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璐 刘雨霞

引言

《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考试招生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招生选拔机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2013)。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研究生入学考试(下文简称“研考”)的报考人数不断增加,2022 年研考初试报名考生人数高达457 万,报名和录取比例超过4∶1。研考的自命题考试承担着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学研究潜质的重要使命。面对庞大的招考规模、激烈的考试竞争和广泛的社会关注,提升自命题管理质量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保障高层次人才选拔质量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自命题考试作为研考的核心环节,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广泛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雨菡 2022)。特别是,英语专业研考自命题科目具有数量多、权重大的特点,虽然保障了英语专业生源选拔的自主性和专业性,但是要求提升自命题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以最大限度筛选出具有中外文化背景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转换基本技能的英语专业人才,从而顺应文化融合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一、英语专业研考自命题科目现状

(一)自命题科目数量多

研考是最高层次的国家教育考试,自命题管理在提高生源选拔质量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起关键作用。虽然国家鼓励各专业按一级学科命题以缩减自命题科目的数量,但英语专业仍允许其按照招生研究方向设置自命题科目(教育部办公厅2019)。以“翻译专业学位”为例,其可按语种研究方向设置不同的自命题科目组合,如“日语笔译”方向可以设置“思想政治理论(统考科目)+翻译硕士日语(自命题科目)+日语翻译英语(自命题科目)+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自命题科目)”的考试科目组。因此,随着招生研究方向增多,自命题科目数量也会相应增加。此外,英语专业研考每一组考试科目中自命题科目数量为三门,占考生初试科目的75%,总分值占比也达到80%,这使英语专业研考中自命题科目的比重居各专业最高。

(二)自命题科目界限模糊

硕士研究生招生由教育部统筹安排,自命题科目则是招生学科的专业性和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与考查语言综合技能的参照性水平等级考试不同,英语专业研考自命题科目旨在选拔出具有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传递技巧的学术型或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当今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三门自命题科目应对照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并结合培养单位类型和优势学科对考生语言水平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考查。试题内容的科学性、区分度和难度是命题质量的核心,但现行自命题科目考查侧重点和内容限定的界限较模糊。不同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和命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翻译硕士英语”和“英语翻译基础”均考查考生的读写和翻译能力,因而自命题科目考试更加接近多场次的英语综合考试。

(三)自命题工作周期较长

作为研考的核心环节和人才选拔质量的关键要素,自命题管理并不局限于组考和考试阶段,而是贯穿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各行业和领域都需要具备系统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他们既要理解语言和文学的源流,又要洞察语言应用的最新趋势,充分发挥语言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载体功能。因此,为了确保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质量,学科组应从国际形势、行业趋势、人才流动和学科交融的角度,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成效,合理、系统地制订人才选拔标准,规划英语专业各自命题科目组的考查重点和创新点,全面参与大纲制订、科目组合、命题人员选聘、命题内容审核、命题安全保密及答卷评阅等全部环节。

二、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自命题管理存在的问题

质量保障体系来源于企业战略管理。为了保障和提升教学及管理质量,以社会实践理论为基础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成为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工程之一(Märtensson,Roxä&Stensake 2014)。通过分析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和过程要素,可以有效发现英语专业自命题管理在资源配置、人员管理和过程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保障要素:管理资源配置不到位

社会实践理论认为,物质环境的调度影响实践行为的具体表现,反过来受限于具体的实践活动。潘篪(2015)指出,物质环境的要素包括与日常教学和管理实践相关的各种架构,如教学和管理发生的地点、必要的硬件设备、教学及管理设施、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教育资源及相应的管理资源。与英语专业的课程考试、等级考试、资格考试不同,研考英语的自命题工作必须在符合保密要求的专用场所进行,且全程使用符合保密资质的保密柜、保密机器、存储介质、监控设备等。由于英语专业研考自命题科目数量众多,自命题管理资源配置要求较高,招生学科往往难以实现统一管控。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高科技设备的普及有助于优化物质资源配置,但也增加了自命题管理的安全风险。为了提升资源管理水平,研究生招生部门、保密和军工部门、信息化建设部门及资产管理和财务部门均应参与自命题物质环境保障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保障命题组获得足够的资源配置。然而,在实践中,职能部门对命题组的资源支持往往缺乏实际意义,使招生学科或命题组在负责命题内容的同时,要花费精力协调内部或外部管理资源的获取,从而影响命题质量和自命题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主体保障要素:工作群体责任意识不强

