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昀霓

引言

毛泽东同志以诗词的形式记录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他的诗作里,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出现了三次:1928年《西江月·井冈山》、1965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其中,《西江月·井冈山》创作于中国革命历史时期,从中国革命领导人的视角反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对弘扬革命文化有非常特别的战略意义。当前,学界已从历史和实践的维度论证了革命文化的生成、内涵和表现,尚未涉及革命文化翻译领域。因而,从诗学象似性研究井冈山革命文化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文化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基础——诗学象似性

哲学诠释学认为,翻译从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从实际上看是两种文化思想的阐释与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视角中的文化将语言视为关注主体,更关注散落在语言中的文化信息的整理归合和文化信息的解码转码。因此,翻译是语言结构的转换,也是文化结构的转换。

(一)诗学象似性

诗学象似性是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进行诗词赏析实践的。语言象似性研究指出语言的形成具有象似性、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组织的基本原则,指语言结构和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存在一种自然的映射关系,即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象似性。象似性强调语言并不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基于人的体验认知形成的间接映射。

诗学象似性表征并非图画对事物的写实性呈现、瞬时性具象,而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自然、持续的动态描述,更体现事物在时空维度的真实状态,更具客观性和生动性。在诗性语言映射客观事物的进程中,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由人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文化、物理及身体经验驱动(蓝纯 2011),在文本形式、意义、情感和审美效果上基于相似关系产生融合,以语符的形式反映现实世界与作者——读者观念世界的映照相似性或关联(熊沐清 2012),从而形成诗学象似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观念世界是文学作品构建的意象。朱光潜(2007)在谈论诗的意象时指出,意象是个别事和物在作者心中所印下的图影,是同类许多事物在作者的理解中所形成的共同概念。意象有典型的象似性特征,构建于现实世界的事与物之上,表现为诗意中的事象与物象;通过语符描摹作者的情感与审美,表现为诗意中的语象。

诗学象似性基于人的经验、认知和语言,遵循“客观世界—体验认知—诗性语言”的规律,通过事象、物象和语象的语言表达形式,构建诗意,传递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信息,既具诗学效果,又具文化特质。

(二)文化翻译中的诗学象似性

国内文化翻译研究从超语言层面指出翻译这一跨文化的语际实践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其任务是“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张今 1987)。从诗学象似性角度分析,原作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是原作折射出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的认知基础,原作所包含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正是原作者认知的现实社会文化投射出的文化意象。正因为文化意象源于现实社会,原文和译文之间才因象似性基础而实现文化交流。

翻译是最直接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两种文化基于语言象似性的认知交互过程,更是两种文化基于诗学象似性的意象识解过程。文化,在历史及社会科学中,意味着一个民族在社会实践中的生活方式的总体。诗学象似性强调作者和读者在社会生活中的认知体验,侧重强调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生活,非常注重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认知在文本中留下的事象、物象和语象。因而,文化翻译中的诗学象似性注重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分析,识解并翻译文本中事象、物象和语象所构建的文化诗意。

二、《西江月·井冈山》革命文化象似性识解与英译

《西江月·井冈山》译文众多,不同的译者对诗中蕴含的革命文化理解不同,识解方式也不同。下面选取许渊冲和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的译本(下文称为许译和Willis译)作为范例,从事象、物象和语象三个方面对源诗革命文化英译进行诗学象似性对比分析。

(一)革命事象象似性识解与英译

事象在语言文字中可认为是语符与客观事件相映射所产生的意象。语言具有指事功能,以字符为桥梁与客观事件产生自然的认知关联,是基本的语言认知构建基础。在汉语中,一人靠着树就成了休息的“休”字,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就构成了表示旭日东升的“旦”字;在英语中,stand(站)的under(下面)一些就能互相 understand(理解),stand(站)out(出来)的时候就outstanding(显着)。汉英语言借助事象描绘表达对客观事件的体验认知,表征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在诗性文化认知中,汉英语言蕴含的事象往往暗含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对其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描述,既有叙事作用,又有文化思想的传递,蕴含丰富的文化认知思维。

就诗学象似性而言,事象即诗人所处的文化氛围,是诗学阐释的必由之路。文化事象是社会发展与文化状态的载体。学者李正栓(2010)在翻译毛泽东诗词时曾提出“译者应尽量走近毛泽东,但不能超越毛泽东”。诗学象似性也特别强调读者的认知体验。要想准确了解诗人创作的文化意象就得走近诗人,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诗人创作的心境。源诗创作于1928年革命形势内外交困之际,外有国民党对毛泽东率领的31军的两次“会剿”,内有湖南省委代表杜修部队在湘南受挫。在那年八月湘赣两省敌军发动的第二次“会剿”中,敌军在井冈山黄洋界向我军发起了猛攻,我军凭借险要地形打退敌人多次,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打中敌人,迫使敌军撤回炎陵。源诗是一首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史诗,叙写了黄洋界保卫战,营造了井冈山文化中临危不屈、不畏艰难的革命事象。

