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月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同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程成为独立设置的国家课程。

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和走访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实施中普遍存在有劳动无课程、有课程无体系、有体系无创新的现象;实施重教师安排、轻学生需求,重整体布置、轻个性选择,重劳动实践、轻体认感悟;评价重技能、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重师评、轻他评;劳动资源重校内、轻校外,重现有、轻开发;等等。

对此,我们管城区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导向,基于马克思、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指出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斯坦豪斯课程开发过程模式、施瓦布实践性课程论、无边界学习理论等,经过深入研判,确立了“全景化劳动”课程理念,整体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儿童的劳动素养。

全景,即全面展示真实的场景。“全景化劳动”即突破教师、学科、时空等边界,创设真实、完整、立体、开放、丰富、生动的劳动实践场景,以项目为载体开展的面向全体、关注全程的劳动。“全景化劳动”课程在知行融通的课程理念引领下,挖掘动态完整的劳动资源,制定发展全人的课程目标,开发多元立体的课程内容,开拓多措并举的实施路径,开展关注全程的综合评价,最终实现“全景”育“全人”。

一、确立知行融通的课程理念

“全景化劳动”课程尊重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与身体机能发育规律,以具身化发展为价值取向,强调亲历实践与文化“在场”;将劳动融入儿童的感官、肢体与心灵之中,让儿童打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种感官认知,通过身体、心智、环境等全元互动,激发创造的多种可能,实现知行合一,促使儿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挖掘动态完整的劳动资源

“全景化劳动”以学校为纽带,连接家庭和社会、线上和线下,从时间、空间、教师等角度开发立体、多元的劳动资源。

一是多渠道拓展劳动场域。依托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学校等场所,充分整合校外青少年活动场馆,根据其位置、功能、容纳能力等,成立校外劳动教育资源联盟,切实解决学校场地有限等实际问题。目前,管城区已开发有“耕乐园”“长青园”“艺佳衣美”“溪上花田”“青山农场”“少年农科院”“鸿泰物流”“圆方集团”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构建仿真劳动实践作坊、劳动云平台等虚拟空间,实现实体和虚拟劳动场景的联通,空间和时间的“无痕转换”,为开展无边界、沉浸式劳动实践提供全领域支持。让儿童在不知不觉间与劳动真实遇见,自觉投身劳动实践。

二是多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管城区充分挖掘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依托28家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过自主申报、部门选拔、岗前培训等流程,遴选出有公益心和专业特长的优秀党员、退休教师、行业标兵、“非遗”传人等组成志愿者团队,根据学校需求,补充到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切实解决师资和专业等问题。

三是成立了以三所示范校为核心的九个劳动教育共同体。建立共同体联席会议机制,实现课程共分享、师资共交互、问题共研究、主题活动共展示,整体提升劳动课程实施水平。围绕劳动课程实施中工具使用、材料选用、流程规划及场所选择等制定劳动安全公约、风险防控预案,以确保劳动教育顺利开展。

三、制定发展全人的课程目标

“全景化劳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依据新课标制定指向全人、纵横相接、浸润文化的课程目标。纵向上,关注课程目标的进阶性,体现连贯性;横向上,关注课程目标的整合性,体现全面性。“全景化劳动”课程目标是挖掘劳动项目中蕴含的文化因子,深入开展文化分析,探究文化背景、文化精神、文化价值等,发挥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力,引导儿童走向文化体认、文化反思、文化觉醒,建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让儿童亲历富有文化气息的劳动情境,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动手操作中锻炼才能,在亲身体验中涵养劳动习惯和品质。

四、开发多元立体的课程内容

“全景化劳动”课程秉持融合的原则,以关联性、整体性思维构建有梯度、有逻辑和浸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息融合劳动课程体系,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实施。

管城区基于儿童现有经验,跨越学科、教师、时空等边界,对课程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交互融合,联通“断裂”的劳动时间和封闭的劳动空间,吸纳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现代劳动内容进入课程,促使课程内容由分裂、封闭、单一走向整合、开放、多元,实现课程内容的动态融合。基于新课标要求,我们开发了贯通一至九年级的《洁净空间》《衣物管家》《美食驿站》《家电医院》《耕养乐园》《传世工坊》《智造工厂》《创意城堡》《智慧服务》《大城小爱》等十大必修课程,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二十四节气等为文化主题的劳动周选修课程。将“以劳育人”“以文化人”密切融合,打通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经络。

如某小学依托当地资源研发《艺佳衣美》服饰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和发展历史,学会简单的服饰制作技艺,体会传统与科技的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田。某中学将中草药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等有机融入劳动项目。另一所中学则基于儿童兴趣需求、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深挖传统家训、古诗、农谚中的劳动资源,以传统文化引导儿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儿童在文化滋养下,愉悦地沉浸于真实的劳动场,进行实践学习、创新学习,自主自发地在自然空间挥洒汗水、迸发灵感、重构知识,实现从文化到素养、从知识到实践、从活动到课程、从课本到生活的转变,在劳动中收获知行合一的乐趣。

五、开拓多措并举的实施路径

“全景化劳动”课程开拓校内外融合式全维度实施路径,带给儿童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浸润式劳动体验。

一是创设主题情境,设置厨艺屋、工艺坊,让儿童参与沉浸式劳动实践,提升劳动能力。

二是依托项目化学习,成立研学社、服务站,让儿童经历真实探究过程,深化劳动感悟。

三是布置劳动文化长廊,讲述大国工匠、行业标兵事迹,培育劳动品格。

四是举办劳动主题节日,展示劳动技能和成果,涵养劳动精神。

五是举行农具博览会,探寻农具印记,丰富劳动内涵。

六是开设劳动大课间,研发劳动体操、创编劳动歌曲,巩固劳动技能,强化劳动观念。

我们以此有效发挥校园、家园、社园、职园、田园等协调联动作用,让儿童劳动走进家庭、企业、社区、田野等,为儿童提供实景化、生态型、多样态的劳动场域,让 儿童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环境和社会情境,身心共参,学思践悟,开创劳动课程实践新格局。

六、开展关注全程的综合评价

“全景化劳动”课程评价即以发展性为指导思想,关注对劳动过程和结果中儿童表现的综合性评价。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儿童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儿童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及其身心参与情况等。

第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以表现性评价为主,通过设定表现性目标,制定评价量规,创设真实劳动情境,开发明确、具体、有价值、可操作的复杂性、开放性评价任务,创建表现性评价体系。同时,将平时表现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确保全面科学地评价儿童的劳动表现,真实监测儿童的劳动素养发展状况。

第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基于劳动教育多场域的特点,采用自我、同伴、教师、家长、服务对象等评价主体协同共评的方式,多角度观察儿童的劳动表现,收集更完整的劳动信息展开评价,多视角激发儿童的参与动力。

第四,评价技术的创新性。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劳动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建立电子劳动档案袋,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儿童劳动的过程和结果,精准评价儿童的劳动素养。

“全景化”是劳动课程的应有之义,是实现“五育”融通的必然选择,也是探索劳动课程由离身之境走向具身之态的必经之路。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持续促进劳动教育实践与研究向纵深发展。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中小学劳动课程表现性评价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YB0866)

(责编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