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照

愉快的体育教学是将快乐学习的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才能出现主动学习的趋势,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现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成功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只有改进体育课堂面貌、增加愉悦气氛、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学在其中、练在其中、乐在其中,才是优化体育课堂的重要环节。

一、创新教学器材,使学生乐学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生所学学科兴趣的培养。现在学校的体育器材,普遍存在一大、二少、三单一的现象,而在较短的体育教学时间内,这种器材真正被学生利用的时间不多。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在体育器材上大胆进行创新。如在快速跑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小水壶排成彩色线条的跑道,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体育的乐趣。

在三年级“投掷”教学中,为让学生投掷兴趣更高,根据学生的喜好,我在课前自制了两个很大的标有灰太狼形象的移动标靶,还制作了人手一个的彩色糠皮沙包。学生分两队面对面站立,教师拿着标靶在两队学生中快速移动,让学生攻击灰太狼,进行投掷练习,学生争先恐后进行投掷,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教学器材的创新,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育需要科学性、艺术性,同样需要情感性

斯卡特金曾指出:“我们建立安排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感情的食量很少,而引出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因此,教师如想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乐学、会学,就必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态,因材施教注入情感。

首先,师生关系要和谐。小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思想简单,情绪起伏波动大,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时,他们就会对该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反之,就会大大降低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中要做到:情感充沛、笑容可掬、充满爱心,给学生更多的亲和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语言是创设激励氛围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能很好地融洽师生感情,产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使用“请你”“试一试”“很好”“很棒”“你能行的”等富有理性的文明用语,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科学地设计提问。在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特别是小学生一般是先做动作后思考,或边做动作边思考。因此,当学生以情入境、对知识产生兴趣时,准确把握时机提问,如前滚翻为什幺团身紧,跳高、跳远为什幺单脚起跳,跳高和跳远有什幺不同等,使学生投入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道理,掌握基本体育运动技术。

再次,以姿势助说话,用体态语言激励学生。体育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各种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主体,而示范是教师以具体动作技术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传授动作技术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如在前滚翻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共同表演有关的歌谣,使语言与手势、动作相结合,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精神集中,而且使学生心情放松,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会教师的期望、信任,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体育课教学一直未摆脱讲演、示范、学习、模仿、分组练习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逐渐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以形象画面表象进行思维的,而大自然中的事物是一切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录音机、图画、故事、语言、游戏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妙趣横生的情境,烘托教学气氛,诱发学习兴趣,牵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有利于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也是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不同的游戏活动。如一年级的“立定跳远”,精心创设一个“小青蛙学本领”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扮演小青蛙,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小青蛙捉害虫的本领”,根据青蛙捉害虫的图片来模仿、学习青蛙跳的全部动作,通过在“荷叶”上练习跳,使故事更加形象、逼真,让学生如临其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变作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达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锻炼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体育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虎山路小学)

编辑∕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