对此革命事象,许译和Willis译都采用注释的方式描绘相似诗作革命文化背景的事象。许译叙述了事件的前因——organizing the famous Autumn Harvest Uprising in Hunan-Jiangxi Border Area(组织着名的秋收起义)和事件的结果——routed the ememy and save the base(成功阻击敌军,挽救了革命根据地),却没有描述事件细节——敌军声势浩大的“会剿”以我军一门迫击炮击中而撤退,井冈山因革命坚守在险之又险之境获得胜利。Willis译在注释中介绍了井冈山的地理位置,毛泽东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和朱德胜利会师,但对于革命事象的核心内容“会剿”和坚守没有提及。可见,Willis译缺少文化核心事象的传译,而许译的注释通过事象描写还原源诗的革命背景,使客观事件、源诗和译文产生象似性映照,却没有从细节上指出当时革命形势严峻和危险。在阅读体验上分析,许译要优于Willis译,但是许译的文化氛围烘托稍显不足,文化铺垫依然不够。革命事象的叙写不充分会对阅读时需要真正体验的革命危难之境、不屈之情和不畏之精神等文化意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革命物象象似性识解与英译

物象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因人的体验认知在名义本质和产生本质上的相互映照关系。语言源起于对客观实物外形的描摹。汉字就是图画式的语言,汉字“山”“水”等象形字形似客观世界中实物的外形;英文字母w形似海面的波浪,water就有了“水”的语义。语言通过对实物的指称使实物在语言中具备了物象,让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源于存在并达到其存在,构造出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在诗学认知中,语形和实物的直接相似性迁移至语形与语义在物质属性和文化本质上的象似关系。

文学作品的物象呈现可分为宏观的背景架构和微观的场景描绘。在宏观的背景架构上,源诗以井冈山为革命文化的物象创生之地,以黄洋界为最后一句直接点明反围剿的具体地点,从大到小,首尾呼应。在物象英译中,“井冈山”一词,许译为Mount Jinggang,强调山脉,Willis译为 Jinggang Mountain,着眼山峰;“黄洋界”一词,许译为Huangyang Block,强调堵塞封锁,Willis译为the front lines at Huangyang,强化战斗前线。基于源诗事象,许译的Mount更有气势,block也更符合“敌军围困万千重”“早已森严壁垒”的革命实况。在微观的场景描绘上,诗的物象在具体层面上体现为语词并置形式,语词并置反之也体现出物象之间的关系。上片第一句“山下旌旗”和“山头鼓角”以井冈山为革命文化背景,通过将“旌旗”和“鼓角”这两个在汉语文化中具有鲜明战斗形象的语词并置,描绘激烈的战斗场面。“旌”是羽毛指示物,为基层部队使用,暗指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旗”是布面指示物,在历史上熊虎为旗、交龙为旗,为高层部队所使用,指正规的红军部队;“鼓角”即战鼓和号角,是古代军队中发号施令的吹擂之物,特指当时的战斗场景。在物象英译中,“旌旗”一词许译和Willis译均为Flags and banners,没有体现汉语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意蕴有所缺失;“鼓角”一词许译为Drum-beats和bugle-blast,Willis译为 Bugles and drums,许译更加强调鼓角在战斗中的吹擂之声,更好地还原了源文“鼓角相闻”中的“闻”字所唤起的听觉感受,让战斗场景更鲜活。

(三)革命语象象似性识解与英译

语象是诗意表达的核心。“文学只有超越自身,只有通过一种语言的形象才能生存。”(德里达 2005)语象的形成在于语言本义与客观事物形成的象似性映照在语言文化的发展中所赋予的感性内涵。“实际发生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那向我们展开的东西——带着它可能具有的任何色彩、声音、运动甚至明显的情感”(英伽登 1988),语象使诗具有了精神文化特质的引申义。诗依托民族文化语境借事抒情、托物言志都表明了文化语象重要的不是语言形象的本义,而是语言形象之上的感性印象。

源诗是诗人对革命生活和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也是诗人对革命情志的感受与体验。而源语造成的持续印象也随之蕴含丰沛的民族革命文化。具体有二:一是通过映衬,以“敌军围困万千重”夸大敌军的强大衬托我军英勇无敌,“岿然”如山般不动;二是边写边叙,着实刻画“森严壁垒”,表明我军早已加强防御工事;叙写我军“众志成城”,极力描绘团结一致的革命精神。在语象英译中,“我自岿然不动”,许译为 Aloft we still stand fast,Willis译为 Yet we are rock,两者都表达了革命志向坚定不动摇,但识解角度不同,前者立足“我”本身的革命意志,后者挖掘“岿”的“山石”喻义。“众志成城”,许直译为Our wills form a new wall,切合春秋时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中“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的词源本义——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坚固,而Willis意译为our fortress of wills joined as one,依托暗喻表达意志坚如堡垒,万众一心。基于诗学象似性分析可见,译语的革命文化语象与源语在语义上极为相似,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却有差异,主要根源于译者对源语的文化识解角度和语源理解有所不同。

结语

诗学象似性注重基于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象似性关联,在阅读体验中挖掘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内在感情,识解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认知及其表达形式,为文化翻译提供了认知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通过《西江月·井冈山》许译和Willis译的诗学象似性比较可知,在文化翻译中,译者可通过体验诗作创作的革命社会背景事象,识解诗作富含的革命战斗物象,认知诗作所表达的革命不屈不挠精神之语象,寻根溯源,实现有效的文化传译。尽管本英译比较未深入探究语音和语形,局限于语义意象的呈现,但仍可表明:在文化象似性翻译中,源语创作背景的事象解读是源语文化物象和语象的识解的基础,而源语的事象、物象和语象识解又是实现译语文化意象优化构建的基石。只有译语表达中的文化事象、物象和语象互相支撑、层层累加,才能使两种文化互通意象,让诗的形象融为一体,诗意得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