净地板的痰迹,做的是小事,净化的是心灵,美的是环境,把这些及时写下来,定格的是瞬间的永恒。

四、多改,改中促写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学生习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总要改的,开头起草,一定有缺点,有漏洞,有毛病。改,就是使文章切合我要表达的那个主题,达到我的目的。”因此,要加强习作的修改指导,让学生改中促写,培养良好的修改习惯。要重视学生的自改、互改和教师的批改相结合。通过朗读检查、鉴赏评议、指导评价,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自改即学生在每次习作后对自己的习作认真阅读,对其中的字、词、句、标点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把添字漏字和不恰当的标点修改过来,把不具体或不完整的地方补写完整,把多余的语句或段落删去等。自改的时间要充裕,方法要自主。学生自改后,教师对学生自改后的习作进行检查、指导。互改是同桌之间互相交换习作,交流借鉴,讨论分析,达到共同提高的一种方法。互改最好是水平接近的同学搭配,更能相互促进提高。互改中的集体评议,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把个人的习作放在集体中讨论、分析、鉴赏,能不断调动学生各抒己见的积极性,而且能促使集体评议的内容在个体习作中加以吸收、运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此外教师批改对学生的习作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应该提倡多就少改。对不足之处要指导改正,对优点之处要肯定表扬,并加以推荐交流。当然,教师的批改也应该建立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应当让学生明确“文不厌改”的道理,懂得一篇好的习作是需要几稿才能完成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城中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