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阅读材料都有其所要体现的价值取向,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还原作品语境,让学生凭借作品中的语言描述,最大限度地体验到作品中蕴含的独特思想,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一、结合自身体验还原语境

课堂上,我们要从文本的语言出发,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出发,去体会文本中的意境。我们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语言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受到感染。

《养花》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文章。但学生初学时与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距离,很难理解。当他们阅读完课文后说:人累得“腰酸背痛”“热汗直流”,怎幺会感觉“多幺有意思”呢?别人把开的花拿走了,怎幺会“心里自然高兴”呢?

针对学生的提问,我请他们回忆班级举行的“拼盘大比拼”活动情景,谈谈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学生说:“那天我从家里拿来了好多配料,我们小组我干活最多。当我做的拼盘摆在大家面前时,他们都争相品尝。看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特别开心。”还有一位学生自豪地说:“我做的拼盘可受欢迎了!我都没有来得及吃,就被大家抢光了!当时我心里可高兴、可自豪啦!”这时,我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感受:劳动是累,但累也可以很开心,因为与别人分享劳动成果是一种幸福。

二、通过丰富的想象还原语境

学生阅读时,需要借助于想象。通过想象,他们可以再现文章或诗词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在教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诗歌两首时,我引导学生对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展开想象。通过想象,一群纯朴可爱的孩子形象就活灵活现了。这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农村生机盎然的劳动景象,让他们对农村生活产生了向往之情。我再请他们结合“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想象初夏之时金黄的梅子、肥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少的菜花,这样,一幅色彩鲜艳的农村美景就出现在大家的头脑中,学生也就自然体会到了诗中所描述的田园风光之美。

三、创设活动情境还原语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师的角色就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语文课堂丰富的内涵是在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中产生的。

《矛与盾》是一篇古文,在课堂上,我请一些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展现作品内容。卖者一手拿矛一手持盾,高声叫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看世上最锋利的矛!快来看世上最坚固的盾!”几个分别扮演老人、妇女、孩子等角色的学生纷纷登场,议论纷纷,其中一人冲那卖者嘿嘿一笑,说道:“请问用你那世上最锋利的矛去刺你那世上最坚固的盾,会怎幺样呢?”卖者听了瞠目结舌,众人哈哈大笑。随即扮演小孩的学生说道:“你太言过其实了!做买卖要实事求是,不可夸大其词、自相矛盾啊!”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四、整合语文资源还原语境

语文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的语境是由教师、学生、教科书及其他相关语文资源组成的。当我们的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理解的范围,当我们在教学中只依靠静态的文本材料已无法被学生所接受时,就应借助于课程资源的支持,创设生动的语言环境。如《索桥的故事》一文中,在学习李冰父子的事迹时,讲到了“他们的心”。这里的“心”指的是什幺,单凭课文中的文字学生很难理解。我就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都江堰的资料,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出示都江堰工程示意图,了解它“分四六,平潦旱”的作用,了解它排沙防洪的功能。各种资源整合,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这里的“心”指的是李冰父子“勤劳智慧、造福百姓”的伟大精神,然后再去理解下文其他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解文中那句“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就容易得多了。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