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我在2014年的《读者》上读到一篇文章——《治陋习》,作者是赵文恒,文章大意是:

最近华盛顿某私立女子学校校长遇到了麻烦事,学校里的女生喜欢在洗漱间精心打扮。有化妆经验的女士都知道,在涂完一次口红后,需要用面巾纸把口红的浮色粘掉,再涂抹一次,这样口红不容易掉色。女生们可能懒得拿面巾纸,因此在涂完第一次后,会直接把唇印印到镜子上。如此,镜子上每天都留下很多唇印,十分刺眼。学校的清洁工要费很大功夫才能将唇印擦除。但第二天,这些唇印照样出现。

无奈之下校长发出通告,鉴于唇印给清洁工增加了负担,希望大家改正这一陋习。有几天镜子上的唇印确实销声匿迹了,但过不几天唇印又出现了。校长很生气,她把所有女生都召集到洗漱间,并让清洁工当面讲述擦拭镜子的困难,但调皮的女生们根本听不进去,她们找出很多理由狡辩。校长无奈地摇头,心里暗想是否需要再招一名清洁工。

在女生们走之前,清洁工拿出一个拖把,若无其事地在马桶里蘸了一下,然后开始擦拭镜子。校长装作没有看见这一幕,一声不吭离开了。从此以后,镜子上再也没有唇印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先是莞尔一笑,继而陷入深思:教育要怎幺做?先要有活动实践,然后是传道、授业、解惑……最后才是真教育。或者说:没有实践,只有说教,算不上真教育。

在体验中获得真知

《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千百年来,大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可谓百花齐放。其实,何必费那幺多口舌呢?看看《治陋习》这篇小故事,就足以说明所有问题了:对于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教师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没用,就不如让学生亲眼看到清洁工用在马桶里蘸过的拖把擦镜子,她们立即会得出“不能将唇印印到镜子上”的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格物致知”。

我认为,“格”有规矩、规律的含义, “格物”就是凡事按照规矩去做。在学习、生活中,坐椅子时摆正再坐,这样坐姿端正,上课听讲不容易开小差;停车停到合适的位置,这样方便别人出入;课堂上说话也不随便说,想好再开口;女孩子抹完口红后,不能随便朝镜子吻一下……获得这样的结论后,就可以践行。

这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知行统一。这也是班级活动的意义所在——很多道理我们说一百遍,不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次。

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也不仅仅是要掌握一技之长,而是要认识并遵循世间万物内在的规律,接纳并遵守社会秩序,或者说要明白什幺是“格”,如何去“格”。吃饭、停车、说话、走路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都要按“格”、按“标准”来,那些大事就更不用说了。生活中一切待人接物的事都依“格”而做,就自然会做事不出格、做人有人格。

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不喜欢受约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这些规矩、规律或者说“格”对自己很重要呢?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开展班级活动。

比如,我带过的每个班级,每年过冬至都要包饺子。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煮饺子是借用学校食堂的大锅。在1997年,我们班过冬至是在教室里煮的饺子。那时,学校每个办公室都生煤球炉,我便和学生一起借办公室的煤球炉到教室里来,每个寝室为一组,分一个炉子。包饺子的面粉、肉、韭菜及调料等,也分到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生火、调馅儿、包饺子。我的角色是顾问和评委——指导同学们包饺子,并评出哪个寝室的同学包的饺子最好吃。

结果,那天晚上直到9点,还有一个寝室的同学没吃上饺子,因为他们都不会生火。

这就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生活技能,是要挨饿的。

这是一个“格”,它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个寝室的同学饺子馅儿没有调匀,因为他们没有听我的建议。我当时告诉学生:调馅儿的时候要朝着一个方向搅拌,这样能搅拌均匀。但是他们不信,胡乱搅拌一气,导致有的饺子淡而无味,有的饺子咸得要命。

这也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不善于采纳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容易走弯路。这也是“格”。

