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菲菲

● 将多媒体融于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形象直观地加以再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处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效率。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种生活实物,如信封、天平、商标、蝴蝶、北京故宫、艺术作品等。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并在学生积极的探讨中加强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运用“日食从发生到结束”的动画,可以把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学,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达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辨认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 把抽象变为具体,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则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轻松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画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先展示房屋图纸、飞机模型、汽车模型、六角螺丝帽、缸套等实物模型,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工人师傅在设计这些图形时,首先要设计图纸。那么如何在平面上画空间图形呢?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水管三叉接口、正方体、圆柱体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其画出空间图形。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 化静为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不仅能清晰地展现实物图像,而且能通过跳跃、移动、变化、闪烁等手段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把动态的过程直观体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在讲授抛物线y=a(x-h)2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制作课件。通过几个简单的按钮,让k、h的值发生变化,实现抛物线y=ax2到抛物线y=ax2+k的平移;实现抛物线y=ax2到抛物线y=a(x-h)2的平移,让学生明白由于h、k的变化抛物线y=a(x-h)2+k的图像会怎样变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h、k在抛物线中的作用,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抛物线的性质。

●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例如,在讲授《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在课上进一步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七巧板”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由于“七巧板”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七巧板”上的图形移一移、转一转,使其能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