管理工作主体是构建有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在这一体系中,工作群体要在特定时间和情境下相互联系并共同实践,以实现共同的目标(Trowler 2019)。研考自命题工作由研究生招生部门组织,以所在学科为主导,需要招生部门、招生学科和命题组的共同参与和有效管理以确保任务的平稳顺利实施。然而,实践表明,全员化的主体保障目标常常难以实现。招生部门虽能保障自命题工作的运转和命题形式上的审核,但很难掌握命题内容与专业目标的适配度;命题组在招生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试题命制和审核,但因保密要求无法参考其他科目内容,不能对重合度和区分度作出判断。此时,学科组应有效把控和部署本专业的自命题内容,但是,往往学科组在自命题管理中缺乏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另外,英语科目命题组群体庞大且涉及面广,使学科对命题组的管理趋于形式化,难以高效地为自命题管理提供主体保障和专业支持。

(三)过程保障要素:缺乏全过程管理体系

全过程管理是构建有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基于强调实践活动进展及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影响与联系的社会实践理论,构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应重视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堂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和教育服务等,任何环节的偏离都会影响整体的教育质量(许昌、田梗、耿涛,等 2021)。英语专业的命题科目数量庞大,每个科目的命题既独立管理又相互影响,每科命题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必须符合命题质量和内容的科学性要求。这就使命题工作具有时间紧、工作量大以及高强度、高密度等特征,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影响过程管理的质量。此外,命题组成员流动性较大,每个命题周期都必须根据英语学科发展和教师研究方向对命题科目和命题人员进行调整,相对新手的命题人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学习命题内容和要求,难以保证科目的稳定性;相对熟练的命题人员容易因经验主义而忽略每年选拔和培养目标或命题的政策性和操作性文件的最新要求,难以保证内容的创新性。自命题工作精力投入较大,且结果评判较单一,通常仅以每门科目考生成绩的定量分析为工作周期的评判标准,从而导致招生学科在推进过程中只追求完成量化任务,缺少业务研讨、监督控制、评价反馈和调整改进等过程保障机制,从而影响英语专业自命题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性实践要点

社会实践理论认为,教育改革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既要基于过去的经验寻求改进,在反思和评价过程中寻求平衡,又有习惯与创新之间的关系(Trowler 2019)。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仅是一个由政策和决策层面制定和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体现实践和文化层面价值观和意义的构建过程。英语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各领域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职业型英语专业人才。为了提高研究生“入口”教育质量,构建和实行自命题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应倡导以文化为基础、以过程为导向,形式和内容的有效统一的反思性实践,以促进自命题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一)组织领导

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重视明确的计划、合理的组织架构及有效的领导,以便有效指导组织行为和管理实践。同时,建立反思性实践的系统,有助于从上到下逐级分解职责,明确各级的任务、目标与方向,从而引导工作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研考自命题管理对国家教育考试的威信、社会的和谐稳定、招生专业的学科声誉及考生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李雨菡 2022)。作为英语专业人才选拔的核心环节,自命题管理应以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为出发点,自上而下地高度重视自命题工作,建立和完善科学、严谨、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

(二)过程管控

高效的政策制定与有效的制度实施能为教育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创造有效的衔接点,其基础在于严格的过程控制和科学的人员管理。实践过程中主体性形成与发展既受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受个体自我反思的作用,同时受制度结构和文化观念的约束(Märtensson,Roxä&Stensake 2014)。自命题考试是研考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对自命题占比最高的英语专业而言,其过程管理水平决定人才选拔的质量;命题人员作为最重要的实践主体,其专业水平决定自命题工作的过程质量。因此,应通过规范的制度引导和积极的政策教育,强化过程控制和命题人员管理,以达到精准筛选目标生源的目的。

(三)监督机制

内外联动的监督管理体系是保障教学或管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许昌、田梗、耿涛,等 2021)。反思性实践观点认为,完整的监督、反馈和评价机制通过动态掌控内部教育质量,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教育质量评估和审核。自命题管理作为研究生招生的核心部分,从教育部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建立了严格的分级考核评估体系,以便更高效地引导和监督工作过程。对照上级部门要求,英语专业应构建有效的自命题管理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具体工作环节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反思性实践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质量。

