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秀梅

教学内容:“探索沉浮的秘密”一课是课改实验科目“科学”3年级下学期沉浮一单元的内容。

设计思路: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亲历科学的过程。学生根据科学课程理念中的探究方式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表达交流——归纳总结,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而不是教师简单的传授。

根据我校3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我把这个单元的二、三课时,即“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是浮”进行有机结合后融为一课时。选取这一内容,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地“搞科学”,而且也渗透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为后面学习“潜艇”的制作,提供理论前提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3方面。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创新实验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出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3个因素。

实验分组材料:橡皮泥、曲别针、玻璃瓶、马铃薯、盐、吸管、筷子、小勺、水槽等。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魔术用具、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浮力,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还是沉,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既然这样,为什幺放入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发现物体与同体积水相比,比水重沉;比水轻则浮。

(出示相同体积的塑料块、木块、橡胶块、铁块,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哪些沉,哪些浮。)

师:这些物体为什幺有的沉有的浮呢?你有什幺猜想吗?

(生讨论,汇报自己的猜想。)

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大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吧。

(1)学生分组实验:用测力计测量这些同体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把结果记录在P11的表格中。

(2)汇报实验得到的数据,并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幺。

(3)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到底多重的物体下沉,多轻的物上浮呢?你有什幺设想吗?

(4)引导学生想到与水相比,而且是与同体积的水相比,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了。

(5)学生测量同体积水的重量。

(6)得出结论:与同体积水相比,比水重的物体会下沉,比水轻的物体会上浮。

2.指导学生研究同一物体,重量不变,体积增大,其浮力也增大。

(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师: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想出办法,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

(生讨论,研究方法。)

师:为什幺改变形状后,橡皮泥在水中会由沉变浮呢?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橡皮泥在改变形状前后在水中受到浮力是否一样。我们怎样来比较呢?

(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幺规律?

结论:橡皮泥的体积越大,水对它的浮力也就越大。

3.指导学生发现同体积物体,如果重量不断增加,也会由浮变沉。

师:往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加硬币,看一看你的橡皮泥上最多能放多少个硬币。

(分组研究潜水艇沉浮的秘密。)

结论:物体体积不变,如果重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由浮变沉;同样,如果重量减少一定程度,也会由沉变浮。

三、巩固应用

1.鸡蛋在水中下沉,往水里加盐,你又会发现什幺呢?你能说出这是为什幺吗?

2.有的木块刚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过了一会儿就会下沉,你能设计实验,寻找其中的秘密吗?

四、亲自探究

1.实物投影展示多种常见的物体。让学生猜一猜小瓶、橡皮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是浮。

2.请大家想办法,怎样才能使沉的物体浮上来或使浮的物体沉下去。

3.让学生充分利用材料来验证自己的实验方法。并把实验方法、现象记录表格中。

4.引导学生归纳出改变物体沉浮方法的3个方面:

(1)借助别的物体(2)改变物体本身(3)改变液体

(作者单位:东宁县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