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泉 沈满阁

专门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重要保护性处分措施,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专门教育学校(简称“专门学校”)是实施专门教育的有效场所,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轻微涉罪未成年人实施教育矫治和保护性处分的专门场地。

据调查,专门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性心理困扰,部分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障碍性心理问题。因而,在专门学校积极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教育矫治极为重要。

一、在专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育实施途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对象,专门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而不良行为的背后往往都有其心理基础。

1.专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专门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相关调查显示,这些学生在焦虑和抑郁水平上明显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且在年级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2.专门学校学生人格发展上存在缺陷

专门学校学生在人格发展上大多存在一定的缺陷。调查结果显示,专门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具有显着性差异,主要表现在轻松性、敏感性、聪慧性和自律性四个方面。

3.专门学校学生人际关系紧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原校和教师或同学关系紧张,这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原校生活和学习而被送至专门学校。调查结果显示,专门学校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对伙伴更缺乏信任,情感更疏离,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孤独感更加强烈。

4.专门学校学生学业发展不良

专门学校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业发展不良,尤其是道德水平发展欠佳,而道德的发展是以人的心理发展为基础的。

因此,在专门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提升学生自控能力、减少学生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社会和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专门学校的开展实践探索(以郑州、洛阳为例)

郑州、洛阳两所专门学校在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本校学生的教育转化中,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1.系统、专业地开展个体心理辅导

和普通学校学生相比,专门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根据对郑州和洛阳专门学校的调查研究,约55%以上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表现为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如人际关系不良、情绪暴躁、打架、厌学等,此类学生需要系统、专业、长期的个体心理辅导,从而解决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为下一步的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对郑州市专门学校的个案追踪,接受了系统、专业心理辅导的学生,其个体的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显着降低。

2.通过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主要是靠课程来实施和推动的,在专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学生构建好“免疫系统”,提升学生对社会不良习气侵袭的抵抗力。这就要求专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聚焦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本人的知、情、意、行活动为主要内容,来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专门学校应更重视对学生在自我认识、情绪的调节、自控力的养成等方面的培养,如郑州市专门学校99中开展的SEL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洛阳市专门学校旭升中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活动

团体辅导活动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相对于个体辅导来说,团体辅导惠及的人员更多,还可以激发参与成员之间的场能量和相互作用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的问题类型分为若干同质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小组,如人际交往困难、情绪调控、网络成瘾、攻击性强等各类团体辅导小组,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郑州市专门学校开展了针对减少学生攻击性的正念冥想心理辅导活动,通过12次正念冥想训练,团体成员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并彼此启发,相互支持、鼓励、分享,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培养了信任感和归属感,改善了人际关系,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人格发展。本次团体辅导活动效果显着,在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针对专门学校学生生源地分散、入学时间分散等特点,洛阳市旭升中学开展了提高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沙盘等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师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相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彼此、倾听彼此,化解生活中由于彼此不熟悉而导致的矛盾冲突,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4.开展家庭教育、家庭治疗等家校合作共育活动

有过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学生的问题往往是“病因扎根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症状恶化于社会”。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讨论的“5+2=0”现象,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专门教育实践中发现,家庭的配合意愿并不高,甚至有些家庭或家长本身就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就要求专门教育工作者扩大工作范围,替代家长的部分家庭教育工作,甚至将整个家庭都纳入教育和“治疗”的范畴。

郑州市专门学校开展的关于学生拒学的家庭治疗研究项目结果显示:在父母有意愿参与的前提下,对孩子拒学行为的干预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家庭治疗中,重新梳理了家庭关系,建构了新的家庭互动模式,为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洛阳市旭升中学创办了家长学校,每个学期开展3次家长学校面授课,利用微信群、公众号、钉钉群等线上手段,为家长提供学习资源,普及心理知识、亲子沟通技巧等;还开通了心理热线电话,为家长提供心理援助。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专门学校开展的建议

如果一个学校里,只有心理健康教师懂得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而其他学科的教师和家长仍然以不良的方式对待学生,那幺这个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一定是无效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和融合到整个专门教育的全过程。

1.构筑环境,全程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有专门途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等),还需要有渗透融合途径(在学科教学的渗透、学生管理的渗透、课外活动的渗透等)。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学生管理等各项教育活动及学校环境中,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2.开发课程,注重实效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国家并未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各个省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地方的课标和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对专门学校学生往往关注不够,无法对专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这就造成专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各自为战”,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体会进行摸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而整合力量,以区域为单位开展适合本地区的专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显得特别重要。专门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具有个性化,每个班级所呈现出的问题也都不同,所以在省编教材的基础上,每个学校应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自己的校本课程,同时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分为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明晰职责,提升能力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和人们心理健康意识的增强,绝大多数学校都配备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但是专职教师的稳定性和专业性还有待加强。专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入职后会发现自己面临的问题比普校教师面临的问题严重复杂得多,自己的专业能力急需提升。然而,教育系统提供的培训课程和专门学校教师的需求往往不匹配,长此以往这些教师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

4.科研引路,专家引领

心理健康作为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相应的教育科研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专门教育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导致专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缺乏系统深入的理性思考,不利于形成有效的成果来指导以后的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开展专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学研究活动,以研促教。

(责 编 清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