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燕 陆莹

【摘 要】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促进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文章选取广西80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入园机会、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园条件四个方面衡量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发现广西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是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区域间仍然存在差异,脱贫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上要落后于一般县(区)。今后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构建均等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区域差距,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可持续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 区域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 资源配置 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8-01-05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县级政府对本县域学前教育发展负主体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完善县(区)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地域广袤,区域之间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广西地处西部地区,是全国农村脱贫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区,到2020年,54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简称脱贫县(区)]。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贫困形态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持续深入推进教育精准帮扶的关键[1],对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区域学前教育公平,促进学前教育整体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研究和分析广西脱贫县(区)和一般县(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广西不同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呈现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指标

2020年,教育部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提出了监测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包括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园舍条件及教玩具图书配备、班额、教师数量及质量、财政投入水平等考核指标。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研究主要参照《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中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从入园机会、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园条件四个方面衡量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二)研究对象

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广西各县(区)可以划分为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本研究选取了广西80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4个脱贫县(区)、36个一般县(区)。44个脱贫县(区)中,有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个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个参照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入园机会显着增多,一般县(区)与脱贫县(区)差异显着

2020年,脱贫县(区)小学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占98.73%,一般县(区)均值为99.48%,分别比2014年提高了1.4个、3.8个百分点,说明学前教育入学机会不断增多,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一般县(区)入园机会仍然高于脱贫县(区)。从表1可见,通过二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学前教育入园机会一般县(区)与脱贫县(区)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意义。县(区)类别的主效应显着(F县(区)类别(1,78)=4.836,P<0.05),说明学前教育入园机会一般县(区)显着高于脱贫县(区)。年份的主效应显着(F年份(1,78)=11.853,P<0.01),表明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上,2020年比2014年有了显着提高。

(二)幼儿园生师比显着提高,一般县(区)与脱贫县(区)专任教师均配备差异显着

脱贫县(区)幼儿园生师比从2014年的34.05∶1降至2020年的22.79∶1,一般县(区)生师比从2014年的29.47∶1降至2020年的20.64∶1,脱贫县(区)下降幅度大于一般县(区),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的差距不断缩小。《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规定要“按《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配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县域内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不低于1∶15”。按照国家生师比计算,无论是脱贫县(区)还是一般县(区),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与专任教师配置均达不到国家要求,说明广西幼儿园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脱贫县(区)专任教师数量更为短缺。从表2可见,通过二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县(区)类别的主效应显着(F县(区)类别(1,78)=6.282,P<0.05),脱贫县(区)幼儿园生师比显着高于一般县(区),在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意义。年份的主效应显着(F年份(1,78)=242.298,P<0.01),说明广西幼儿园生师比上,2020年显着低于2014年。年份和县(区)类别的相互作用边沿显着(F年份·县(区)类别(1,78)=3.562,P>0.05)。

(三)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显着提高,一般县(区)提高幅度大于脱贫县(区)

2020年,广西脱贫县(区)幼儿园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71.67%,一般县(区)占74.64%,分别比2014年提高了13.47个、14.1个百分点,一般县(区)提高幅度大于脱贫县(区),表明广西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越来越高。但无论是脱贫县(区)还是一般县(区),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01%),也低于湖南、贵州等邻近省份,广西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广西幼儿园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方差分析见表3。

从表3可见,通过二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县(区)类别的主效应不显着(F县(区)类别(1,78)=1.061,P>0.05),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幼儿园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差异不显着,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性意义。年份的主效应显着(F年份(1,78)=157.795,P<0.01),事后分析发现,广西幼儿园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2020年比2014年显着提高。年份和脱贫的相互作用不显着。

(四)广西幼儿园专任教师取得职称比例低,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均呈下降趋势

2020年,广西脱贫县(区)幼儿园取得职称的专任教师占7.76%,一般县(区)占6.94%,分别比2014年下降了13.20个、10.06个百分点,脱贫县(区)下降幅度大于一般县(区)。无论是脱贫县(区)还是一般县(区),幼儿园取得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均呈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05%),广西幼儿园专任教师取得职称的比例极低。从表4可见,通过二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县(区)类别的主效应不显着(F县(区)类别(1,78)=2.072,P>0.05),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幼儿园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差异不显着,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性意义。年份的主效应显着(F年份(1,78)=130.693,P<0.01),说明幼儿园专任教师获得职称的占比2020年显着低于2014年。年份和脱贫的相互作用不显着。

(五)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普遍较低,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差异不显着

2020年,脱贫县(区)、一般县(区)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平均支出分别为5189.66元、4174.3608元。全国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9410.74元,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21.07元、5236.37元,表明广西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弱,学前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广西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方差分析见表5。

从表5可见,通过二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县(区)类别的主效应不显着(F县(区)类别(1,78)=0.159,P>0.05),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指标差异不显着。年份的主效应显着(F年份(1,78)=6.983,P<0.01),说明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020年与2017年差异显着。年份和县(区)类别的相互作用不显着。

(六)幼儿园办园条件水平显着提高,脱贫县(区)提升幅度高于一般县(区)

2020年,脱贫县(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图书量均值分别为7.80平方米、7.01册,分别比2014年提高了3.79平方米、3.73册;一般县(区)均值分别为8.11平方米、6.97册,分别比2014年提高了3.55平方米、2.95册,说明脱贫县(区)和一般县(区)幼儿园办园条件水平不断提高,脱贫县(区)提升幅度高于一般县(区)。广西幼儿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方差分析见表6,广西幼儿园生均图书方差分析见表7。

