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壁莹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课堂是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发展与成长的舞台,所以只有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才能发挥出物理的功能与作用。本文将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实验操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三方面出发,探究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过去部分高中物理教师通常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上,致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积极探索各种科学、高效且创新的教学方法,推动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与构建,充分彰显物理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把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根据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兴趣爱好来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得问题的提出可以创设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有效引发学生的认知结构矛盾,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展开主体探究。

例如,在教授《匀速圆周运动》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了几个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学习新知。问题如下:怎样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在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中,如何比较它们转动快慢呢?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对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耐心分析,学生们对于加速度的概念、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生实验操作,丰富物理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知识、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推动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保障。高中物理教师需要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实验教学过程,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实验、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促使学生可以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探究实验结果,让学生完整经历实验过程,从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发展实践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实验活动。首先,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了本节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待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再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独立设计实验,并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进而理解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学生实验操作,丰富了物理教学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配合

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打破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封闭状态,让整个课堂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善于组织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按照科学的标准与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再组织和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着同一个问题或者任务展开沟通、讨论、互动、交流,实现思维互补与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深度,最终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团队配合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电磁感应与电磁场》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团队配合能力,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上课前,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任务,如下:什幺是电磁感应现象?导体不动,磁场动,会不会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呢?任务下发后,小组成员开始围绕任务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对任务的讨论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师的任务和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这一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趋势,把握课程改革的本质与核心,树立科学的观念和思想,以现实学情为中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实验操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的运用,来推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实现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蔡本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83-184.

[2]马浩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