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楠

摘要: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实施,语文课堂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技能之外,更为迫切、更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在语文课堂中健康成长,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笔者的实际教学出发,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魅力课堂;读写训练;架设桥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228-02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两种能力之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反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可以使学生领略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写作是把了解的内容、懂得的道理、明白的规律及思考的问题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阅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在的吸收;写作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外在的表达。阅读和写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经验,也是语文教材编撰的一个特点。“读写结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提供了大量的句、段、文作为“范例”;根据儿童“表现欲强”的特点,及时运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大量的片段写作练习;根据儿童“遗忘性强”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既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必须架设“读”“写”之间的桥梁。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处在教师、黑板、教材三点一线的模式下,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实施,要求语文课堂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技能之外,更为迫切、更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会读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两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教学带给我的成长和快乐,也让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它就像一个个脚印,见证我在实践中的探索,集中地反映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征途中走过的每一段路。那到底怎样才能真正架设“读”“写”桥梁,打造魅力课堂呢?我就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例,进行探究。

一、向课文借“语言”

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读”“写”结合往往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写作点”,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写作练习,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读写结合”也成了为学生学习写作服务、训练学生写作技能的代名词。在新课程“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学习”等理念的倡导下,“读”和“写”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有语言的理解、记忆、运用和表达四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对于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我们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读理解、归类摘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素材,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练习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比如,在学完《祖父的园子》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心目中或是童年生活中的“园子”,文中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这些词语色彩明亮、健康、极富感情色彩。文中还写到:“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些富有童趣童真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和灵性,都可以指导学生将其直接或是间接地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抓住课文的语言精化和表达特点,通过将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实例切入词语积累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吸取养分,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课文是“范本”的功能,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积累、运用语言,进而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可谓“知”“行”并举,成功地使“读”“写”有机“接轨”。

二、将教材“读透”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重要基本功。读一篇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还要理解文章的旨意,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离开反复的诵读又怎样去感悟去体会呢?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收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和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行想象。

1.在读中感悟语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课文的过程,更是感悟语言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文中的语言有所感悟,直到对弦外之音都能有所体会。

2.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如教学《草原》一文时,老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的句式。

3.在读中培养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不是天生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积淀形成的。因此,语感是可以培养的。实践证明: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中,让学生去揣摩狼说话的语气,然后一起讨论。有的说上只要粗粗的;有的说要大声地喊;还有的说要恶狠狠的;有的同学还边说边模仿狼的深情、动作。抓住狼的凶狠特点,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他们与朗读的角色一同思考,一同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思想感情就会体验得更加真切深刻。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热情、兴趣,更是提高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三、向课文借“形式”

许多课文在句式、段落、结构、修辞等表达方式上都非常有特点。比如,《观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作者在文中不但运用了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像《颐和园》就是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进行迁移,来描写自己生活中的事物。其实,“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每篇课文都应把它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情感陶冶、创新意识培养的载体。课堂上,教师应从整体着眼,精选训练点,优化课堂结构,通盘考虑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使语言文字训练由单一型向整体型、综合型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每课的课堂教学中至少要落实“五个一”:嚼透一个词,引发一次争论,美读一段话,教会一点儿方法,写一段文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质疑问难产生的问题为“经”,以读书实践活动为“纬”,引导学生反复读书,学生经历了“读准”、“读通”、“读熟”、“读会”、“会读”的全过程,读出了语感,领悟了语言规律。理论的滋养,实践的体会,把学生们带入了阅读教学的新阶段。

四、向课文借“内容”

学生在习作中常常会遇到不知写什么的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围绕某个认识点、情感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并产生共鸣,以实现读写的有机融合。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都很有特点,比如,《诚实与信任》仿佛就像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读后让人不禁会由衷的感慨:“城市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爬山虎的脚》通过对我们司空见惯的“爬山虎”的描写,不禁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得法,就会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符号的感悟与对生活实践感悟的对接。

新课程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既不是对教材的线性梳理,也不是每堂课零打碎敲的训练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书本的语言符号与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打通,将语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巧妙地进行整合,使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转变了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的方式,有效地改变了师生的课堂生活。

魅力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连接学生生活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育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含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另一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充分、自由并富有创意的学习,只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才能真正在“读”“写”之间铺设桥梁,让教学变得轻松,才能真正打造出独树一帜的魅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