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红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顺应儿童爱美的要求。儿童对美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因而,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使其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影响较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不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秀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杂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

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教师应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使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加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通过欣赏教学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三类。

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我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本课的教学目的应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辅以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学生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程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

总之,美术课离不开欣赏。通过各种欣赏,可以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技法,能创作出符合儿童特点的优秀美术作品。

(作者单位:林甸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