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卫

小学科学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感受和体验科学的一门学科。学习小学科学课程,能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物产生全新的认识。《2011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教科书中的知识,还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促使学生参与科学课程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可以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发现、在情境中求知。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些声音,让学生猜测这是什幺声音,从这些声音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小学科学课程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正所谓:“眼见为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多渠道地让学生去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打开学习的思路,综合分析、研究和思考自己看到的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课内外观察和独立观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各种观察方法,以便他们能在课外进行独立自主的观察。当然,在学生进行课堂观察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同时提出一些与观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促进他们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只要对某些现象有了自己的想法,才会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大量的思考和总结,找出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事实上,在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害怕学生的提问,更不应拒绝学生的发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

当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新奇”问题后,教师应做一些“延迟”、做一些“等待”,不要武断地给予否定,也不要因无法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忽视、舍弃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的提问或表达的看法不完善时,教师应耐心地给予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真正的科学事实。

如在教学《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时,有些学生提出:“为什幺公鸡不下蛋?”“人有没有种子,能不能像花草树木一样,埋在土壤里,等待发芽、生长呢?”……虽然这些问题有点儿荒诞,但它们是学生的思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外显。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这些问题,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四、做好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是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也可以师生共同完成实验,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科学知识的奥秘。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让学生参与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教学《热空气》时,笔者先和学生一起制作了孔明灯,然后和学生一起放飞孔明灯。接着,笔者追问学生:“为什幺孔明灯能飞起来呢?”学生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大胆地猜想。之后,笔者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风车,问他们:“风车怎幺玩呢?”学生说出了很多玩法。然后,笔者告诉学生:“老师将风车放在酒精灯上,就能使它不停地转动。”接着,笔者开始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笔者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实验的原理吗?”这时,学生试着把这两种现象结合起来思考,最终得出了“热空气的作用”这一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