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月

近年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体局围绕劳动教育目标,深度挖掘本土资源,研发了独具特色的“行知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四个路径增强劳动教育效果。

一、确立“行知创”课程目标

经过反复研判,结合区域特点,管城区确立指向五育融合的“行知创”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目标:润德、增技、怡美、创新。具体来讲,指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乐于为他人、家庭、社会服务,实现劳动润德;学会自我管理,把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升华内涵,达到劳动增技;运用知识与技能,在行动中发现美、感悟美、运用美、提高审美品质,实现劳动怡美;遇到问题敢于实践,敢于探索,在合作交流中成长,达到劳动创新。

二、构建“行知创”课程结构

1.劳动启蒙特色课程。旨在带领学生学习劳模精神,感受劳动的文化内涵,激发劳动乐趣,提升劳动品质。

2.传统+智能劳动课程。通过传统美食、服饰与现代智能劳动工具相结合,帮助学生用现代思维去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生活品质。

3.劳作种植特色课程。鼓励学生变身小农夫,承包“责任田”,用汗水、知识、智慧呵护幼苗成长。

4.实践基地特色课程。突破传统劳动教育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

5.“小鬼当家”特色课程。家校联动构建实施居家劳动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居家生活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6.职业体验特色课程。带学生进行校内、校外职业体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感恩劳动人民。

三、创建“三园一体”劳动教育共同体

我区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学校的合力,建立社园、家园、校园有效参与的“三园一体”课程实施模式。

1.课堂:渗透劳动教育,夯实劳动之基。除了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材实施劳动教育,我们还在各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如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辅助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在数学、美术等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培训劳动技能。

2.校内:开展社团活动,获得劳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劳动;开辟种植园,让学生承包“责任田”,学习劳动技能,培育农作物生长;建立社团,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3.校外:进行劳动实践,提升核心素养。我们把校外劳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学会合作分享。

4.家庭:巩固劳动技能,鼓励劳动创新。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增强居家劳动意识,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另一方面,密切与家长联系,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引导并督促孩子做家务,鼓励孩子养成家庭劳动的习惯。

四、研制“行知创”课程评价体系

1.评选性评价。对学生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对优秀团队进行表扬,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短板,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2.劳动实践手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填写《劳动教育实践手册》。依据手册,通过自评、组评、家评、师评,对学生的劳动学习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劳动周主题实践活动中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B2124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