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虎,陈 红

(西安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创业是21世纪国家整体发展的主要推进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需要完成的使命与责任,尤其现在信息时代对电子信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引领新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动力。近年来,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要求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掌握电子信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针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发展,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研究的现状与背景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竞争异常激烈,尤其在技术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技术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适应发展,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工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体系+模拟实训体系+实战综合体系”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2016年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入选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以示范学院建设为契机,根据自身发展和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发挥骨干作用、专业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视野、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具有长期的实践积累和优良的学科基础,在相关领域的实践与探索获得了初步的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依托“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面向工程应用的信息通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专业认证,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针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专业教育未能很好地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等,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一)调研分析国内外电子信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调研。搜集、整理国内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方法措施及成功的案例;调查了解社会对电子信息行业从业人员创新创业素质及能力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借鉴好的做法和成功的案例,为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基于新工科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特别体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领域合格专业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专业教育过程。

(三)探索与实践有效的电子信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法

以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多元化、多途径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

(四)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

电子信息专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信息领域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着手。

(五)探索电子信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新工科适应未来变化,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创新、融合、共享是新工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方法,利用各个学院、学科、专业的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其独特的优势,赋予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领域合格的专业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专业教育全过程。以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表现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现在发现新问题、构建新体系、培养新能力、探索新模式和建立新机制五个方面。具体的思路见图1。

图1 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思路

(一)调研分析国内外电子信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高校在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的实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进行研究,调研省属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分析总结,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等方面完善优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与新工科融合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有合理、严谨的教育体系,并且这个教育体系要不断升级、逐渐改进,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教育体系的运行效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2],力求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汲取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成果;学校统一规划了通识教育课程,统筹设置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结合自身特色和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把握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注重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提高人才产出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适配度;强化实践与创新,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探索与实践有效的电子信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点培养方向,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技能。

为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落实到课程中要求课程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任课教师的授课不能只简单地传授,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社会需求的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为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和主阵地,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信息为“基础”,控制为“核心”,系统为“立足点”,基于工程项目为背景的项目实训主要方式的“基础—设计—综合”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4]。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

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要求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必须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形成有效的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5]。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重视实践与创新,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按照“因材施教、拓宽基础、理工交融、全面发展以及精简课内、加强实践、突出创新”的思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研讨之后做了修订,尤其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相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二年级课程打通,三、四年级专业教育,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实习基地,使学生能进入相应岗位、体验工作,感受工作对知识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置专业技能学分,将学生参与学科及科技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予以量化并转换成相应的学分,毕业对技能学分要求必须至少达到7学分,其中1个学分由参加竞赛获得。

(五)探索交叉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机制

交叉融合是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创新创业人才,是现在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大类招生的指导思想,学校统一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统筹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在选修中设置了跨学科的选修课,如设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工程伦理与安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企业(军工)管理、互联网+创新创业讲座等,培养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合。“互联网+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学习,专业只要适当引导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第二课堂,学生基于项目需求在导师的指导下拓展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结语

基于新工科理念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使电子信息人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找准问题,构建与新工科融合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具有多学科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学生今后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