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春

摘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童话具有幻想性和儿童性。小学童话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要从故事情节、人物个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入手,发现童话的教学价值,挖掘教学内容。童话教学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教学策略有联结、提问、图像化、推测、转换等。

关键词:童话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一个从小就得到童话滋养的儿童,长大后也能将他的阅读体验变成一种思想,变成眼界,变成一种精神力量,他们再去观察他生活其中的国家的每条河,每座山,都会觉得亲切,而且他们将生活也就在这样的童话里。因为,童话让儿童对世界温柔以待。童话教学也会让阅读教学充满真诚、美好和善良童话让人相信美好,崇尚美好。

一、什么是童话?

《辞海》中记载:“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从上面的对童话的经典描述中我们能够大致地了解童话的特色:首先,童话最具有幻想性。当然,任何一种幻想的基础也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观照,一种反映。其次,童话是写给儿童看的,它当然要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好的童话标准之一是能够被儿童理解和欣赏的。童话应该促进儿童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也选编了不少童话。根据童话主人公的特点,有超人体童话,如《海的女儿》,有拟人体童话《动物王国开大会》,有常人体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有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也有文学童话《巨人的花园》。

童话阅读教学需要思考三个层面的问题:事实层面的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价值层面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那么小学生童话教学教什么呢?

二、小学生童话教学教什么?

(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是一篇极具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中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红头不小心被牛吞进肚子里,青头想尽各种办法营救红头。在故事中,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万分。教学这篇童话自然要把这样惊险的情节,通过朗读,讲述,画旅行线路图等方式来展现童话故事的情节。

(二)令人难忘的童话人物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童话中小女孩在寒冷的圣诞夜赤着脚,沿着街卖火柴,又冷又饿,却一根火柴都没有卖掉,最终冻死在街头。作家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写得特别令人感动。教学时,让同学们将文章描述的悲惨生活和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比较,与自己过年时的快乐时光比较,体会小女孩这样的人物形象。

(三)曲折神奇的表现手法

《那一定会很好》中写一粒种子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它想要变成大树,那一定会更好;可当种子变成大树的时候,它又觉得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更好;可是当农夫将大树做成小推车的时候,它又觉得若是能停下来,那一定会更好;于是,农夫就把它做成了椅子,可是后来,它又觉得若能躺下来就一定会更好;于是,农夫把椅子拆了,做成木地板,它又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在这篇故事中,富有规律而又奇特的循环反复的结构,是值得学生去发现,去学习的。掌握这个表现方法,就掌握了童话的特点。

(四)真诚善良的情感

《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让大家一起搬运粮食,为了能够干好活儿,蚂蚁队长立下规矩,搬运粮食时,不许偷嘴,否则就要受罚。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可是怎么也搬不动,于是,叫来了七八只蚂蚁当助手。结果,在搬运过程中,他拽掉了一块奶酪渣。怎么处理这块奶酪渣呢?自己吃掉,那是有违禁令的;不吃掉,又浪费了,实在太可惜。最终,蚂蚁队长命令将这块奶酪渣给最小的一只蚂蚁。大家被蚂蚁队长的行为感动了,干劲更大了,一会儿就将奶酪搬到洞里去了。童话传递着遵守规则的力量,榜样的力量,爱护幼小的力量。

总之,小学生童话教学,不仅承载语言文字的教学的功能,也要结合童话本身的特点,进行真善美的教育。

三、小学生童话教学怎么教?

阅读既是阅读文字,也是阅读文字背后的含义;教阅读既要教文字,也要教给学生如何从文字中获得知识。前者更多要关注教学内容,后者更多指向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有联结、提问、图像化、推测、转换等。

(一)联结策略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一对没有孩子的老夫妻,特别希望自己有个孩子,他们常常叹气说,哪怕有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也好。后来他们就真的有了像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并给他取名叫枣核,枣核不仅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人没有办法缴纳粮食,牛驴都被衙役牵走了,于是,枣核想办法帮大家把牛驴牵了回来,并且戏弄了县官和衙役。教学时,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枣核是怎样的孩子。希望通过这样的联结,培养孩子养成的良好品德。

(二)提问策略

《方帽子店》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老板,他们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戴起来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大家就尝试着做圆形的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戴起来很舒服。后来,有人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有各式各样形状的帽子店,却没有方的。大家渐渐都去新帽子店买帽子,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了古董。这篇童话,特别适合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为什么圆圆的头却戴上方帽子?为什么戴方帽子的人不愿意改变?为什么方帽子店老板不给孩子戴圆帽子?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答案,可以和同学讨论,可以将讨论的结果复述出来。

(三)图像化策略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讲述的是急性子顾客想让慢性子裁缝给他做一件衣服,结果到最后,慢性子裁缝还没有裁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应该讲究效率,赶紧做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教学时,笔者运用了图像化策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发生的情形。图像化策略是将文章中描述的情形在头脑中构建画面,让故事活起来,如果再请几个同学来表演一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不同表现就更有趣了。

(四)推测和转换策略

《漏》是一篇根据民间故事编写的童话。讲述一个“漏”竟然把一个凶猛的吃人不眨眼的老虎吓得凄惨不已。误会法在这篇故事中显得特别有意思。教学时,让同学们渐渐推测故事情节会如何发展,试着用这样的方法,编写新的童话。

儿童天生热爱故事。童话故事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满足儿童精神需要。童话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童话是儿童了解自然和社会的窗口。儿童从童话中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的认知。童话中的幻想,是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缓解他们精神压力的一种途径。

童话是真实的,它带给人们美妙的感情是真实的,无论童话想象多么离奇,多么不可思议。真正的童话一定能带给人感动,而这种感动是真实的,是美好的,是富有诗意的。诗意和情感会在我们灵魂的深处产生共鸣。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快速成长的阶段,童话恰好能够在这个阶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滋养着儿童,促进儿童的心灵成长。我们相信童话,找到童话中的各种养分,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发挥童话的力量,滋养儿童的生命。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名著导读[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3]汤锐.童话应该这样读[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4]梅子涵.相信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