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芳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朗读

训练;训练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A)—0061—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那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

一、教师应提出正确的朗读要求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语言优美的名家名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丰富的素材。所以语文教师不能忽略对课文思想内容理性的全面把握,一定要备好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因材施教, 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一般来说,朗读训练大体有三个层次:

1. 正确的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不添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说明介绍事物的课文,达到正确的朗读就可以了。如学习《 桂林山水甲天下》时,学生通过正确的朗读不仅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而且还对祖国河山产生了热爱之情。

2. 流畅的朗读。正确地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流畅地读下来,这是进一步的要求。 例如, 朗读《穷人》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就要以曲折的语调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朗读“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揍我一顿也好”这段话时,要表达出桑娜由犹豫不定到下定决心的思想变化,表现出桑娜同情穷 人的美好心灵。

3. 传神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特点、风格、神采,这是最高的要求。当学生学习《七律·长征》时,我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朗读,以体现红军战士战胜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师应注重朗读的训练形式

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文中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的活生生的世界中。

1. 营造氛围,进入情境。如: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时,可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感受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的壮观。

2. 创设情境,进行比赛。针对孩子好胜的心理,引入竞争机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可开展朗读比赛, 奖励读得好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3. 提供示范,让学生模仿。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示范朗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示范朗读的积极作用。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先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想象邱少云在熊熊烈火中的危急和痛苦,然后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看到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

4. 以强带弱,分角色读。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学生进行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如:《斯巴达克起义》一文,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体会到了斯巴达克的英勇,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

5. 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熟能生巧,只有反复地进行朗读练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做到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能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中写得好的词句的记忆,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受到感染, 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日积月累、勤读 多思、 不断提高的结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多训练的前提下求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