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单元读写迁移课,是在整合单元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围绕单元核心语用价值开展言语实践的一种语文教学课例。立足教材,立足言语成长的生命过程,合理地预设读写迁移点,积极开展开放性言语实践活动,为读写迁移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化场景,让学生们自由驰骋神思妙笔。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远离肤浅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语用;单元读写迁移点;开放性;言语实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然而就目前课堂教学来看,很多老师不能合理选取选择读写的训练点,读写结合的面过窄,训练过于频繁,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学生读写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本文从“读写渗透”“读写结合”的策略角度出发,对“单元读写迁移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什么是“单元读写迁移课”

单元读写迁移课,是在整合单元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围绕单元核心语用价值开展言语实践的一种语文教学课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立足单元

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一课一练”式的“小迁移”,而是立足单元角度进行的梳理一类知识、能力方面认知结构网络的“整体性”“大迁移”。它拓宽了语言教学的视域,为学用语言开辟了更为宽广的学习情境和思维空间。

(二)读写一体

不同于单元习作“先读后写”,也不似随堂练笔“读中学写”,而是将读、写教学融为一体,读写互动,读写相长。可以是先读后写基础上的“读写结合”,也可以是读写互促意义上的“以写促读、读后再写”。

(三)“功能”结构

不是由单篇课文推进,而是围绕某一类课文、故事等文本基本核心“功能”结构进行“吸收—内化—倾吐”的言语实践。弄清其基本“功能”结构,找准读写迁移点,构建语言思维的结构模式,教学方能事半功倍。

(四)螺旋上升

结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从已知入手,深度挖掘学生的需要,由浅入深,有类及理,统筹安排每册、每单元的读写迁移,建设螺旋上升式动态读写体系。通过不断地积淀和探索,逐步厚积表达的底蕴。

二、单元读写迁移点的选择

(一)从单元课文中来

文章一旦被选进语文教材,成了“课文”,它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内容意义,二是形式意义。从单元课文中挖掘读写迁移点,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价值,提高读写迁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紧扣文本内容,确定读写迁移点。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根植与于儿童生活的土壤,散发着浓郁的童真、童趣,彰显着朴实无华的生命活力。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典型的语言范例来凸显单元主题。四上第6单元中《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九色鹿》这3篇课文通过典型的故事情节和生活场景,揭示诚信做人的深刻意义,带给了读者无尽的生命启迪。这个单元的读写迁移点可以确定为“围绕‘诚信主题,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本单元其中一篇课文续编故事结尾”。

2.分析语言形式,甄选读写迁移点。我们应将教学视野从“内容解读”向“形式解读”延展,关注课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纵观小语教材,“总分”结构的课文中“分述”部分常采用相似的结构方法;参观类文章一贯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人的文章大多从人物的外貌入手,通过一两件事反映性格特点,最后总结抒怀;记事类文章包含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这五要素。这些是课文表达形式的共同要素,要引导学生在一类课文的学习中进行概括和类化,从中甄选出读写迁移点,进行言语实践。

(二)从单元习作中来

“单元习作”是读写迁移的又一个起点。由于文体、类型、单元结构特点等诸多因素不同,学习表达的内容、形式和侧重点也相应不同。我们应深刻剖析单元习作意图和可操作性,理性整合单元习作和读写迁移的学习目标,进行读写重组。

1.剖析意义,慎重“拿来”。四下第5单元习作:在学习了3篇有关动物的课文后,对自然界中的植物展开深入的观察和探究,写出自己的发现。

六上第5单元:在阅读理解了有关“写景状物”的篇章后,仿照单元习作例文,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从操作和成效两个层面分析,这两个单元习作都贴近生活,易于操作,有利于实现“习作表现生活,同时作用于生活”的较高层次的习作目标。这远比再写一篇与动物或植物有关的文章更具有高远的实用价值和思想意义,当然是单元读写迁移点的理想选择。

2.整合目标,读写重组。四下教材中第4单元习作:“关注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事情,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6单元习作:“从教材列举的几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和同学、老师、家长一起讨论。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

分析比较了一番,这两个单元写作的内容不同,但形式比较相似。考虑到第6单元习作与课文的内部关联更加紧密些,于是将这两个单元习作整合成为一节读写迁移课,将学习目标重新定位为“留心观察和思考,选择近期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或一种社会现象,交流自己的看法。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