从表6、表7可见,通过二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县(区)类别的主效应不显着(F县(区)类别(1,78)=2.783,P>0.05;F县(区)类别(1,78)=0.540,P>0.05),说明幼儿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量脱贫县(区)与一般县(区)差异不显着。年份的主效应显着(F年份(1,78)=439.908,P<0.01;F年份(1,78)=163.072,P<0.01),说明幼儿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量2020年比2014年显着提高。年份和县(区)类别的相互作用不显着。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一是广西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单向指标来看,学前教育入园机会、幼儿园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幼儿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图书量等指标不断提高,幼儿园生师比逐年下降。但是,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幼儿园生师比仍远低于国家标准,脱贫县(区)幼儿园师资缺口仍然较大。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的生师比为16.54∶1(注: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的数据计算出),分别低于当年广西脱贫县(区)、一般县(区)的5.55个、4.10个百分点。已有研究也表明,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经济发展较为落后[2],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部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长足发展。[3]

二是广西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区域间存在差异,脱贫县(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落后于一般县(区)。广西一般县(区)与脱贫县(区)学前教育入园机会、生师比两项指标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取得职称的教师占比、教育经费、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量等指标差异不显着。2011年以来,国家陆续实施了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明确中央财政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在“教育扶贫”政策影响下,中央和自治区教育扶持政策见成效,脱贫县(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图书量提高幅度均高于一般县(区),但是脱贫地区、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数量短缺,特别是学历合格专任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不发达、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条件艰苦、专业化成长渠道不畅通等方面是贫困地区招不到留不住合格教师的重要因素。[4]今后,继续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效和缩小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差距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议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系列支持性政策文件,推进脱贫地区、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但是区域间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亟须建立健全均等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构建均等化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力度,完善幼儿园质量监测评估。“有质量的公平与有公平的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远主题”,“公平的学前教育指向普惠和均衡”,“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指向效益和质量”[5]。目前全国已基本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但在脱贫县(区)等地区仍要加大学前教育普及力度,持续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入园机会,多举措提升普惠水平。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仍要提升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让更多的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低成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减免学费等多种措施确保落后地区儿童的入园机会,让偏远地区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量”的保障已初步达成,“质”的提升是大趋势,今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转向了内涵式的质量提升。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将其作为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在促进区域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基础上,需要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满足从“基本均衡的公共服务”走向“有质量的公共服务”。推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与保教质量评估相结合,助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规模与质量的需求,以推动地区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实现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

二是完善幼儿园教师队伍补充和质量提升机制,保障幼儿园师资配备,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待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了降低生师比,应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幼儿园教师的增量补给,重点扩充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规模,科学预测各区域幼儿教师需求量,合理调控促进城乡幼儿园教师的均衡配置。加大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幼儿园教师综合保障,以吸引人才加入幼儿教师队伍,支持师范院校实施乡村幼儿教师定向培养计划,采用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学前教育特岗教师、教师转岗等方式缓解乡村幼儿园教师资源的不足。建立教师评聘机制,提高幼儿园教师福利待遇,可以通过出台编制审核标准,明确教师法律身份,建立职称评聘倾斜政策[6],“建立健全乡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体系”,“建立乡村幼儿教师特殊岗位津贴与个人经济支持奖励制度”,“提升乡村幼儿教师的薪酬竞争力”,“提升乡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7]。采用多途径提高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坚持学历提升和专业素养提高两手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于已经在职的低学历、非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学历进修机制,对于转岗教师进行统一的入职培训和考核[8],不断提高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培养培训一批县级培训团队,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加强经费投入保障、合理分担办园成本。“财政投入是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9]“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是衡量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与否的关键性指标,它的投入水平不仅关系着学前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其它学前教育资源形成的物质基础。”[10]要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地方政府要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来源来加大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力度”[11]。将学前教育经费持续纳入财政预算,并持续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坚持优先原则,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发挥补偿作用,满足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并合理投放专项经费,出台资助制度和补偿政策,优先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和学前教育发展欠佳的地区倾斜,实行农村幼儿园弱势补偿,并给予经费支持,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撬动社会力量办园的积极性,完善普惠性幼儿园的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结构,通过转变教育经费投入重心,兼顾数量质量并举、硬件软件并重,既要改善办园条件,又要注重师资条件、教育质量等软件要素的提升。应当逐步建立政府、幼儿园、家庭合理分担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财政分担比例,健全办学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巨臣.“后脱贫时代”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如何深入:一个资源配置视角的分析框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5):51-59.

[2]黄瑾,熊灿灿.我国“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内涵与实现进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3):33-47.

[3]万湘桂.县域学前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思考:基于湖南省8区县调查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5(10):73-80.

[4]王淼.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流动特点、成因与对策研究:以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2):88-92.

[5]霍力岩,孙蔷蔷,胡恒波.中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理论构想与适用性考察[J].教育研究,2019,40(2):50-61.

[6]方建华,马芮,蔡文伯.基于泰尔指数的县域内幼儿园教师资源配置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1(2):3-15.

[7]李瑞华.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政策下青海乡村幼儿教师工资收入现状、影响与建议:基于青南五县的实地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6):33-38.

[8]张汶军,张绵绵.深化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2):17-20.

[9]王声平,杨晓萍.近二十年我国县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37(6):14.

[10]卢长娥,王勇.安徽省学前教育资源地区间配置差异分析[J].陜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102.

[11]王声平,刘丽琼.县级政府推进县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与反思:基于浙江省9县21份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6(1):66.

李钰燕 / 广西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南宁 530021);陆莹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从事学前教育政策、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来宾 54619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西部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及其优化研究”(EHA210420);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幼儿园课程改革与保教质量提升”专项课题(2021ZJY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