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红

【关键词】 地理教学;自主学习;实施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120—01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广大教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是当前亟需探讨的一大问题。为此,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帮助。

一、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对自身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只需在此基础上有效指导学生,并帮助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明确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制定一个月或半个学期的学习任务,以及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与能力制订相关学习计划。通过制订学习计划,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在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往后的课程学习奠定有力的基础。

例如《地球的运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白该章节的学习目标,其次要求学生做到计划内容明确、目标的合理性、知识延伸等方面。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的产生、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等各方面的学习计划。另外,为了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教师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发现脱离实际的学习计划,应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此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总的来说,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领导者”,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应从各方面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将家庭用水、日常生活用水的知识导入课堂,水资源的使用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因而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当前水资源的利用危机。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并且明白水资源在人类生产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此使得本节知识更加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较多的亲切感,促进学生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提问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章节学习中,教师可抛出几个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类似“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农业发展有什幺关系”“在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发生率有什幺变化”等问题。在学生带着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从人口增长变化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带着疑问寻找正确的答案。待学生较为熟悉本节重点和难点知识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印象,此时教师可提出深层次的计算题,如“某地某年有15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则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其他条件保持不变,8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6%,则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紧接着,学生便会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提问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教学指的是小组成员之间利用正确的学习资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继而促进教学质量得到良好提升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利用合作教学,不仅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合作教学的作用,进而从多角度、多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一教学过程中,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个小组就“影响城市住房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这一话题进行探究。同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进图书馆等途径寻找相关资料,最后将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通过话题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和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除此之外,通过合作探究,还能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蔡扬宗