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琳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大多数,它生动的故事、丰满的人物、深刻的思想都对学生幼小的生命形成有效的滋养。解读这类文本,要从作者、文本、编者和儿童的立场出发,引导学生整合资源、全面洞察、深入揣摩文本,提升叙事类文本的解读效益。

[关键词]文本解读 叙事性 立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45

文本解读的立场直接关系读者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对阅读教学切入的视角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大多数,它生动的故事、丰满的人物、深刻的思想都对学生幼小的生命形成有效的滋养。阅读教学应该汲取怎样的元素、教学到什幺程度,都与解读文本的立场息息相关。

一、整合资源,从作者立场解读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应该成为作者的知音。感悟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作者直接对话的过程,是借助言语表达的细节洞察灵魂的过程。而在叙事性作品中,教师需要做到知人论世,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以及创作心境等诸多元素入手,以整体、综合的视角先了解作者其人,再深读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解读出文本的真实意蕴。如,《“番茄太阳”》一文,如果仅仅从教材文本中的文字来看,就只局限在作者对盲童明明的敬佩之情上。如果教师深入搜寻相关资料,就会发现作者卫宣利因为出了车祸,导致自己的双腿残疾,那是她才17岁,正值美好的花季年华。于是,她只身一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心情自然“灰暗无比”。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盲童明明,被明明聪明、乐观且富有爱心的言行所感动。她开始以明明为榜样,尝试走出心理的阴影,再次勇敢地面对生活。

如果教师能以这样的资料为背景,就能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走进文本内核,更好地走进文本人物、走进作者,把握蕴藏在文本中的深刻意蕴。

二、全面洞察,从文本立场解读

教材文本在选入教材之前都自己的原生价值。解读时,教师应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叩问:文本的主题何在?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作为读者,在阅读后会有哪些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转换视角,关注文本入选教材之后衍生出的教学价值:在情节的叙述上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又采用了怎样的策略和方法,文本的语言呈现出怎样的特色。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从结构来看,既有明显的主线——为何学画、怎样学画、结果怎样,又有暗线——外国人士态度的变化;而从素材选择的角度来看,作者分别选用了学习层面的“潜心临摹”和生活层面的“清贫艰辛”,凸显“励志”元素;而在语言运用上,作者则整合了俗语、比喻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描写,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研读出的教学价值都可能转化为教学内容。只有跳出文本、跳出框架,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华丽转身。

三、深入揣摩,从编者立场解读

教材中的文本不仅有创作者的意图, 也有编者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切不可以忘却隐含在教材中的编者的智慧。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者分别选用了《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这三篇文章。为什幺编者要同时选用这三篇文章?深入对话编者,我们不难发现这三篇文章有着鲜明的共性:都紧扣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凸显人物形象,都采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同时,它们又有自己的个性:《钱学森》一文创造性地采用了倒叙手法,将人物归心似箭的心理生动地凸显出来;《詹天佑》则十分注重人物环境的描写,借助环境展现了人物的“爱国”“杰出”;而《鞋匠的儿子》一文则借助林肯演讲时的语言描写,彰显了林肯作为总统的人格魅力。

只有基于编者意图的价值考量,教学才能真正契合编者的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遴选教学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设身处地,从儿童立场解读

文本解读,要学会站在儿童的立场考量文本,设身处地地从儿童的心理出发,以儿童儿童的视角观照文本,把握儿童解读时可能出现的重难点、兴趣点,遴选出适切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很多学生对的“裹小脚”这一内容并不理解,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如果教师回避这一话题,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为学生及时补充拓展相关资料,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唯有从作者、文本、编者、儿童等维度全面解读,才能提炼出适宜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整体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