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霞 袁俊娥

摘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融合机制,构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系统化框架,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内容,提升了大学英语课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与思政课程形成了协同育人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系统化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30-02

一、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大学英语课程性质来说,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突出语言应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过多地注意了课程的工具性,只注重英语本族语文化,即学习的只是英、美国家的文化,中国本土文化被排斥在外。没有将英语的学习提升到传播中国文化知识的高度,甚至忽视了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加之英语教学时间长、学时多、受众面广,所有的学生在大学都要进行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英语学习。因此,英语教学是与西方思想文化接触最频繁的领域,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消除学生对中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知偏差,澄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理想信仰,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系统化设计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主体的英语教师,应从国家发展和建设层面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弄清楚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明确“为谁培养人”,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明确“如何培养人”,即如何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之中。三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如何评估和反映教育成效,培养的是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落实到大学英语课程中,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实施和评估等四个环节建立系统框架,进行具体而动态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思政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特点给大学英语课程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各环节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互调整和适应的动态化系统。如图1所示。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动态化系统框架的建立,实则是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开发方案,构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在思政教育元素的提取、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教学设计、教师主体作用发挥、教材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优化、日常思政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深入探索实践,保障了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从教学实践角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规划环节(Planning)中,要考虑价值目标,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从多个层面挖掘和提炼思政教育元素,明确思政教育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思政教育元素解析为传播先进的时代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中国经济、政治、科技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提升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传播社会正能量等;社会层面的思政教育元素解析为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和谐、文明、美丽的生存环境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解析为向学生宣导阳光心态、双赢思维、利他精神、与人为善思想;培育感恩心态等,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校,要将北京胡同、四合院、京剧、三山五园、红色文化等北京元素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传承和发扬北京文化,弘扬北京精神,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和目标,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要用英语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学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因此,文化主题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这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环节要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Designing)环节,借助于优质网络资源,如可可英语、MOOC网、网易公开课(TED演讲)、中国三分钟、Chinadaily、VOA、BBC网站等,精选地承载思政教育元素的文字资源(静态)、音视频资源(动态)、图画等多模态、包含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经济、科技、政治、学生的“三观”教育等不同主题的英语学习语料。如“中国文化”主题下,“比星座更精细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中秋‘月文化:中国人的月亮情结”、“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欢庆:春节”、“世界掀起‘汉语热中文究竟有何魅力”、“哈佛话中国”等;中国经济、科技主题下,“苹果在中国,与腾讯的应用之战”、“‘一带一路世界之路”、“中国制造为何受追捧”、“掌握‘未来科技,中国进入刷脸时代”、“中国‘脱贫奇迹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方案”、“中美签署适航协议 中国‘飞向世界大门开启”、“‘双十一彰显中国消费能力和经济活力”等;中国政治主题下,“这就是党代会(上、下)”、“为什么中国选择了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制度?”等,这些思政教育素材要么和课程单元的讲授内容相关,要么和国家大事相连,要么和社会热点相扣,这就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些英文的思政教育素材和资源拓宽和丰富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品行修养,引导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实施(Enacting)环节,在教学运行、监管、育人主体和教学渠道等方面多机制保障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

课程思政评估(Evaluating)环节,多元、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估。至此,微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系统化框架实践模式已形成。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以覆盖全院绝大部分学生的《大学英语》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门典型课程和样板课程,探索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不断地推进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位外语教师都要树立起思政教育理念,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守好“一段渠”;不负教育使命,在外语课程中种好思政教育“责任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