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哥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呈现出举世瞩目、百花争鸣的盛况;而我们恰逢其时遭遇到了。但毕竟是一种动作非常大的跨界,因此,有人视其为机遇,有人预判成挑战,但我相信,无论圈内圈外,大家还都来不及仔细审视对方,来不及解读对方,至多有一种第一次听到“狼来了”之后的恐惧、或莫名的紧张而已。因此,常会揣着自己的心事,去度陌生造访者的来意,这其中不免会有一个磨合过程,甚至是“不打不相识”的经历。就以本人第一次接触“全民竞赛网”名片时的第一判断,是反感;好在有了交流,才有了谅解。

尽管学而思联合创始人曹允东声称:“几年前,互联网教育还是一个小众产业,现在已拥有了巨大的市场……在线教育是下一波浪潮。”尽管有数据表明,目前每天新增加在线教育机构平均达2.6家。尽管,在中国,百度、腾讯、阿里三巨头也都加入到这一“战场”。但我们还是认为,在线教育的落地,还有不少路要走,就像沪江网创始人之一的于杰先生所说:“实际上,在线教育这一行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模式都还在探索过程中。首先,整个产业链包括内容提供商、平台商、技术支持商等众多环节都还不太健全。其次,各个环节的合作还不够紧密,且合作模式也未成熟。”

如果我们有机会细分一下市场的话,会很容易感觉到,在线教育的主战场,在相当的份额上,依旧是走着创业者口口声声要颠覆的线下培训翻版到线上培训的模式;不过,我们也同时欣慰地发现了不少新气象,一些互联网教育机构开始“另辟蹊径”,以“拾遗补缺”的姿态寻找传统教育的短板,发现“小众人群”的需求,为知识传授之外的领域实施柳叶刀式的精准契入。这其中,有一些创业者是参照了国外的教育模式来迁移成就自己的领地,有一些是仰仗着大数据的强大运算功能来让科学量表说话;也有一些则直接选取了现有教育体系中不臻完善,但又被社会所期许的价值链中的一环,进行专业打造。反观教育业内的期待,亦显现出他们深思熟虑的期待,这包括技术、数据支撑下的理性评价机制引进,“重新定义课堂”、“重新发现课程”、“重新审视教育”、“重新唤醒童年”……相比较而言,谁还能说,教育自身的思考不够“颠覆”?我们只能感慨,教育进入深水区,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教育的明天,取决于转型社会带来的系统变革,并由此触动教育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而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现状、关系和调适空间,事实已经证明,多年来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并没有产出所期待的教育效果,而移动学习时代的来临却给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改变带来新的可能性;还是以大数据为例,其实在业内,数据说话早已不是新闻,甚至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早就一头栽进到无穷无尽的数据和指标之中;各种排名、各种分析、各种权重……貌似严谨的“科学教育评测体系”背后,我们始终摆脱不了的是有形的升学压力和无形的指标压迫。如果,我们的考核体系改变不了教学模式,就有可能形成反作用力,强化现有的经验教学。

本期所组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某种文化共识,那就是“开源”和“对接”。这里的开源,强调的是新教育理念建构基础之上的突破和发散。而对接,无疑是为教育本源与教育手段之间搭建桥梁和通道。仍然以大数据为例,大家熟悉的微信公众号,作为订阅者,是一种自由选择,但有所不知的是,你的所有行为,都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了后台,给了公众号的拥有者,这其中不仅包括常规信息(多少期、多少字、多少话题等内容含量),也包括了读者的阅读痕迹记录和统计(订阅数、读者覆盖和成分划分等),更提供出有多少人订而不读,有多少人读到哪种深度,转发频次,参与度、需求度、价值面等一系列第一手的数据。如果说,公众号对于读者而言,类似于RSS的话,那么,公众号的管理者与读者之间的直接间接互动性,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这不仅增强了“发现”的时效性,更为“开放”提供了一条可视的观测视角。而这都预示着,一种非主流私媒体,有可能成为明天的主流选择之一。

尽管,互联网教育的阳光还没来得及照耀到STEM的领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的新教育一定会透过自主、多元、个性、微文化、移动社交、衍生价值、精神品牌、课程创意等多元、个性的解构姿态,来渗透(并最终占领)STEM的未来。换而言之,STEM这个时尚的新生儿,从一降生开始,就不是为传统课堂准备的,它的成长需要直面阳光、雨露,甚至是风霜和现实考验;这也就是本人如此关注新教育将有可能带给STEM教育(包括课程)的一个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未来……的预判。

2014,STEM,未雨绸缪,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