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刚 李合 张玎

[摘 要] 基本维修知识、基本维修技术、基本维修工作是飞机维修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持与恢复飞机固有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学员打牢装备保障业务技术基础、培塑优良机务作风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教员队伍、保障条件、实施规范等五个方面系统地开展“航空装备维修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从而提高教学实战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教师队伍;保障条件;实施规范;微课

[作者简介] 邹 刚(1982—),男,湖北天门人,硕士,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航空机械工程与指挥系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航空装备保障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265-02    [收稿日期] 2020-05-06

基本维修知识、基本维修技术、基本维修工作(简称为“三个基本”),是飞机维修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持与恢复飞机固有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打牢装备保障业务技术基础、培塑优良机务作风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打牢学员装备保障业务技术基础,强化学员法规素养和机务作风养成,校区将“三个基本”教学从各专业设备课程中分离出来,通过优化整合为一门核心课程——航空装备维修通用技术。在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通过一系列配套建设,提升教学效益,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1-3]。

一、打造一支梯次合理的教员队伍

教员队伍是课目建设和实施的主体,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新教员教学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实行导师帮扶等举措,加速新教员的成长。

一是实行导师帮扶制度。为了使教学团队中的新教员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为每名新教员选配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员,对其教学、操作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传帮带的培养机制,使新教员实践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适应了教学岗位要求。

二是实行资质考核制度。为了确保授课质量,系、室两级在每次课程开课前,都要组织开展外场教学技能审定活动,只有审定合格的教员,才能承担外场授课任务,确保了授课质量不打折扣。

三是参与课程建设工作。为了加深新教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研室通过让新教员参与教材编写、工卡制作、台架开发等课程建设工作,帮助其尽快成长。

二、制定一套规范适用的课目标准

针对训练中存在的“一刀切”“一锅煮”等问题,课程组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和不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训练方式等,制定一套要素齐全、规范适用的课目标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科学性。

一是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同时盯住质量效益,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例如保险丝保险教学课目,初级预选士官层次学员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教学重点是保险丝的编织方法和较为简单的保险丝保险方向的判断,培养其操作能力,设置16学时;直招士官层次学员动手能力较强,教学重点是保险丝保险正确性的判断,培养其分析问题和排除问题的能力,设置8学时;生长军官层次学员接受能力相对较强,要求会操作、会讲解、会示范,培养其指挥能力,设置8学时。

二是制定教学课目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和训练时数,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和配套保障条件,合理设计组训方式,使课目的教学实施和配套建设有据可依,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教研室结合学员训练考核情况,制定包含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任务内容、注意事项等12个要素的课目标准,为开展保障条件建设和规范教学组织实施提供依据。

三、建设一套功能全面的保障条件

保障条件是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基础。根据教学训练的需要,教研室在对现有教学保障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设计开发训练台架和示范工位,制定配套工卡,为教员开展教学与考核提供支撑。

一是采用分级训练的方式开发训练台架。第一级,初级训练台架,以教材中最基本的保险类型为蓝本进行设计,满足学员基础训练要求。第二级,高级训练台架,在基础训练台架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利用废旧航材设计,以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满足学员专业训练要求,为其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打下基础。第三级,为由飞机和发动机组成的实装。难度梯次分明的训练台架和实装,满足了不同级别训练的要求。

二是设计示范工位。教员示范操作是实践课目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针对课目训练中,学员分组人数过多,无法看清教员操作示范的实际,教研室设计示范工位。通过高度和角度可调的摄像头,准确捕捉任课教员的示范动作,将教员讲授中难观察的保险丝编织方法,传到大屏幕或投影仪上,使所有学员都能听得明白、看得清楚、记得牢固。

三是编制配套工卡。基于持卡操作、按卡考核的需要,课程组编制操作工卡和考核工卡。操作工卡突出指导作用,以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为重点,通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说明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并附有质量标准和注意事项,为学员的规范操作提供依据和标准。考核工卡突出评价作用,以质量标准为重点,通过对每个技能操作环节进行量化,包括考核内容要素、分值、标准等,提高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四、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规范

为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内在潜能,通过采取分级递进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式的训练方法和全过程的考核模式,规范教学实施过程,使教学实施更加科学合理。

一是教学施训分级递进。按照“递增内容、提高标准、拓展能力、能上能下”的方式,将教学课目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实现了因材施教。第一级,基础训练。依托初级训练台架,使学员熟练掌握操作的基本方法,打牢学员基础能力,并培养学员的机务作风。第二级,高级训练。使学员能够合理选择操作方法,并判断操作的对错,锻炼学员分析能力;同时增加难度,依托高级训练台架,强化学员基本技能,第三级,综合训练。依托实装进行能力拓展,提升学员综合素质。

二是教学训练任务牵引。为了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我们采用了任务牵引式的方法进行训练,设置操作情况分析、工具的选取、工卡制作,实际操作、质量检验等五个子任务,并针对各子任务,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员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贯通。

三是教学考核全过程。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均设置自我评估、小组互评和教员讲评环节,将考核评价贯穿于学员学习全过程,客观的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此外,在评价内容的设置上,除了对专业知识的量化考核外,还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作风素养等的量化考核,体现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全面考核,使考核评价更加科学。

五、制作一套简短精练的配套微课

信息化资源是实践教学实施的重要媒介。为了着力打造教员精讲、学员多练的高效课堂,课程组录制多个课目的教学视频,明确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用于学员的课前预习、课堂巩固和课后复习,从而提高课目教学的训练效率。

课前通过配套微课使学员感性的了解各项准备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设备、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帮助其建立课目内容的直观认识。外场实习过程中,微课与教员讲授互相补充,通过循环播放微课,让学员可以随时可以查看相关教学内容,以更好的帮助其快速掌握重点难点。课后复习时,通过微课加深学员理解,为其课后复习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结语

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航空装备实践教学的体会,对如何强化学员维修基础、提高培训质量,进行的一些探索,可供大家参考。当然,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教学内容、组训模式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实践教学朝着品牌化的方向蓬勃发展,这也是我们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建业,苏欣平.美国西点军校实战化教学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6,18(11):73-76.

[2]李合,等.航空装备维修基本技能课程的建设与实际[J].教育现代化,2019(72):225-228.

[3]李合,等.机务部队复合型航空维修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