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清

文言文是古老而又深厚的中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许多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品质,对于学生语言的建构、审美的陶冶、文化的濡染以及价值的导向有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应该怎样深挖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呢?

一、注重积累,迁移学习方法

文言文在统编教材中的编排,有两大特点:一是“早”,第一篇《司马光》在三年级上册;二是“多”,统编版在原人教版的基础上,将文言文增加到14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出自《史记》《世说新语》《论语》等优秀的中国文化古籍,有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和民间故事等多种题材,或讲述古代名人生活的小故事,或表现古人的思想智慧,或表达作者救国图强的思想等,这些篇章都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但由于语言的发展与变化,文言文中有些字词或句子的意思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文言语言,了解规律性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文言阅读能力。如“孰为汝多知乎”的“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如“炎帝之少女”“诸儿竞走取之”“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少女”“竞走”“尝”等古今异义。注意积累常用虚词的用法,如“之”字,在“常衔西山之木石”中是用作助词“的”,在“光持石击瓮破之”“有一牧童见之”中是用作代词。

文言文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更要让学生习得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将基本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学习方法和文言文学习习惯等有机融入教材。从三年级课文出现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开始,要求学生初步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到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提出了联系上下文、组词的方法;再到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又增加了借助“资料袋”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方法。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习得属于自己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插图、查阅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总结、迁移、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领悟文章内涵,感受文言之美,积淀文言语感。

二、品味语言,挖掘精神内涵

文言文所使用的年代毕竟与现代社会相隔太远,一些文言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学生知之甚少,导致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补充丰富的具体可感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节选)》时,由于学生对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不多,无法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应适时补充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就能顺利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学习本文的兴趣。在理解文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等事物,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感悟恰当的比喻和排比,使得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表达了梁启超对中国前途的信心。学生在诵读中,也容易感受文章通顺畅达、气势淋漓的语言特点。

文言文的语言精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留白,要引导学生针对人物心理、场景、细节进行充分的想象,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领悟其中的精神内涵。如在教学《精卫填海》时,可先让学生讨论“对精卫来说,填海是一件怎样的工作”。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精卫想要填平大海谈何容易啊!接着让学生展开想象:精卫填海可能要面临哪些挑战,要克服哪些困难。学生进行想象补白与表达后,教师可追问面对种种困难,精卫会怎幺做,引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紧接着,教师可创设情境:斗转星移,四季更迭,精卫……山高水远,前路漫漫,精卫……风起云涌,巨浪滔天,精卫……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一次次引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当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更多感性的体会与理解后,再聚焦“常”字,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精卫形象。学生可能会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努力奋斗、全力以赴、顽强拼搏等。此时,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对精卫精神的赞美再读课文。教师可补充顾炎武《精卫》一诗、塞罕坝人拓荒治沙、建设港珠澳大桥过程等相关资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精卫精神世代相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幺。抓住“常衔西山之木石”,深挖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内涵,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更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三、拓展延伸,提升核心素养

文言文的教学中大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高年级还有了进阶性的要求。如《古人谈读书》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启发,《伯牙鼓琴》课后习题要求学生结合“资料袋”交流感受,《两小儿辩日》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梳理两个小孩的观点及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些练习题都旨在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探求现象原因,并进行对比分析,推动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度拓展,在文言文阅读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思维发展。例如,在解决了《杨氏之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这一课后思考题后,教师还可以追问:文本中访客是孔君平,若访客是姓李、姓黄,可以怎幺应答。再如,学完《铁杵成针》后,可让学生讨论铁杵成针是否真的可行,这种行为是否值得推崇。鼓励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故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

除了课后思考题,教材里的“阅读链接”也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当然,不是每一篇文言文后面都编排有“阅读链接”,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单元主题或文本内容,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拓展。如学完《囊萤夜读》,可以推荐阅读《孙康映雪》《江泌映月》等文言文;学完《司马光》,拓展《曹冲称象》等主题相似的文言文故事;学完《守株待兔》,推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整本书阅读活动;学完《精卫填海》一课,推荐阅读《山海经》《中国神话故事》等;还可以开展“古代名人”“智慧故事”“神话故事”等主题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综上,学习文言文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深挖文言文承载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体会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