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陆秀令+陈梦娜+张振飞

生产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连接课堂与生产实际的重要纽带。科学有效开展生产实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而且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我院电气专业生产实习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转变生产实习模式提升生产实习质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存在问题

1.实习基地少,类型单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化和企业转型升级,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由于电气专业自身的特点,更加大了高校联系实习单位的难度。多年来我院电气专业生产实习在发电企业进行,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暴露出实习基地少、类型单一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2.实习时间设置不合理。根据近年我院电气专业教学计划,“发电厂电气设备”、“供用电工程设计”等与生产实习联系紧密的课程开设较晚;而该专业生产实习却在课程开设之前进行,实习时间设置不合理使实习质量大打折扣。

3.实习人数多,管理难度大。近年来,我院电气专业每年实习人数200余人,2016年高达258人。由于实习人数多,管理难度大,实习单位接纳能力有限,故我院每年分2个批次进行。2016年我院第二批电气专业生产实习安排:运行部门90人,其中第Ⅰ集控室≤10人,第Ⅱ集控室≤10人,第Ⅲ集控室≤4人;检修部门38人,分布在4个检修室。由表1可知实习分组多,每天实习时间分散,而实习指导老师少,管理难度大,出现突发情况难以及时处理。

4.实习内容单一。在发电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主要是学生参观生产现场,听老师讲解,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生产实习实际上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实习仅仅是机械地记录老师的现场讲解,实习内容单一,难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指导教师工程经验不足。实习指导教师部分为青年教师,缺乏相应的工程经验,对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不了解,对实习单位的生产流程、设备性能、管理特点不清楚,难以有效指导学生。

二、问题探讨与思考

1.统一集中模式。统一集中模式是由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在某实习单位集体实习的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便于安排实习单位,能有效弥补实习单位少的问题;且实习内容统一,便于统一管理和考核。缺点是:实习单位类型单一,数量少,一旦与实习单位关系恶化,难以及时有效应对。目前,我院电气专业生产实习采用此种模式。

2.自主分散模式。自主分散模式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在规定时间完成实习任务的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实习人数少,能够有效缓解实习经费有限、实习人数多、集中实习困难的压力,有利于个性化培养。相较统一集中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前者存在的问题。缺点是:实习地点分散,难以保障实习安全;缺乏监管,无法保证实习质量;实习内容多变,难以制定考核标准。

3.集中-分散混合模式。集中-分散混合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学院统一组织和学生自主联系相结合的模式。一是学院联系多个实习单位,学生自主选择,由学院统一组织在规定时间在多个单位集中实习的模式。第一种实质是统一集中模式与自主分散模式的简单组合,该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有多少学生能联系到实习单位,若人数较少,则意义不大;若人数较多,则安全问题难以解决。此方案从东南大学电气学院的实践经验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第二种实质是统一集中模式的变换与延伸,该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需要学院建立多个实习基地。该模式可有效避免其他模式的缺点,目前,已有部分高校采取。

4.校内-校外结合模式。校内-校外结合模式是将一部分学生安排在校内,一部分学生安排在校外在规定时间集体实习的模式。该模式的优势是:易实现人数分流,缓解校外实习困难、经费短缺的问题,便于管理降低安全风险。该模式可有效解决实习单位联系困难问题,已在部分高校开展。综合上述,本文认为“以学院统筹的集中-分散混合模式为主,自主分散模式为辅的多模式并举的实习模式”(即集中-分散混合模式的第二种形式与自主分散模式的有机结合模式)将是未来我院电气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具体理由如下:(1)实习人数多,统一集中模式无法满足实习要求;(2)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投资较大,短时间难以实现;(3)积极寻求和电网公司、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现实可行;(4)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大。

三、实施策略

1.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积极争取学校政策与资金支持,结合我院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习经验,继续深化与现有实习单位的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我校地缘优势,积极寻求与衡阳电网公司、特变电工等企业合作,建立涵盖发电、电网及电气设备制造的实习基地群。

2.有序开展课程教学与生产实习。统筹教学计划与生产实习计划,科学调整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实习,有序开展课程教学与生产实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安全问题是校外实习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意义重大,具体如下:(1)学院层级。成立主管教学副院长牵头,教研室主任、带队老师参与的实习安全小组,统筹指定实习安全管理制度。(2)老师层级。成立由带队老师和实习单位实习负责人牵头,企业导师参与的实习管理小组,协调沟通实习问题,处理突发情况,管理学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3)学生层级。成立由班长牵头全员参与的实习自治小组,协助指导老师管理班级、小组、分组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

4.科学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根据学院教学进度和企业实际,由实习筹备小组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确定实习内容、实习重点以及实习目标,并根据每年实习情况及时修订。

5.完善实习考核机制。科学完善的实习考核机制,是实习质量和实习效果的重要保证。(1)实习表现(25%)。包括: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实习现场记录(如:企业导师的现场讲解、提问、讨论等)。(2)实习日记(15%)。包括:实习日记是否及时上交,实习内容是否完整真实,实习心得体会是否深刻等。(3)实习报告(30%)。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体会。实习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是否与实习日记雷同,实习体会是否深刻等。(4)答辩成绩(30%)。由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答辩组,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现场答辩。

6.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指导教师在生产实习中责任重大,组建一支专业好,工程经验丰富,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具体如下:(1)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库。以电气工程教研室为依托,选拔优秀教师入库,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避免临时安排。(2)建立交流培训机制。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领域前沿;组织实习指导教师赴实习单位交流或邀请实习单位企业导师来校交流,形成常态化交流互动机制。

针对我院电气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当前主流实习模式,本文提出了以学院统筹的集中-分散混合模式为主,自主分散模式为辅的多模式并举的实习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高校电气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卜飞飞,王世山,黄文斯.专业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实习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报,2015,37(6):80-83.

[2]黄学良,张炎平,吴在军.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子教学报,2011,33(S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