(三)从学习需求中来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语言的“容器”,而是自主建构语言的鲜活的生命体。读写迁移不仅要考虑内容、方式、方法等客观因素,更要关注学习主体既有的读写经验和学习需求等主观因素。立足言语成长的生命过程,从已知入手,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预设合理的读写迁移点。

六上第5单元《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描写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想象了它的生长历程,此外还用了很多笔墨描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以之对比衬托青海高原一株柳生存的艰辛和和生命力的顽强。

学生在学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描写方法,但是对“对比”这一手法理解和运用还是初体验。因此,“深入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并学习加以运用”应成为写景状物单元读写迁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迁移点。

三、单元读写迁移课的实施

(一)开放性言语实践的支撑

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不等于说在教学中要把这些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语文课程的目的定位不是“知”,而是“行”,要落在“行”上。读写知识要溶解在读写实践中,学生才能消化吸收。知识是通往实践的“桥”。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学会运用这些知识。

1.研读范例。《天鹅的故事》第5、6自然段教学片断。

(1)聚焦老天鹅破冰的特写镜头:紧扣“重重地”“石头似的”“腾空而起”这几个词语体会破冰的动作、力量和速度。想象冰面的变化,以及它的身体变化。

(2)感受天鹅集体破冰的壮观场面:在老天鹅的感召下,其他天鹅是怎样做的?当时的氛围怎么怎样?

(3)感悟形象:这是一群怎样的天鹅?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怎样的感染?

(4)写法总结:作者描写天鹅破冰场面,既抓住了“点”——老天鹅,而且展现了“面”——天鹅群,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点面结合”。 写“点”时注意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和语言,写“面”的时候要注意渲染氛围,这样描写场面才具体,吸引人。

2.迁移运用。在理解文本内容,触摸和品鉴了写作思路、表达技巧后,接着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促进课例语言的吸收和消化。

随后,我播放了校运动会接力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运动员和拉拉队的表现,感受赛场的氛围,并特别关注赛场上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表情等。

请同学们采用学习的“点面结合”的方法记下这个精彩瞬间。

3.举一反三。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在课堂迁移运用之后,还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自主习作探究或组内成员之间合作交流探究,把课内所学习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延伸到其他生活场景写作中去,在脑海中抽象“点”“面”的结构意义,构建关于理解和表达的认知结构网。例如,清晨热热闹闹的菜市场,目前正风靡全国的居民广场舞,班级卫生大扫除,校园作家见面会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熟悉的场景进行观察和习作,及时开展学习成果展示,组织集体评议,在拓展和评改中逐渐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情境化场景的运用

叶圣陶曾这样生动诠释生活与习作的关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读写迁移课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平日里,我们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关注孩童们的生活体验,为读写迁移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化场景,让学生们呼吸,自由驰骋神思妙笔。

在六年级下学期,我上了一节哲理散文单元读写迁移课。当时选取了教材第5单元中两篇散文《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又拓展鉴赏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桃花心木》这两篇优美散文。这4篇文章均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议论,进而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温婉澄明,寓理于事,发人深省,这些哲理散文散发着深邃而迷人的魅力。考虑到学生的人生阅历和认知水平有限,我将这节课课的读写迁移点定位为“观察体验生活,漫谈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为了学生避免虚假的、机械性的差习作,抒发真实的生活感悟,我打开了网络,点击了“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老虎伤人”新闻事件,播放了当时的视频录像。一时生气酿悲剧,扼腕叹息之余,更多的是深刻地思考与反思。

五上第6单元介绍了富兰克林揭开“天火之谜”,谈迁编写史学巨著《国榷》,和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坎坷,获得成功。然而这些故事年代已久,这些名人距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怎样拉近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促进语言和精神生命的共同成长,使本单元的读写迁移更接地气呢?2016年暑假,里约奥运会牵动亿万人的心。中国女排在接连失利的情况下毫不气馁,奋力拼搏,最终力挽狂澜,获得冠军。这不就是读写迁移实践最真实的最具感染力的情境化场景吗?

“语文课,最应该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底蕴。”学习语言的终极意义不是指向阅读本身,而是言语的表现与存在。语用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生命发展的现实诉求,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牢固树立语用教学观念,改变“重人文”“轻语言”的传统倾向,将教学视野从“内容解读”向“形式解读”延展,积极开展开放性言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远离肤浅的必由之路。

编辑/王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