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燕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感受自然之趣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倡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互动交流、自主探究、实践运用的学习方式,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习过程;自然之趣;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3-0079-02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搭建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平台,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思维拔节,享受学习的过程,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应精心研读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睿智处理,化繁为简,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如植物生长一样自然,充满活力和灵性。下面以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一课为例,谈谈这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聚焦三边关系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优化新知的导入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矛盾的刺激下,产生学习新知的期待。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设计“围一围”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使学生的目光自然地聚焦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上。

新课伊始,教师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三角形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图形,如果给你3根小棒,你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们不以为然地说:“当然能。”随即教师让学生任意拿出3根小棒,围成三角形,不一会儿,教师让成功围出三角形的同学举手,绝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教师此时没有急于解释原因,而是引导学生交流在围三角形的过程中的想法。有学生说,在围的时候,3根小棒要注意首尾相连,这才符合三角形的特征。也有学生说有时3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也有学生提出疑问:“我这3根小棒无论怎样围,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是什幺原因呢?”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说:“是呀,到底怎样的3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上述环节,教师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这一堂课的研究主题,而是让学生通过围三角形的实践活动,发现问题,提出困惑,产生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强烈渴望,为新知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互动交流,感悟三边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反思,敢于质疑,善于追问,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然地由浅入深,由平淡走向灵动。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友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多角度、有创意地学习数学,呈现思维碰撞的精彩。

教师随机拿了一个没有成功围出三角形学生手中的3根小棒,放到了讲台上,3根小棒的长度是2厘米、3厘米、9厘米,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这时有学生提议将2厘米或者3厘米长的小棒换长一些的小棒,也有学生提议将9厘米长的小棒换成短一些的小棒。这两种想法都可行吗?教师趁势将2厘米长的小棒换成了4厘米,发现还是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2厘米、3厘米的小棒换成4厘米和5厘米长的小棒,行吗?有学生说能,有学生说不能,学生动手围了后,发现确实不能,到底应该怎幺办呢?生1:2厘米、3厘米长的小棒继续加长,应该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生2:我觉得只要上面2根加长后的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就可以了。师:很有想法,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教师进行演示,用的是5厘米、6厘米、9厘米长的小棒,围成了三角形)你们觉得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要具备什幺条件?生3:前面2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小棒的长度,才可以围成三角形。生4:两根较短的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小棒的长度,才能围成三角形。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在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步步走向深入,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自然而然中获得了提升。

三、探究验证,理解三边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用一个例子,就得出结论,显然这样的结论没有说服力,也不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不能令人信服。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验证,有效地降低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在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思维的锤炼,提升思维的严密性。

言为心声,在学生尝试说出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后,教师没有立即告知,也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向学生追问:如果要将9厘米长的小棒换成短一些的小棒,应该怎样换,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有学生提议换成4厘米长的小棒,也有学生建议换成3厘米的小棒,还有学生说换成小于5厘米、大于1厘米的小棒都可以。这些都是学生运用上述环节得出的想法,进行的思考,是否正确呢?教师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很快便发现这些想法都是正确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符合这样的特征呢?教师引导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量一量,看看有什幺发现。学生们立即投入到了验证中,经过实践操作,学生们发现不管哪一个三角形,都具备这样的特征。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通过刚才的进一步验证,你们对三角形三条边有新的认识吗?生1:三角形第一条边加第二条边的长度,必定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生2:三角形不管哪两条边的长度之和,都比第三边的长度长。生3: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大家说得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

上述环节,教师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不断验证,跳出具象思维的束缚,掌握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自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创造力的释放。

四、有效实践,应用三边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紧密,数学知识只有在生活应用中才能彰显其价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实现数学向生活的跨越,让学生的应用能力自然地得到提升。

在学生们习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后,为了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们说:“如果给你3条线段,你能快速地判断出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吗?”“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屏幕出示:7厘米,4厘米,5厘米。学生们很快判断出是可以围成三角形的,因为7+4>5,7+5>4,5+4>7。教师出示第2道题目:要做一个三角架,已有一根50厘米的钢条,要在45厘米、60厘米、70厘米的钢条中再选一根,锯成2段,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一跟?有学生说可以选60厘米的,也有学生说可以选70厘米的。教师追问这样选的理由,学生们认为选择的这根要锯成2段使用,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这一原理,这根钢条的长度一定要大于50厘米。

上述环节,教师从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这个角度出发,将学生的视觉引向生活,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自然地将所学知识转变成了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时空,将课上到学生心里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像流水一样自然,让学生真正拥有顶峰的体验、深度的探究、方法的积淀,从而让“自然”与学生学习始终相伴。

参考文献:

[1]段茂慧.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J].吉林教育,2016(40).

[2]束德美.有效的操作源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J].广西教育,2011(19).

[3]吕春梅.激活生活体验,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自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

[4]魏晓菲.积累经验,丰富表象,让数学知识自然生长——以南京市××农村小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23).

[5]高丛林.小学数学“顺其自然”教学观的内涵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