四、提升英语专业研考自命题管理质量的对策

(一)明确分工职责,增强责任意识

研究生招生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直接负责各招生专业自命题工作的组织领导,包括制订工作目标、明确管理职责、建立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解决人员、场所、设备、经费等物资问题,提供管理资源保障。为此,应结合学校总体目标、工作实情和历史实践,对自命题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分解、归整,将具体任务和责任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招生学院的管理部门,监管“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及“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并调整优化。

招生学科所在的学院作为自命题工作的责任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各科目的工作群体责任制度。英语专业要立足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战略需求和招生格局,结合学校的学科布局和特色优势,科学制订人才选拔方针和生源质量提升方案;定期组织并开展生源选拔工作的政策学习和业务研讨,反思上一周期的自命题管理工作成效;结合人才培养环节的经验和需求,调整各自命题科目的考试大纲,优化自命题科目组合,发挥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科研潜质的考查作用;提出提高命题质量的多样化和各科目特殊化需求,合理制订英语专业和各研究方向自命题科目的考核重点和创新点。

英语学科应指导各科目成立研考自命题小组,实行组长责任制。组长不仅要严格把关试题质量,而且要考查组员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并反思试题与考试大纲和人才选拔目标的契合度,形成分析或评价报告,支持英语专业改进自命题管理的工作方法。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的组织领导不仅能够确立工作目标,把握工作方向,而且能够正确引导各级各层管理部门培养集体责任意识,明确分工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上下联动机制,共同保障自命题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规范管理流程,强化人员管理

研究生招生部门应依据国家级考试管理章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自命题管理办法,涵盖学科管理人员和科目命题人员的纪律学习、场所和硬件设施的使用规范等,并根据每个周期上级政策或工作实情的变化及时发布实施细则,确保自命题管理机制健全、程序严密、过程规范。招生学科应根据专业的实际选拔需求,明确自命题工作流程,并着力于过程管控和优化管理手段,以提升过程管理效率。研究方向的数量是体现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定量指标,与自命题科目的数量呈正相关,而自命题的管理质量又影响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起点质量和英语学科门类的发展前景。因此,学科应将自命题管理与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按照考查目标、科目导向和命题侧重点,选派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的命题教师和管理人员,分科目单独进行政策学习、纪律教育和命题业务培训,引导命题人员形成身份认同感,认识到自命题考试不同于其他类型英语考试的特殊性,以及高层次人才选拔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从而推动自命题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三)多元监督方式,优化评价体系

研究生招生部门要监督和评价其他职能部门的资源管理质量和招生学院的自命题行政管理质量,同时接受来自相关职能部门的督查和招生学院的反馈,及时整改。招生部门应制订细致翔实且可操作的评管机制,依据招生学科的自命题管理质量,调整学院的研究生招生指标,以鼓励管理工作积极性。此外,招生学科应及时反馈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如监督相关部门场所或设备配置的协调,以保证管理精力的有效利用,确保自命题科目质量得到有效监管。

为了优化英语专业自命题科目,应在全部流程结束后对自命题工作进行系统的反思和分析,通过自我总结和集体讨论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作为下一个工作周期的实践基础。同时,从制度执行情况、工作准确性、内容科学性、命题可持续性和对人才选拔贡献度等方面,量化考核众多科目的命题小组的工作质量,使监督和评价体系建立在客观结果的基础上。此外,学科和命题人员还要顺应外部评价标准的变化,通过调查、研讨、评审等渠道广泛收集不同参与群体对过程管理的反馈和评价,并根据实证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法,动态、持续提升英语专业自命题管理质量。

结语

作为研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命题考试是发挥学校招生自主权、体现办学特色、提高人才选拔质量的重要机制,自命题管理是贯穿整个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生命线。英语专业研考的自命题科目数量和权重居学科门类之首,充分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能动性,满足了深化招生体制改革的教育需求。构建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自命题管理提供资源、主体和过程保障,反思性实践则以完善的组织领导以明确分工职责,建立工作群体的责任制度,规范的过程管理和人员教育以提高学科的主体意识,动态多元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以不断改进管理工作方法,从而科学、全面、可持续地提升自命题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