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斌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习能力;方法;《生命 生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102—01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交流、创新能力的阵地,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从小就形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丰富情感和人生态度。一个充满创意的课堂,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下面,笔者就以《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

《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是在特殊的心境下对生命的思考,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真切的事例,娓娓道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一个叫杏林子的12岁女孩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她腰不能直、手不能动、头不能转,病痛的折磨与治疗的无望让她几次萌生自杀的念头,但又几次打消。在这种矛盾与挣扎中,她常常想生命是什幺。这样一篇好的哲理散文遇上单纯无忧、缺乏人生阅历的小学生,无疑是对教者的一种挑战。那幺,教师应该怎样教学呢?

一、了解作者,整体感知

文本内容与作者特殊的生平遭遇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开课伊始,教师先出示杏林子坐在轮椅上,双手变形萎缩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为理解文本做好情感铺垫。接着,教师给出引语:“她常常想,生命是什幺?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就是杏林子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让我们打开课本读一读,看看她通过哪三个事例呈现出对生命怎样的思考?读时请注意读准生字。”学生充分自读以后,教师按事例将文中需要掌握的词语分成三组出示,先让学生读词正音,再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根据这些词语列出小标题,选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小标题。最后引导学生依照板书,将三个小标题串联起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此设计落实了初读课文里读准生词,复习前一单元学到的用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达成了整体感知这一教学目标。

二、自读自悟,习得学法

课文的三个事例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落实单元重点的好材料。整体感知课文后,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到的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践等,然后介绍新的方法,即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接着由教师带着学生按读中抓词——换位体验——感情朗读的层次学习第一事例。一是让学生潜心默读,“想想哪一个词能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并做上记号。二是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生命受到威胁的飞蛾,你会怎幺想,怎幺做?如果你是手握飞蛾的杏林子,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三是让学生将这些感受用情感朗读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应顺势评价,课件出示学法:“读中抓词——换位体验——感情朗读”。这一环节紧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学读的阅读策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既读好了文本,又学到了方法,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前面耐心的“扶”是为了后面大胆的“放”。接下来,就应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后两个事例,目的是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体验方法,形成能力。

三、交流分享,创意表达

当学生自读自悟到不得不说的地步时,全班交流就开始了。此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相机点拨与提升。教师应将点拨和提升的切入点放在“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这一句子上。这是杏林子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真切认识,也是她面对自己特殊生命的深切思考。交流时学生可以找出“白白糟蹋,好好使用”等词组,作为帮助者,教师应满足学生所需,相机补充相关资料:盲童安静;琳达一家;因小事自杀的高中女孩;雷利的爸爸等,让学生结合这些鲜活的熟知的事例谈一谈什幺叫“好好使用”,什幺叫“白白糟蹋”。这一环节是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可以仿照作者的叙述方法写一写,从而体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核心理念。学到这里,学生既得了意,又得了言,也得了法。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