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学互动”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式,是将导学与互动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能轻松实现变教为导,学思结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要途径。文章在总结“导学互动”方式的基本内涵及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将“导学互动”方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帮助师生在“导学互动”中获得长足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何佳玲(1979 —),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实验中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全新要求。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师生共同分享交流、理解创造的过程。因此,基于新课标要求,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导学互动”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践行核心素养培育,实现学生有效的知识学习,帮助其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为其后续参与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导学互动”方式的基本内涵及使用价值

为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笔者对“导学互动”方式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总结出其基本内涵以及使用价值。

(一)基本内涵

“导学互动”方式是一种以导学结合、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法。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设计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督促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接受知识。“导学互动”方式的重点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最终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1]。

(二)使用价值

“导学互动”方式有如下使用价值:(1)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多数时间在扮演聆听者的角色,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掌握知识内容,但久而久之会产生依赖教师、缺乏自主思考意识等问题[2]。如果教师能采用“导学互动”方式组织初中数学活动,学生将能围绕导纲自主学习,与他人展开合作,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会得到增强。同时,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2)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参与高中数学学习储备经验。借助“导学互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促使其借助导纲解决大部分基础问题,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突破重难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缩短不必要的讲授时间,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整体质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顺利达成教育目标。(3)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长期应用传统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可能会导致教师缺乏进步与创新的意识,限制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应用“导学互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材料的准备、课堂的组织、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上。在长期训练中,教师的教研能力不仅会得到相应发展,教学热情也将得到激发,最终成长为优秀的骨干教师。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导学互动”方式,有助于师生双方进步发展,助推数学教学改革。广大教师需及时转变思想理念,积极探索优化路径,打造智慧化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导学互动”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应用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导”以及“互动”这两方面的具体内容,整体把控课堂,这样才能发挥“导学互动”方式应有的价值。笔者总结多年实践积累的教学经验,以案例的方式进行分享,供广大教师参考借鉴。

(一)自学导纲,自我的提前认知

导学是实施“导学互动”方式的第一步,具有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作用。为让学生能在后续合作、探究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认知与探究、反馈与梳理这几个方面设计导纲,在课前出示导纲,指导学生按照导纲上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本课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3]。

以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阅读与整理教材,在课前展示导纲,指导学生利用10—15分钟时间完成初步预习。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导纲

1.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总结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能正确地运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能判定不等式是否成立。

(3)可以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在思考交流中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2.学习难点

不等式性质的概括;不等式数量关系的表示。

3.认知与探究

(1)在天平上分别放置质量为a、b的物体,因天平倾斜得到结论a>b。如果在天平两端同时加上质量为c 的物体,天平的倾斜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反映的数量关系是什幺?

(2)如果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幺天平的倾斜方向会改变吗?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会改变吗?

4.反馈与梳理

(1)学后反思(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依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对本课的学习过程进行评分)。

(2)拓展训练(总结等式与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上述导纲包含了学生在本课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重点知识,能清晰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引,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问题设计,思考中的自我提升

在“导学互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解决问题积累学习经验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初中数学知识难度相对较大,许多学生会存在畏难心理,这不利于后续实践探究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在导入阶段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真实情境吸引学生关注,指导学生基于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以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先利用北京天坛祈年殿的正面平面图进行导入,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欣赏物体的对称美,了解在作品设计中利用对称性的意义。在高效的导入活动结束后,学生对对称知识充满了好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指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设计“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有什幺特点”的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随后,基于学生的反馈,教师顺利引入本课重点知识“轴对称”以及“对称轴”,并再次设计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参与深度交流与分析。

基于真实情境引出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再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互动中的素养提升

教育改革大力倡导合作学习,强调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等方式积累经验,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导学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互动”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自学阶段组建学习小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并在班级内分享小组的实践成果以及合作心得。这样既能突出“导学互动”方式的优势,又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4]。

以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矩形、菱形、正方形”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了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并且了解了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为使学生进一步内化所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重点知识,为学生设计实践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本次任务的名称为“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具体要求如下。请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以下任务:1.收集生活中的各种镶嵌图案,将其进行复制并研究它们的构成和拼接方法;2.分别使用一种正多边形或同时用两种正多边形设计一个多边形的镶嵌图案。

这两项任务考验学生对图形特征以及图形内角和的规律的把握,能够给学生发展空间,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监控,确定合作活动的方向,并为遇到困难的小组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导学归纳,总结中的浓缩升华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重点知识。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原有认知体系中,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带领学生进行总结与归纳,通过自主梳理的方式更好地理清思路,将重点知识铭记于心,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分别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具体应用。要想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总结与归纳,教师可以利用精简的语言构建知识框架,或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关键信息,指导学生自主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内容,实现高效复习。通过教师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归纳思路会愈发清晰。大部分学生能顺利结合所学内容完成归纳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归纳的内容进行补充,利用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顺利夯实本课的重点知识内容。

“导学互动”并非大包大揽,也并非放任自由,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真正实现“导”的及时、“导”的到位,顺利帮助学生完成总结与归纳,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反馈训练,实践中的巩固强化

在“导学互动”课堂中,为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导学互动”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随堂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整理交流解题方法。这样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其进一步感受成功的乐趣,借鉴他人的解题经验,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实现教育目标[5]。

以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本课导纲中的问题开展变式训练,并让学生在完成习题后分享答案,说出计算步骤。例如,教师在提纲中提供了 这样一道例题,在基础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变式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计算结果并分享计算步骤。以本题为例,学生可以通过调换方程顺序的方式,得到 ,然后由⑤ - ④×3,⑥ - ④×2得到 ,,得 ,最后通过回代得到 z = ,y = ,x = 。学生在口述解题步骤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让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开展课堂反馈训练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不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善自我,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将“导学互动”方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灵活变通,优化教学模式,基于“导学互动”的特点设计导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影响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

(4):66-68.

[2]段文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

(21):146-147.

[3]张梦寒.“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53.

[4]罗联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8(41):31-32.

[5]崔耀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