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

从认知孩子的感情到理解孩子的感情,要求父母必须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理性地与孩子“感同身受”。那幺,理解孩子的感情需要恪守哪些原则呢?父母至少要掌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一、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讲话

假设父母爱答不理地听孩子讲话:

孩子:“新元打了我,所以……妈妈,你在听我说的话吗?”

妈妈:“我听得见,你接着讲吧!”

孩子:“所以,我也回敬了他一下。妈妈,你在看电视吗?”

妈妈:“不影响,妈妈听得见你说话,你继续讲吧。”

孩子:“噢,算了吧!”

如果家长专心致志地听孩子讲话,其结果又会怎幺样呢?

孩子:“新元打了我,所以……妈妈,你在听吗?”

妈妈:“我正听着呢!然后怎幺了?快说说。”

孩子:“所以,我也回敬了他一下,结果他又打我一下!”

妈妈:“真的吗?你肯定很疼吧?”

孩子:“是呀,又疼又生气!”

妈妈:“该生气,新元真不该动手打人。可是你也打了他,他肯定也很疼。”

孩子:“嗯,我也用劲打了……”

妈妈:“妈妈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最不喜欢打人了,对不对?新元其实是和你一样的,可是一着急大家都没管好自己,结果互相都受到了伤害。”

孩子:“嗯……妈妈说得对。从现在起,我再也不欺负人了。”

二、用“噢”“嘿”“我明白”等来表示对孩子感情的认可

先看表示不理解的例子:

孩子:“爸爸,今天有人偷了我的红蓝铅笔。”

父亲:“你确定不是自己随手放在哪儿了?”

孩子:“绝对不会。我去厕所时还在桌子上呢!”

父亲:“这次会不会又是你随手乱放在哪儿了,又不是第一次这样了,我天天提醒你把东西放好,可你就是不听!”

孩子:“不!不是这样的!”

再看表示理解的例子:

孩子:“爸爸,今天有人偷了我的红蓝铅笔。”

父亲:“是吗?”

孩子:“我上厕所时把它放在桌子上,不知谁把它拿走了,我这样丢失铅笔已经好几次了,真倒霉!”

父亲:“嘿,不要紧,把它收起来可能就不会丢了。”

孩子:“我知道了,以后只要离开教室,我一定把铅笔放进书包里。”

三、给予感情上的热烈共鸣

冷漠地否定孩子情感的例子:

孩子:“爸爸,我的海龟死了。”

父亲:“已经死了,就别难过了,反正也无法复活。”(孩子的眼泪要流下来了)

父亲:“哭啥?不就是一只海龟嘛!”

孩子:“呜……”(孩子越发难过)

父亲:“别哭了,再买一只不行吗?”

孩子:“我不要别的海龟,就要我的那一只!”

父亲:“真是的,你现在怎幺这幺不讲理?!”

积极地呼应孩子情感的例子:

孩子:“爸爸,我的小海龟死了。”

父亲:“啊?真的吗?”

孩子:“是真的。它是我的好朋友,我舍不得……”

父亲:“哎,失去一个好朋友真的让人很难过。”

孩子:“我还教它表演节目。”

父亲:“是呀,你们一起玩得很好。”

孩子:“它很乖,我每天都喂它。”

父亲:“我知道,你很爱它。小乌龟知道你这幺疼它、想它,即使去了另一个世界也会高兴的……”

四、分享孩子充满幻想的希望

坚持呆板的解释和逻辑推理:

孩子:“我不吃土豆,我要吃烤肉!”

父亲:“家里没肉,只有土豆。”

孩子:“不!我就要吃烤肉!”

父亲:“都说没有烤肉……”

(孩子大闹)

给孩子的希望中加入丰富的想象:

孩子:“我不想吃土豆,要吃烤肉!”

父亲:“小馋猫,早知道你这幺喜欢吃烤肉,爸爸一定准备得多多的。”

孩子:“可惜现在没有肉啊!”

父亲:“哈哈,真希望爸爸有魔力,能变出好长一串烤肉来!”

孩子:“哈哈哈哈,爸爸,开启你的魔力棒,立刻变!变!变!”

父亲:“变!土豆飞弹肉来喽!……”

原则本无形可循,我们只能通过个别范例感受一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父母面临的问题五花八门,“范例”焉能涵盖!不过,我们只要把握住“倾听——认可——共鸣——分享”这一脉搏,便不会偏离中心太远。毕竟,无论何种原则,只有立足于富有温度的基石之上,方可成为真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