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敦亮

“学生本位,学力为先”是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凸显的教学理念,为此,笔者在如何围绕语文课程的特性与核心任务,精巧设计课堂提问方面做了一番探究,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更有效地参与到听说读写的“运用语言文字”活动中来,扎实培养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有的放矢,瞄“靶心”

课堂提问使用得当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智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反之,高耗低效,弄巧成拙。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靶心,课堂设问更要有的放矢。要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进行提问的设计。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往往需要教师紧扣目标连续发问,层层深入,从而形成链条式的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一课,笔者根据“激情读文、揣摩语言、品味作者的情思、培养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的系列问题:1. 初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几件事,试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2. 深入研读,说说作者从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哪些思考?3. 品读鉴赏,探究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各有什幺不同,谈谈课题中“生命”一词为什幺重复?4.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作者杏林子表达怎样的感情?又想对自己说些什幺呢?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旨在让学生们通过初读、研读、品读,理清文路,究其深意。学生在逐个问题的讨论中,各抒己见,语言得到积累,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认识有了升华。教师的相机点拨、引导与归纳,促进目标的顺利达成。由此可见,只要针对课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问题,瞄准了“靶心”,课堂教学过程就能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事半功倍。

二、抽丝剥茧,找“抓手”

所谓“抓手”,即学生理解文本的切入点,或是提纲挈领的一个提问。如果能根据课文中心,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探究文本的故事要义及其叙述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作好铺垫。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刷子李高超的技艺,教师的提问就可直截了当——这位“世俗奇人”刷子李的“奇”表现在哪里?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课文对刷子李的手艺奇和规矩奇的描写简洁生动,故事性强,学生很感兴趣。这个提问很有针对性,给学生一个牵动全文的“抓手”,为学生的阅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学生读中思考,读后交流,深刻地感受到刷子李高超技艺与独特的个性。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讲故事的技巧,就能顺水推舟,蓄势发展。所以,紧扣教学目标找到一个提纲挈领的抓手,是教师备课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题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创设出低耗高效的生动课堂。同时,有效设问也能锤炼教师驾驭文本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三、欲擒故纵,扔“石子”

提问要有灵活性。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的提问,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能以“拐一个弯”的方式提出问题,就易于促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买木雕的少年》,笔者先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带有“沉甸甸”的句子,画出相关的句子,再看看能否发现问题。通读几遍后,学生就会发现:前面的象墩大,用“沉甸甸”一词,后面的象墩只有拳头大小了,怎幺还用“沉甸甸”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是作者粗心用错了,还是另有含义呢?”教师的一个反问,犹如在水平如镜的深潭里投下了一枚石子,荡起阵阵的涟漪。学生经过一番的研读思考后,说得相当精彩,对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不同意思理解得非常到位。“第一个‘沉甸甸代表了象墩本身的重量,第二个‘沉甸甸代表了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虽然都是‘沉甸甸,却代表了不同的重量。前面的是指象墩重量之重,后面的是指中非友谊之重。这种友谊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前面象墩的重量。”……教师接着又问:“那幺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是否可以去掉呢?”“不能!课文的最后一句是少年美好心灵的写照,与课文首尾呼应。”好一个首尾呼应!“这既是一个买木雕的少年,又是一个什幺样的少年?”这样,以抛“石子”的方式提出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再经由教师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既理解了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又探寻了“沉甸甸”背后的美丽风景,牵动了全文的阅读理解,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所以,在教学中设置一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即的富有个性的问题情境,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从而使阅读向更深更广处推进。

四、高屋建瓴,出“奇招”

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课堂教学要冲破樊篱,打破模式。就课堂教学的提问而言,怎样冲破樊篱呢?很重要的是注重语言文字运用,凸显能力培养,高屋建瓴地设计问题。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由于教学案例与教材编者都提示,文中的“冒”字用得真好,多数教师就会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或许也是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修改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喜欢以换词品析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初笔者也是这样设问的: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可以换成别的什幺词吗?你们用“长”“钻”“伸”替换后再读一读,看看有什幺不同?学生虽然懂得用“冒”比用其他词语好,但是具体好在哪里似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最后笔者只好自己点明,但很多学生还是似懂非懂。课后笔者进行反思:也许因为“冒”字早就被贴上“好”的标签,换词体会实际上已沦为意义不大的一种游戏。学生水平再高也超不过“冒”去,换上的词都只能作陪衬而已。在第二次教这课时,笔者在引导学生体会“冒”字在句子中的动态美之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你们能用‘长‘钻‘伸来表达荷花的各种状态吗?为什幺要用‘长‘钻‘伸代替‘冒呢?”在课文整个语体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写出一番言之成理的话来:“荷叶妈妈怕我们受不了烈日晒,总不想让我们‘长出来,我们乘她不注意,就偷偷地‘钻出来,有的刚‘伸出了头,有的挺直着细腰迎风摆动……”从学生的视角看,这些句子不仅有其道理而且也恰当地运用了拟人写法,这也并不输于“冒”字;从语文技能训练来说,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语言实践,并将自己写出的句子与课文进行了一次真正的比较,从中体会到习得的收获与意义所在。所以,教师不要渲染“崇拜名家”的思想,重要的是必须有高屋建瓴的教学思想和开放而又独特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政和县星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