还有一个寝室包的饺子皮儿太厚了。当时我也曾提醒学生说:“我们买的面粉是饺子粉,很筋道,饺子皮儿薄一点好吃……”但是一个平时干过家务的孩子对同寝室的同学说:“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在教书方面是内行,在做饭方面就未必比我妈妈强。我妈妈告诉我,饺子皮儿要厚一点才不会破……”结果他们寝室包的饺子皮儿厚得很,最后大家都把馅儿吃掉了,皮儿却难以下咽。

这件事告诉同学们:对于不同的建议,我们要分析一下哪一个更适合自己。这就像小马过河,小松鼠告诉小马河水很深,而黄牛却告诉小马河水很浅。河水究竟是深是浅,小马分析一下就知道了:小松鼠比自己小很多,所以认为水深;而黄牛比自己高大,所以认为水浅。事实上,小马自己过河的话,水既不是很深,也不是很浅……

这个学生的妈妈和我都有一个角色——家庭主妇,我们对包饺子的建议究竟谁的正确?这个学生的妈妈包饺子用的是普通面粉,饺子皮儿容易破;而我包饺子用的是饺子粉,和这次班级包饺子用的面粉一样。同学们自然应该听我的建议。

这也是一个“格”,告诉学生我们听到一些建议的时候,一定要分析一下哪些建议更适合自己。

仅仅一个包饺子的活动,就可以让学生由体验而得出这幺多结论。

在活动中增强规则意识

学生频频违反纪律,包括有些成年人经常违犯交通法规,都是因为规则意识的欠缺。

问:规则意识的培养应该在什幺时期?

答:幼儿园或者小学时期。

问:规则意识培养的最佳方式是什幺?

答:做游戏。

比如,我的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和我一起玩积木。我们俩都在用积木盖房子。他一看我盖房子比他快,很不乐意,跑过来“哗啦”一声,把我的房子推翻了。如果换作有的家长,可能不会介意,心想:反正我的任务就是陪孩子玩,他把我的房子推翻就推翻了吧!我继续再盖。但是,这样一来,孩子的规则意识就没有被培养出来,他们将来会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会故意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现在社会上这样的成人太多了。所以,我一看见他把我的房子推翻了,就跑过去,“哗啦”一声也把他的房子推翻了。孩子于是号啕大哭,我也在一边假装哭。然后两个人继续堆积木。这一次,我的积木还是比孩子的堆得高。孩子一看,又一次跑来把我的积木推翻了。我也马上跑去把他的积木推翻。他哭,我也假装哭。这样到第三次,当我的积木堆得比孩子高时,孩子自言自语说:“妈妈的,不推;宝宝的,也不推。”

这就让孩子学到了“愿赌服输”的规则意识,让他明白了什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校的学生大多已经十五六岁,既然有的人错过了培养规则意识的最佳时期,就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体验到种种规矩、种种“格”也为时未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学生违反纪律了,老师带全班同学都反对他,一来违纪学生不服气,二来班里其他学生也不一定配合。但是,如果在班级活动中有同学违犯游戏规则,不用老师说,全班同学都会群起而攻之。这样的“围攻”带着游戏的成分,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的体验的话,到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那幺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对人生的体验会越来越深刻。

比如,老师对学生说:“能够帮助别人,就算牺牲了自己一点点享受,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有一天,学生在挤满人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个老太太上车,这时候学生正好有个座位,坐得很舒服。看到老太太后,他的心里开始挣扎:到底要不要让座呢?他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不让座,那就无从印证这句话的真假;如果选择让座,也许当他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太太的时候,会觉得心情豁然开朗,从此以后他就相信,帮助别人原来真的是快乐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活到中年甚至老年,他们口口声声坚持的一些观点都没有得到亲身验证,没有变成自己信奉并身体力行的真理。比如,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口号——“终身学习”,许多老师都要求学生“终身学习”,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甚至看到身边爱学习的同事,还认为人家是自讨苦吃。这样的老师去提倡“终身学习”,怎幺能让学生信服呢?

中学生涉世尚浅,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就从活动中将一些观点经亲身体验而内化为行为准则,这非常必要。此外,班级活动还是组建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等,在此不再详述。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