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岚

摘要:本文以《会展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为例,研究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引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从而能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会展项目管理;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147-02

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会展业管理水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会展项目管理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会展项目管理》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使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授之以渔,是本文要研究探讨的重点。

一、《会展项目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特色

《会展项目管理》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本课程是利用项目管理的一般原理,结合会展项目特点,对会展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与控制、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项目后评估等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了解会展项目管理的流程,掌握会展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会展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课内会展项目实操,在实操中巩固专业能力,提高学习方法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以及与《会展项目管理》课程的关联

1.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根据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项目任务来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四个阶段: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教师为指导,进行整个教与学的实践探索。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根据布置的任务进行知识构建,主动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论证,因此学生的角色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师在整个项目驱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设置项目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配角。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教师为中心、理论知识为中心、教学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学生通过项目任务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在项目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会展项目管理》课程的性质和作用。《会展项目管理》课程具有操作性强和总结性强的特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对《会展概论》、《会展实务》、《会展营销》、《会展策划》等课程的综合应用,在整个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上起着关键性作用。《会展项目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策划能力、项目管理和组织能力、项目现场掌控能力等),方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评价能力、自学能力等)和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控制能力等)。因此,《会展项目管理》课程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创新能力,致力于会展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会展项目管理》课程的联系。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该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如下弊端:①教与学缺乏互动。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与学之间缺乏联系,课堂的整体效能减弱;②被动学习,重模仿轻创造。学生重复记忆所学到的内容,但不能有效地学以致用,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遇到问题会出现迷茫不知如何解决;③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断被灌注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下降,课堂精力无法集中,学生感觉一堂课下来好像什么也没有学会。

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会展项目管理》课程的优势如下:①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生根据所创设的真实的项目任务,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②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动力。在课程实践环节中,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创设相应的项目任务,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在初期,学生缺乏合作经验和合理分配具体工作的能力,团队目标往往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磨合,小组成员根据个人的能力优势承担起相应的具体工作,团队的目标已不仅仅局限于完成任务,团队协作能力由此得到培养。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通过杂志、互联网以及实地调研搜集有用的信息加以分析整合,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起内在的学习动力。③丰富考核内容,打破分数论。采用项目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以闭卷考试作为学生成绩评定唯一标准的考核方式,学生学期累计完成的项目任务也作为学生最终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平时成绩。只凭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是不全面的,一次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就学生整个学期的努力做出评判,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真实的工作体验,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点在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使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在课堂上感到学知识的乐趣。

三、项目驱动法在《会展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1.课程设计——实践项目设置。项目任务的设计应具有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会展项目管理》课程实践项目任务设置如下:

项目任务一:2010年秋季商品展销会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任务二:展销会志愿者招聘方案和激励方案

项目任务三:编制大学生用品展的计划进度表和绘制甘特图

项目任务四:分析上海世博会观众分流建议并分组进行辩论赛

项目任务五:对比泰国政府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对策并分组总结汇报

项目任务六:选择较熟悉的知名品牌展览会,填写展览会相关资料表格并汇报会展项目后评估计划

教师根据每章节的课程内容,结合教学实际,设置了以上六个不同的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围绕会展项目管理的一个工作环节设置,每章节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项目作业。

2.制定项目计划,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教师在确定了项目任务之后,要制定相应的总体计划和考核目标。教师根据之前贝尔宾角色法的结果,以5至6个人为基数,将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分配到相应的组别,一来可以避免同宿舍同组的现象,更好地激发思想的碰撞,工作环境更加真实;二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项目当中,发挥个人能力。分组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分发任务单,包括任务所需用到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考核方式和标准,以及项目任务的完成时间。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单,分组进行两轮头脑风暴,结束后各小组阐述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指正,学生组互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取建议并最终确立方案。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并组织活动。学生在前期的头脑风暴结束后,各学生组有了初步的共识,因此在项目文案策划阶段进行项目调研等各项工作时,要做到每个学生各尽其职,每个学生在团队项目中要贡献力量,在这个阶段主要考察学生组搜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文案的写作能力;项目的组织阶段,根据项目文案设计,安排每个学生成员的工作任务并由小组组长进行记录,教师通过任务安排记录表随时抽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

4.项目成果展示。在项目任务完成之后,各学生组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展示。方案和策划书的汇报,要求学生组成员就每个人所参与的内容进行阐述,并回答学生和老师以及专家提出的问题;现场展示汇报,要求从现场的环境布置,现场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采用学生评分、教师评分以及行业专家共同评分的科学客观的评分机制。

5.项目后总结评价。项目结束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总结评价。学生小组就整个项目实践过程进行讨论并由小组长总结汇报,学生小组首先进行自评,根据任务实施的过程肯定自身努力并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各小组成员之间填写组员工作评价表,互相评价,以便今后更好地合作与学习,最后教师根据各阶段所作观察及学生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使学生能从项目任务中真正受益。

四、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时应注意的方面

1.教师应不断学习,发挥积极作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探索知识的自主性,并能将一门枯燥的课程通过不同的项目任务变得更加生动,各章节理论知识通过项目任务融会贯通,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双提升。教师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扮演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作为引导者,教师应当将知识传授到位,作为帮助者,教师在学生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不可包办过多,针对不同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方法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还应时刻关注会展业的发展动态并不定期的到企业进行充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创设更真实的项目情境,让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更高地提升。

2.小组分工需明确,避免一个扛大旗。项目任务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集体协作,共同探索并完成目标,因此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各小组成员间的任务分工需要明确并由小组长记录,避免一些学生产生坐享其成的负面思想。教师应当定期地就各小组成员的工作进度进行追踪,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对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根据检查情况客观考核,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努力与成绩好坏有直接关系。

参考文献:

[1]徐琼.“任务驱动法”在课内实践课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2]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

[3]刘丽玲,徐耀.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成才之路.2009,(21).

[4]王现富.浅谈项目教学法[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